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普通话水平测试 大学作文

如何看待普通话水平测试 大学作文

目前,普通话水平测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全国许多大、中城市都成立了专门机构,认真组织、实施普通话训练和水平测试。从事和准备从事某些特定职业的人员,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都积极参加训练和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呈现出令人欣喜的局面。然而,不容乐观的是,与人们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热情相比,普通话实际应用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

人们对普通话实际应用的轻视,既影响了普通话测查结果的信度与社会信誉,又阻碍了普通话的推广。因此,如何处理测试与应用的关系,避免普通话水平测试与普通话实际应用脱钩而造成的“反生现象”,已成为推普工作中值得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规范,是汉语发展的总趋势,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健康开展必将对社会的语言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世界掀起汉语热,国内推广普通话。几年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有一些有关测试评估的问题值得思考和探索。由于推广普通话的基础在学校,所以国务院在批转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请示的通知时明确要求:“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是合格教师的一项必备条件,应当成为评估教学质量、评选优秀教师、评聘教师职务的一个内容。对语文教师说普通话的能力应有更高的要求。”师范院校的学生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未来教师,因此63号文件还规定:“各级各类师范学校(包括承担师资任务的普通高校,有条件的部分民族院校)和职业高中的幼师类、文秘类、公共服务类(旅游、商业等)专业都要开设普通话课程,要把普通话作为一项重要基本功,认真训练,严格考核;普通话不合格的毕业生,必须进行补课和补考,补考合格方可发给毕业证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