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为什么被称为庐州?

如题所述

庐州,合肥别称,是自西周置古庐子国。隋朝设置行政单位, 治所为今安徽省合肥市。1949年以后为安徽省省会,以庐州为代表的庐州文化
周武王封国,按照公、侯、伯、子、男等级爵别进行分封,庐国为“子”爵,故称“庐子国”,建都于庐邑(位于今合肥老城区北,一说在西)。西周至春秋期间,庐国渐趋解体,陆续分蘖出橐皋和“群舒”(被蚕食)。后来橐皋和“群舒”为吴、楚二国征服为附庸,直至灭亡。
南朝梁设合州,治于合肥。隋开皇三年(581年),改合州为庐州。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庐州为庐江郡。唐武德三年(620年),改庐江郡为庐州,属贞观元年(627年)划设的淮南道。天宝元年(742年),复名庐江郡,仍治合肥,仍属淮南道。至德元年(756年)十二月,置淮南节度使于扬州(今扬州市),庐江郡仍属之。至德二年十二月,复名庐州,仍属淮南节镇。唐代庐州治合肥,下领合肥县、舒城县、慎县、庐江县、巢县
北宋初庐州治合肥,属淮南道,县五,合肥县、舒城县、慎县(南宋绍兴三十二年避孝宗讳,改梁县)、庐江县、巢县。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以庐州巢县无为镇建为军,分巢
县、庐江二县隶属无为军。庐州辖县三,即合肥县、舒城县、慎县。至道三年(997年),改属淮南路。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为东、西两路,西路治寿州(今寿县城关镇),庐州改属淮南西路。

南宋改淮南西路治庐州,为南宋抗金重镇和输送抗金物资的集散地。绍兴初,为避金兵,淮西路寄治巢县(治今巢湖市区)。绍兴七年(1137年),淮西将郦琼以庐州叛降刘豫伪齐。十一年,为杨沂中收复。乾道二至五年(1166~1169年),在和州置司。五年,淮西路复治庐州。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庐州设淮西路总管万户府,属江淮行省
(治扬州,今为市)淮西道宣慰司(治庐州,今合肥市)庐州。十五年,升庐州为路,置总管府,下领一司、三县、三州,州领八县,治合肥。下辖合肥县、六安州、无为州、舒城县、梁县、庐江县、巢县、和州、含山县、乌江县、英山县等州县,仍属江淮行省(治今扬州市)的淮西道(治庐州)。二十八年十二月,江淮行省迁治汴梁路(今开封市),改名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简称河南行省。庐州路仍治合肥县,庐州路改属河南行省淮西江北道,简称淮西道(治庐州)。

元末,红巾军起义政权大宋在庐州设江淮行省。龙凤十年(1364年)七月,改庐州路为庐州府,为江淮行省省会。不久,废江淮行省,改属朱元璋设于应天府(今南京市)的江南行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庐州府改属中书省,仍治合肥县。十三年(1380年)正月,庐州府直隶六部。永乐元年(1403年),庐州府改隶南京,又称南直隶、直隶南京(治今南京市)。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崇祯帝自缢,明亡。明亡后,南明弘光政权在抗清英雄史可法的领导下,置滁和镇,为南明江北四镇之一,庐州府属之。
清顺治二年闰六月乙巳(1645年8月19日),庐州府改属江南省(省治江宁府,今南京市),仍治合肥,领合肥县、舒城县、巢县、庐江县、无为州。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改属安徽省(省会治安庆府,今安庆市)。
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二十三日,安徽省会迁驻庐州府。十二月十日,安徽巡抚江忠源赶到庐州府上任,定庐州府为临时省会。以后,庐州府成为清政府与太平军反复较量的重要战场。咸丰四年一月十四日,太平军攻克庐州府。咸丰五年十一月十日,清军复陷合肥。咸丰八年八月二十三日,太平军再次收复庐州府。同治元年五月十三日,英王陈玉成被叛徒苗沛霖骗去寿州(今寿县城关镇),清军再度占领庐州府。当年,因惧捻军及太平军余部,以庐州府无雄关天堑可恃,仍将安徽省会迁回安庆府。庐州府作为安徽临时省会前后10年。
清康熙九年(1670)庐州府属庐凤道(治凤阳府),同治四年六月甲午(1865年7月23日),庐州府改属安庐滁和道(道治安庆府)。光绪三十四年五月甲午(1908年6月8日),庐州府改属皖北道(治凤阳府),直至清亡。辛亥年农历九月十九日(1911年10月28日),合肥光复,废道。
民国元年1月,废庐州府,存附郭合肥县,直属安徽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24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
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

合肥是南淝河与北淝河交汇的地方, 汇合点在逍遥津,所以称合淝,后省去三点水。

合肥原名叫庐州,自秦置县,是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直到明清还一直叫庐州府,属于府治行政机构,相当于现在的计划单列市,解放之前、之后一直叫合肥,后来四川有个泸州,于是地级市不能重名、谐音,所以改不回庐州了!

合肥古时候叫庐(子)国,是从巢(伯)国分裂出来的,自古庐巢是一家,如今巢湖、庐江并入合肥,总算是庐、巢团圆了一大部分!庐和巢的意思都是居住房子、茅草屋的意思!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