谁发明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8
 中国在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之后,才提倡利用文言文,取代传统的白话文;而提倡文言文的作家,当中包括鲁迅、茅盾、朱自清等。但文言文在初期,比较少人使用,这是因为白话文用了几千年之久,中国人一时三刻没法适应;孙中山先生在巡视刚落成的黄埔军校时,亲手写下了经典的名句:「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战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亦即后来的《中华民国国歌》(程懋筠先生作曲),这句说话,正是五四运动后才由孙中山先生所讲。  直至三十年代起,白话文才逐渐式微,才由显浅易明的文言文所取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田汉和聂耳,在一九三五年摘自经典国片《风云儿女》,用文言文去写出。(我国国歌大家耳熟能详,谨略之) 2007-08-09 17:05:26 补充: 希望大家不要把内容抄自 *** ,资料大家会寻找,不用劳烦大家。 2007-08-10 17:41:48 补充: 希望下面位仁兄,如果你知道两者有甚么分别,可以回应,不用攻击别人。 2007-08-11 15:49:06 补充: 我有详细的解释到
但很遗憾有人没有看清楚。
参考: 个人所知(绝不抄袭)
堂堂皇家辅警,竟然犯小错而不改,执迷不悟,实再悲哀......悲哀!
辅警大哥
如果你的中文老师见到一定会很伤心 ...... 你将文言文和白话文掉转了. 五四运动提倡的
我们现在用的
是白话文. 古代用的 (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才是文言文. 我国国歌国歌是用白话文写的.
完全写错晒
你讲既系白话文
唔系文言文 你看.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7007081102901&r=w
文言文是中国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以及模仿这种书面语而创作的历代作品。由于文言文并不是一时一地的一种语言,因此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区的文献,在语法和词汇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在20世纪之前,以汉字书写的文言文,在中国以及韩国、日本、越南,使用在几乎所有正式的文书上。在韩国、日本和越南,这种书面语分别被称为汉文(한문,Hanmun)、汉文(かんぶん,Kanbun)和儒字(亦或字儒,Chữ Nho)。20世纪之后,在中国,文言文的地位被普通话白话文取代,而其他国家则开始采用当地语言的书面语。 [编辑] 特点 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文言的特点,是和白话(包括口语和书面语)比较而来的,主要表现在语法与词汇两方面。(以下所述各项特点皆为举例而未穷尽。) [编辑] 语法特点 文言文的语法特点主要表现在词类及词序两方面。一般而言,文言文有比白话更多的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用作动词: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三戒·黔之驴》),名词「蹄」在此做动词「用蹄踢」。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名词「王」在此做使动动词「使……为王」。 名词用作副词,常与「然」(……的样子)连用: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聊斋志异》),名词「犬」在动词「坐」前作副词「像犬一样」。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翼」在动词「临」前作副词「像翼(翅膀)一样」。 文言的特殊词序也是显著特点之一。 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孰」、「何」、「悉」等置于动词之前: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丘明《左传》)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王曰:『缚者曷(通「何」)为者也?』」(《晏子春秋》) 与「以」连用的倒装句: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卷石底以出」即「石底卷以出」。 文言文中常见通假字,出现的原因有作者的主观原因,如一时想不起此字;也有客观原因,如避讳等。 「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陶渊明《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说」,通「悦」,喜悦。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熙」,通「嬉」,开玩笑。 [编辑] 词汇特点 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词汇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个差异通常必须以词典或字典的形式加以条列,才能完整表达。不过,有个特点可以概括性地观察:文言文的词汇较为简洁,例如:相较于白话文的词以双音节为主,文言文中的词以单音节为主。
参考: zh. *** /w/index?title=%E6%96%87%E8%A8%80%E6%96%87&variant=zh-#.E7.89.B9.E9.BB.9E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