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就存在的冒名顶替,是如何兴起并且发展的?

如题所述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代诗人孟郊在一朝中第之后,心中充满着按捺不住的喜悦,以往寒窗苦读的枯燥与乏味不值一提,世上的一切对于现在的孟郊来说都是美好的。

但这只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广大学子的一个缩影,多少人为了跨越阶级改变家庭现状,拼尽全力抓住科举这一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蜕变。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科举考试对于很多寒门学子而言,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出路。

生活在拥有互联网信息科技时代的我们,在高考这个重要考试上,仍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公平与公正,徇私舞弊、冒名顶替之事层出不穷。

现代尚且如此,那没有监控设备、考生信息网络等工具的古代,又应该怎样防止作弊现象的出现呢?

层层设防,不断升级的防作弊措施

在隋朝首设进士科之后,“升官发财”就不是门阀士族所掌控的一项特权了,进入官僚体制的机会向普通平民和庶出贵族抛出了橄榄枝。面对着一个足以改变命运的巨大的诱惑,总是有人挺身走险,在科举考试中以作弊的手段上位。

为了遏制这种现象的泛滥,维护科举考试公平公正,中国历朝历代都在升级“监考系统”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晚唐著名诗人杜荀鹤的诗词优美动人,在当时社会上知名度极高,拥有极高文学造诣的他却屡试不第,难以一展宏图的他慨叹道:“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专管科举的官员腐败堕落。

当时的贵族官僚子弟多数请人代考,徇私舞弊之风猖獗,科举考试这一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几乎被贵族子弟所垄断,“公平正义”成了一纸空文,所以在当时切断考生与考官之间的利益通道成了当务之急。

在现代考试里,有密封线这一并不陌生的存在,在线内的班级、姓名与学号,都是被密封不可见的。在中国古代,这种防作弊措施有他自己的名字,叫做“糊名法”,是唐代武则天时期,为了防止考生贿赂考官的推出的方法。

即将考卷上的考生信息用纸糊住,防止考官认出学生的名字,从而减少以贿赂考官作弊这一现象的发生。这一方法到宋朝时成为定例,直到如今我们也仍在使用这种方法,由此可见这种方法是便捷高效的。

但古代毕竟不能线上批改试卷,考官能直接接触到考生的试卷,所以后来又采用了抄录的方式,使用专人来统一抄写考生的试卷,使考官从字迹与特殊记号上辨认考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现代考试虽没有做到这一程度,但对于卷面上出现的考生信息与不明符号,亦是管理得十分严格的。

文人与政治在中国历史上是连为一体的,而宋朝更是家喻户晓的“文人政治”,不仅这一时期的中举学者待遇大大提高,而且对文人的需求量也较前朝大幅度提升。

在宋太宗在位的21年里,收录的进士、诸科竟然高达5800余人,而在宋仁宗时期,仅仅进士一科就收录了4500余人,取仕名额大大扩张,不仅吸收了大量知识分子辅佐王权,也刺激了作弊行为的萌芽。

面对这一情况,宋朝统治者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即被任命为考官的官员必须立即锁宿,时间大概为两个月,在此期间,考官不得私自回家见亲友或与院外臣僚交往。

这类似于现代高考对于出题人的管理制度,大约在四月份出题老师会收到相关通知,在国家的管控下,身处酒店等地方被实行“软禁”,已是差不多两个月的监管时间。

这是为了防止考题泄露和教师私下接触学生而实行的特殊手段,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作弊行为的出现。


但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任你政府使出浑身解数,总有考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用歪门邪道走上仕途。在许多武侠小说里, 总有一个家道中落的清贫秀才,在京城的某个不知名小旅店里,被一个神秘蒙面男子塞入一张“代考包过”的广告卡片这一桥段。

其实这一剧情并不是凭空捏造的,在中国古代有一特殊的职业叫做“枪手”,他们拥有极高的智商,并且在极大程度上掌握了科举考试的具体内容,绝对是考场上的高材学生,但这些“枪手”并不执着于考取功名,而是醉心于追逐利益,在收取了高额报酬之后,便代为应考,为他人的仕途铺路。

“枪手”流动性大,难以预防,以致这种诞生在唐代的作弊的手段越演越烈。对此政府要求考生提供与自己身体特征相符合的履历,进入考场时要求检查准考证。但这种应对措施仍有极大的漏洞,“枪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制裁和有效的预防。

