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有分为几个区?几个县几个镇?几个市?明细?

如题所述

广元市有分为3个区,4个县,,91个镇,。

截至2016年,广元市辖利州、昭化、朝天3区和青川、旺苍、剑阁、苍溪4县,91个镇,139个乡,9个街道办事处,2430个村民委员会,16559个村民小组。

明细如下:

1、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旺苍县下辖乡镇明细

2、青川县、剑阁县、苍溪县下辖乡镇明细

扩展资料:

广元市的历史沿革

夏代,属夏部族联盟梁州境内。

商代,属羌方部族雍州境内。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周武王姬发元年(前1046年),羌人先民在今利州区、朝天区、昭化区境内建立羌族方国“昔阝”,国都昔阝城在今昭化区境内。氐人先民在今旺苍县及苍溪县境内建立氐族方国“平周”,国都平周城在今东河附近。

东周春秋时期,周烈王姬喜八年(前368年),蜀王杜尚(开明氏九世)派大军灭昔阝、平周二国,蜀王杜尚封其弟杜葭萌为汉中侯置藩属苴国(国都吐费城位于今昭化区石盘村,辖管原昔阝、平周二国领地),宣布苴国成立。

东周战国时期,辖管范围大致今四川绵阳的梓潼县、广元的剑阁县、青川县、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旺苍县、苍溪县、甘肃陇南的康县、陕西汉中的宁强县、略阳县。

周慎靓王六年(前316年),秦国灭蜀吞苴,改蜀地置蜀郡。苴都吐费城废,置葭萌县(县治今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隶属秦国蜀郡。

秦代(前221年-前207年),县名未变。

两汉(前206年-220年),县名沿袭未变。

蜀汉(221年-263年),刘备改为汉寿县。

西晋(266年-316年),改为晋寿县。

东晋太元十五年(390年),析县境北置兴安县(治今利州区),又置晋寿郡,改晋寿县为益昌县,郡、县同治今昭化镇。

南北朝(420年-589年)时,南齐明帝永泰元年(498年)在 兴安县置东晋寿郡。北魏又改为西益州。梁改为黎州。西魏改为利州,并置利州总管府。北周沿袭未变。

隋(581年-618年)改兴安县为绵谷县。改利州为义城郡,仍置总管府。

唐代(618年-907年),复改义城郡为利州。辖利、龙、始、蓬、静、沙六州;继升为都督府,辖利、隆、始、静、西、龙六州。

五代(907年-960年)基本沿袭唐制。今广元老城区为县、州府、军治地。

宋代(960年-1279年),绵谷县治初为利州益川郡、昭武军治地继为利州都督府益川郡,宁武军节度。

元代(1271年-1368年),初在绵谷县置都元帅府,继从京兆(今咸阳)移陕西、四川行中书省于利州。

至元时,取《易经)“大哉乾元”与元朝德威广播,疆土广大之意,改绵谷县为广元县,改利州路为广元路,辖绵谷(广元)、昭化两县,保宁一府,剑、龙、巴、沔四州。后升广元县为广元府。

明代(1368年-1644年),初为广元府,继改为州,再降为县。

清代(1644年-1912年)、民国(1912年-1949年)皆沿明制。

1949年12月14日、15日,广元、昭化解放。

1950年3月在广元城区设立剑阁专员公署与地委,辖昭化、广元、剑阁、青川、平武、北川、江油、旺苍、苍溪、阆中10县。

1959年3月,将昭化县并入广元县。

1985年2月,撤销广元县,设立地级广元市和市中区,原广元县改为广元市市中区;将原绵阳专区的青川、旺苍、剑阁3县划归广元市管辖;同年6月1日,广元市人民政府成立;同年9月,将原南充专区的苍溪县划归广元市管辖。

1989年5月11日,缩小市中区,设立元坝、朝天两个郊区(县级)。

2007年3月13日,市中区更名为利州区。 

2013年4月1日,元坝区更名为昭化区。

参考资料来源:广元市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来源:广元市人民政府—地理位置自然情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