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的办学理念

如题所述

学校精神:审是迁善,模范群伦
学校传统:启迪有方,治学严谨,爱生育人
教育追求:创造最适宜学生的教育
办学目标: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领先
教育思想:着眼整体发展,立足个体成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管理思想:以人为本,重在发展
校 风:自信自为,追求卓越
学 风: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校训解释:审是迁善,模范群伦”,是为我校之校训,溯其发端于扬子[1]。
视日月而知众星之蔑也,仰真理而知众说之小也[2],故为学为德,必审其是,必取其大。世象纷纭,学说杂陈,若无“审是”,必乖大道。扬子为学,宗仰孔孟,抉择诸子。于老子取其道德,而弃其“绝灭礼学”;于庄子取其少欲,而弃其“荡而不法”[3]。“审是”之则,由是而开我七中之学统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海无涯,孰能无惑?知过能改,有惑即解,是为“迁善”。人生不息,迁善不止,此君子日日新,又日新[4]之义也。扬子实好斯文,不屑篆刻[5],默然好深湛之思,决然以迁善为务,由是而启我七中为学之法也。
修身以道,笃志向学,昂扬精进,自强不息,是我七中学子必由之途也。道德纯粹,学问渊博,模范群伦,奉献家国,是我七中学子必臻之境也。扬子久幽不改其操,博览无所不见,学究天人,超越荀孟,浩然见其正,渊然见其深,由是而导我七中学子为人之则也。
七中学子,为学为德,必以审是为本,以迁善为法,以模范群伦为鹄的。是我先贤之教诲,而为后进之法则也。此解既成,作颂以歌。其辞曰:
墨池烟润,桃李芬芳。
尔复我随,陟彼高冈[6]。
志在青天,终能翱翔。
七中恒久,日月永光!
【注解】
1. 扬子,即扬雄,蜀郡成都人,西汉末年文学家、思想家。覃思著述于成都墨池;墨池书院,就是成都七中的前身。扬雄文采焕然,学问渊博;道德纯粹,妙极儒道。王充说他有“鸿茂参圣之才”,韩愈赞他是“大醇而小疵”的“圣人之徒”,司马光推尊扬雄是孔子之后超越孟子、荀子的一代“大儒”。
2. 扬雄《法言》:“视日月而知众星之蔑也,仰圣人而知众说之小也。”
3. 扬雄《法言》:“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捶提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庄、杨荡而不法,墨、晏俭而废礼,申、韩险而无化,邹衍迂而不信。”
4. 《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5. 班固《汉书》赞扬雄:“渊哉若人,实好斯文。” 扬雄《法言》:“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
6. 扬雄《逐贫赋》、《诗经·卷耳》:尔复我随,陟彼高冈;此处意谓学生随教师引导,而达到更高境地。
【译文】
“审是迁善,模范群伦”,这是我们七中的校训,追溯这个校训的源头,来自扬雄。
我们观察日月后,就懂得天上的星辰太小了;我们仰望真理,就懂得很多学说太有局限了。所以做学问,养道德,一定要审查真理明辨是非,一定要选择最伟大的境界来追求。世界的现象是复杂的,各种学说是复杂的,如果没有“审是”,一定会远离终极真理。扬雄做学问,以孔孟之道为根本,而对诸子加以审慎的辨别。他对老子,吸收了关于“道德”的理论,而抛弃了“绝灭礼学”的立场;他对庄子,吸收了庄子“减少欲望”的优点,而抛弃了“荡而不法”的缺点。“审是”的法则,由此开创了我们七中的学统。
我们都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学海无涯,谁能没有疑惑呢?知道自己有缺点就能改正,有了困惑就解除困惑,这就是“迁善”。人生不息,就不断地完善自我,这就是《大学》所说的君子“日日新,又日新”的意思。扬雄实际上追求文化的事业,不屑于雕虫小技,静默地从事深沉明晰的思考,执著地追求自我的完善,由此开启了七中治学的方法。
用真理来修身,执著追求学问,意气昂扬,努力进步,自强不息,这是我们七中学子一定要经历的人生之途。道德纯粹,学问渊博,做大众的表率,奉献家庭和国家,这是我们七中学子一定要达到的境界。扬雄长久独居而操行不改,博览群书,没有什么知识不去了解,他的学问贯通自然与人生,成就超越了荀子孟子,正气浩然,学问深刻,由此开导我们七中学子做人的最高标准。
七中学子,做学问,养道德,一定要以“审是”为根本,以“迁善”为方法,以“模范群伦”为目标。这是我们前辈的教导,也是我们后生的准则。这篇校训解释已经完成,写一段颂词来歌唱。颂词是:
墨池精神如烟霭般滋润,
养育学子如芬芳的桃李。
请你们跟着师长的教导,
而达到更高的精神境域。
如果我们有高远的志向,
最终就能够高高地飞翔。
成都七中将会永久地存在于世界上,
如同太阳和月亮,永远地闪耀光芒!
办好成都七中初中,满足蓉城人民对优质初中教育的需求,是七中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为保证教育规划的高起点,教育过程的高水平,教育结果的高效益,成都七中组建了以特级教师刘国伟校长为名誉校长、以杨斌副校长为校长、校长助理李笑非同志、邱兴华同志为副校长的学校领导班子; 组建了以学校老校长、总支书记、特级教师、教育教学专家王志坚同志为主任的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由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姚文忠教授,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江华国同志、副校长学科带头人段必聪同志,七中副校长、七中育才学校校长、特级教师张军同志和国务院津贴获得者、教育教学专家谢晋超同志共同担任;省内各学科领域的著名专家和教育学、心理学专家以及成都七中各学科学术带头人为专家委员会委员;组建了由七中教师领衔,名师荟萃的教师队伍。三支精良的专业队伍为七中初中教育的腾飞提供强劲的动力! 办好成都七中初中学校,让每一个进入成都七中的学子都得到最适宜、最充分的发展,是七中人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把学生培养成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打下深厚而坚实的素质基础;为成都七中高中部输送大批全面发展,并具有良好个性特长的优秀学生和特别优秀的尖子学生”。为此,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将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利用自身课程的优势,开发出“以做人为基础,以成才为主线”的满足学生全面素质发展需要的课程结构。在保证高质量完成必修课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和活动课,为不同发展类型、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广阔发展的空间。科学、丰富的课程必将为七初学子的成人、成才和成功构筑起坚实平台!
成都七中是一所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学校,七中百年的辉煌办学史就是一部以“审是迁善,模范群伦”为主旋律的教育史诗。成都七中初中学校自2008年办学以来,三个年级的学子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都稳居高新区第一,初三学子(大约在520人左右)的中考成绩平均分也居成都市第二位。在2013年成都市中考中,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公立学校)重点率达到82.92%,(参考人数486人,上重点403人),继续保持着成都市第二名的位置,仅次于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私立学校),位居成都市公立学校第一名。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取得了令教育同行和社会各界惊叹的办学业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