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性格养成的过程中,爸爸跟妈妈谁的影响更大?

如题所述

当然是妈妈影响更大,毕竟陪伴孩子更多的往往是母亲。参与养育孩子的比重更大些,妈妈对孩子性格影响就大些。爸爸们需要外出工作,赚钱养家,保障了整个家庭的生活,更多充当的是坚强后盾的作用。

男主外,女主内,在更多的时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几乎都是妈妈在陪伴,很少看到爸爸的身影,爸爸成了孩子家庭教育的缺憾。

有研究发现:爸爸带大的孩子更聪明,成绩更好,在社会上也更容易成功。因此爸爸们还是多多抽出时间陪伴陪伴孩子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7

只有女性才能生育,孩子跟母亲的关系永远更亲密。
受到母亲影响自然更大。


很多人看轻女性,看轻母亲对孩子的影响,这就是封建思想的糟粕。简直是对女性的巨大侮辱。

纵观历史:
第一:最著名的“孟母”。
著名典故《孟母三迁》,世人皆知。孟母为了孟子的未来用的就是“断机教子”之法。后世不少母亲都这样学习。借郭德纲说的,一个猴儿一个拴法,每个人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就是要断了玩的机会,盯紧了才可以,孟子就是其中之一。
第二:先圣孔子的母亲。
咱们这位“孔母”更厉害,没等孔子到孟子那贪玩的时候,一狠心直接5岁的孔子直接就送到了官办学堂学习。
第三:岳飞的母亲。
历史上最著名的纹身!《尽忠报国》岳母刺字,传送千古。
还有很多例子,就不一一列举,都是说名了母亲的伟大。
所以母亲影响更大。

第2个回答  2019-06-27
我觉得妈妈的影响大,因为爸爸工作原因不能陪孩子太多时间,主要由妈妈带。其实,很多妈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倾向于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孩子身上。
认为,孩子是自我实现的途径,是自己梦想的延续。如果,母亲过于强势,父亲无法干预母亲,显得懦弱。男孩就会认为男性就像父亲一样,女性就像母亲一样。
久而久之,孩子不能从父亲身上学到尊敬、权威,感受不到男性的阳刚之气,在性格方面也会变得懦弱、胆小、自卑等。
如果一个女孩从小耳濡目染,认同强悍的妈妈,那么也会容易养成霸道的性格。
豆妈建议:
减缓语气,学会慢慢地、心平气和地将自己的建议告诉孩子,并接受孩子的反驳和合理拒绝。
放下对孩子的担心,让孩子去独立完成一件事,从小事做起,放手让孩子亲身经历,是培养孩子能力的最佳机会。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女性,平时上班很累,一到周末就拼命补觉,睡到上午11点,直接起来吃午饭。
然后,抱着手机、电脑玩一天游戏或者看一天剧,再点一份外卖,这就是“完美”的一天了。
有了孩子之后,不少妈妈还是难以改掉“宅”的习性。
周末也不参加户外活动,把小孩子撇在一旁无人管,孩子又不能自己外出找小朋友,只能像大人那样成天窝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
因为在家里得不到大人的关注,孩子会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的喜怒哀乐,心里的委屈无法诉说。
日子长了,孩子形成了孤僻、内向的性格,既不愿意外出,也不愿意与人沟通,表现得非常胆小、怕事。
第3个回答  2019-06-26
在孩子性格养成的过程中,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影响都很大,证明谁的影响更大,那么看孩子主要是由谁来带?也就是说,孩子主要跟谁在一起,孩子与谁在一起,那么她就会模仿谁的行为,所以说我们在培养孩子性格养成的过程中,爸爸妈妈都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形象,这样孩子的性格就会健康成长,特别是女孩子待的时间长一些的爸爸或者是妈妈对孩子的影响是特别大的,在孩子面前特别注意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我们都要做好榜样。
第4个回答  2019-06-27
其实这两者都有很大的关系,只是个人主观意念不同,我认为是爸爸更加影响孩子的性格。
为什么这么讲呢?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性格不完整,就是因为缺少了一方的爱,但是如果缺少了父爱,他们的性格就会变得软弱,甚至变得尖锐,都说父爱如山,父爱是潜移默化的行为,孩子能从父亲身上学到一些宽容一些善良的本质。
当然不是说母亲的本质不好,母亲的教育以及感染力是原比父亲大的,但是母亲身上,也就是女人身上的优点太过于详细,很多孩子无法领会到,而且你在大是大非面前,很多女性家长并不能做得那么明智,所以我认为主要的性格还是有父亲来主导。
父亲的性格虽然说和整个家庭是有关系的,但是父亲独有的男性魅力会慢慢的影响孩子的人生以及性格方向,有一个宽容,一个民主的夫妻,他这个家庭就不会不幸福,但是如果夫妻性格过于暴躁,甚至有家暴的行为,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必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