火烧不尽,防不胜防的作弊手段

唐前期政治清明,科举考试在收集人才、组建优秀官僚集团上有很大的作用,但随着安史之乱的到来,唐王朝日渐衰微,各级官僚也日益腐朽堕落,科举考试在唐后期几乎被贵族官僚的子弟所垄断,科举考试成了有钱子弟的玩物。

在唐天宝年间,许多考官迫于贵族官僚的淫威而被迫让考生录取,时任礼部侍郎的达奚殉主持考试,杨国忠的儿子杨暄虽然资质较低、文采一般,但本来应该获得较低成绩的杨暄却被录取为明经上第,这是因为考官顾及杨国忠的宰相地位,而做出的妥协,这揭露了权臣对录取人选的指染程度颇深、影响极大。

比“贿赂”更为可怕的存在便是冒名顶替,用他人的身份登上本不属于自己的官位,坐拥本不属于自己的名声,篡改了另一个考生的人生。

这种可怕的现象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如《西游记》中江流儿的悲惨身世,他父亲高中状元,却在途中被歹人所害,其官位也被歹人冒名顶替,真是“十年寒窗苦读是我,一朝金榜题名是你”的最好典范。这种流传于民间的通俗小说,亦是对这种极其恶劣的舞弊手段的无声指控。

冒名顶替可谓是诸多作弊手段当中最为道德败坏的一种,这种现象的出现激化了社会矛盾,败坏了社会风气。

历代朝廷对冒名顶替都十分的重视,一经发现、即刻严查,这种作弊手段被列为欺君之罪,严重程度仅仅次于谋逆之罪,情形恶劣的情况下可以被判处死刑。

但假如并没有可以在朝堂上只手遮天的家族背景和金额巨大的作弊资金,那在古代学生会采取怎样的方式作弊呢?

虽然时光不停流逝,时代不断发展,但自古以来学生的传统作弊手段无非就夹带经文、传递纸条这两种。

古代考生在进场之前都有专门的人员进行搜查,并且在服装上也有严格的要求,比如帽子必须是单层帽、衣服也必须是没有夹层的,连鞋底都会进行必要的检查,手上所携带的应考工具也有严格的规制标准,而且考生一旦进入考场之后,立刻封锁考场。

但是作弊行为仍是防不胜防,有些考生致力于与考官斗智斗勇,虽然衣服只能穿单层衣,但依然不妨碍他们在衣物隐秘之处缝上写有答案的布料,或者夹带在蜡烛、文具里,甚至有人藏在肛门里面带入考场,携带作弊工具的地方可谓是五花八门。

在河南洛阳、浙江嘉善等地区都出土了考生作弊专用的微型书,其中的《五经全注》,被誉为世界之最的微型书,书中内容广泛全面,有《易经》、《书经》、《诗经》、《礼经》、《春秋》五经,并且还附带的有详细的注释,全书共30万字,单个字虽然十分微小,但排版工整,字迹清晰,这样一件精致工巧的“艺术品”,居然是为作弊而生,真是令人可笑可叹。

维护考试公平公正应该是我们都应该恪守的准则

,每个考生都应该明白考试作弊不仅和道德败坏有关,破坏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亦是对我们土生土长的国家的严重背叛,而且作弊行为一旦暴露,对自己的人生也是巨大的打击,反对作弊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6
在嘉庆三年为戊午年,湖南乡试就发生了一起“割卷”案,冒名者叫傅晋贤,被冒名者叫彭莪。傅晋贤是个不学无术的富二代,而彭莪是个富有才华,有拿下解元潜力的人,这就导致了这件最后东窗事发。在古代,一般这种科举舞弊案最后都是处死刑。
第2个回答  2020-11-16
随着朝代的更替,科举制度也开始逐渐完善,形式上也越来越僵化,明清时期的“八股文”,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考生的才能发挥。但对于士族和寒门来说,科举带来的诱惑力都是非常大的。他们为了利益,不惜铤而走险。
第3个回答  2020-11-16
因为当时交通不便,并且没有相片那种东西,所以别人很容易冒充人,并且冒充别人有很大的利润,还不容易被发现,所以十分流行冒名顶替,这个可能是从汉朝开始流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