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也要生老病死,不学佛也要.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修行

如题所述

其实,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才正是真正的问题所在:那就是大众实际上困惑于佛教究竟对于人生,对于社会的价值何在?我说一下自己粗浅的领会。

人生在世,每个人实际上都在寻求一种“意义”。我不提所谓来世,只看当下,当下你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你会发现,如果自己的人生没有一种终极的目标、终极的追求和向往,那自早晨醒来到晚上昏昏睡去,这样一天天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所以,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是有所追求的,或者是所谓世俗的功名利禄,或者是比较超脱的宗教情怀等等——这些人生意义的区别,只在于所追求的境界的时空限度以及不同品味而已。从这个角度上说,佛教也看以看成是一种境界追求、一种品味,一种赋予人的心灵一种究极的、趋于永恒的可以向往和安住的意义境界。

所以,学佛最根本的不是生死,而是当下!但你要把握当下,必须有一个长远(甚至于趋于永恒)的追求和意义境界,否则你无法统摄当下。不知道这个道理你是否可以领会?儒家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也包含这个意思。再举例来说,人为什么会买保险(无论社保还是商业保险)?谁也不希望出险,对吧?但很多人说买保险,就是为了图个心安。这个“心安”的心灵效果是未来的,还是当下的?任何宗教信仰都是会给信众树立一个远景,但其心灵效果都是在当下,而不是不可见的未来。从这个角度看,佛教也是如此;区别只在于佛教的观念和其他宗教不同,它不是仅仅提倡“信”,还提倡修行(其实其他宗教也不是不提倡修行,只是以“信”为主,带动不自主的修行而已)。佛教根本的不同在于,它是启发信众自己觉悟,自己做出选择,所以它强调修行——那是为了让你能具备自主选择的能力。举例来说,假如人生是一部电脑,信仰佛教,相当于安装了一套安全软件,它会随时提示你系统中的各种风险动向和后台隐形的操作,然后让你自己决定是允许、忽略还是屏蔽。所以学佛的人有个特质,不同于其他宗教,那就是需要“理智+良知”,始终不要失去“理智”和“良知”。如果有人向你传播的佛教,让你失去了理智与良知,你要警惕了,可能你接触的是相似佛法(假,伪,冒牌佛教),也许是自己领会有偏了。

民国的佛教改革家太虚大师提倡“人间佛教”,并有一偈语:
仰止唯佛陀,
完成在人格,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现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25
学佛念佛,可以超越生死轮回!,,往生极乐【就没有了,生老病死】,是真实不虚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1-25
譬如一条河,此岸是无量生死,彼岸是超越六道,了生脱死
学佛的这辈子死了,下辈子继续修行,可以继续渡过那条大河,总有一天能到
不学佛的,永远在生死的岸边轮回不休,永无出期
而且学佛发大心,有大愿,精勤不休,一辈子,一刹那就了生脱死,也是有的
第3个回答  2015-11-25
学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不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