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国策---崇文抑武,注定宋朝文人的地位之超然。宋太祖赵匡胤怎么得天下的,想必大家都清楚:和手下配合玩了一手黄袍加身,然后甩开柴荣幼子自己当“皇帝”。赵匡胤能成事的关键,就在于他手上的兵权和军中的威望。
作为过来人,赵匡胤非常明白一位德高望重的武将篡位的成功率之高,特别是主弱臣强的时候。为防止自己手下给他的子孙后代上眼药,赵匡胤上位之后开始以各种方式打压武将的地位和权力,并将其作为国策要求子孙后代一直坚持下去。
别的不敢说,宋朝君王坚持“崇文抑武”这一点还做的真“不错”。所以宋朝读书人的的地位是很高的,即便手无缚鸡之力也能享受朝廷赋予的特权。简而言之,宋朝是读书人的天堂。
明朝读书人的特权也不差,只是比宋朝差点。明朝初年有两位杀神,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他们两人对读书人可不客气,动不动就举起“屠刀”。在他们两位杀神手里,大明朝的读书人地位堪忧,但到了明仁宗朱高炽这儿,自幼爱好儒学、体弱多病的朱高炽把读书人“宠上了天”。
自朱高炽以后的明朝君王对读书人都是礼遇有加,所以有学者形容明朝时期的君臣关系更像是合作伙伴而非上下级关系。正因为明朝君王对读书人的尊敬,才会有明末的党争。如果把崇祯和天启换成朱元璋及朱棣这样的杀伐君王,读书人还敢上蹿下跳吗?
不仅是态度,明朝政府对读书人有许多优待政策,包括土地免收税赋、见官不跪等等,是普通人眼中的高等人士。
综上所述,宋明时期的读书人地位最高,所以读书人最向往的应当是宋明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