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学原理

内容

消费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心理学是消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

消费心理在各类人群及各年龄段的表现
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参与完成的调查统计显示各类人群及各年龄段有如下心理特点:
女性花钱爱算计:女性中花钱特别仔细的占12.4%,比较仔细的占49.8%,花钱不太仔细的占20.7%,花钱很不仔细的占2.9%,不一定的占14.2%。
年龄越大手越紧:40岁以上年龄段消费者花钱都“比较仔细”,并且表现为年龄越大越仔细。其中60岁以上的消费者近乎“特别仔细”。相对而言,20-29岁年龄段的消费者花钱最不仔细。
学历越高,职位越高,花钱越不仔细:一般说来,大专以上学历的人们消费比较“大方”,而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的群体消费特征为“比较仔细”。从消费者职业和身份特征上分析,花钱最细的要数离休人员,其次依次是农民、军人、企业职工、科教文卫人员。花钱相对最不仔细的是私营业主、个体劳动者、企业管理人员、高校学生。
当今十大消费消费心理趋势:求实求廉求实、求美、荣誉、舒适、安全、好胜、好奇、好痞。求实、舒适、安全反映消费者对理想商品的基本要求,而要吸引高消费人群的眼球需要在美、新、奇等方面下功夫。
消费者购物“看脸谱”:购买时装、化装品,青年女营业员受顾客欢迎,不仅因为她们更懂行,而且还可以当场示范。而选购家用电器,青年男营业员就更受欢迎,一般消费者认为男青年应该对电器内行,而且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强。
另外,中年女营业员因生活经验丰富、性情友善、注重待人接物等长处,最受消费者信任。人们买童装、食品、一般生活用品,都喜欢请她们当参谋,而且她们整体服务态度好,所以上商店找“商嫂”已成为许多消费者选择营业员的取向。上海人在选购丝绸、茶叶、首饰等商品又特别爱找“法老师”,人们相信他们具有识别商品真假和辨别质量高低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01
我可以站在一个销售员的角度去回答你的这个问题,简单扼要的给你做几点回答,希望能对你有些帮助.
消费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消费行为的一门学科.人们往往是处于看似理性理性的心理去花他们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他们有足够的理由和权利选择自己喜欢,并且能够满足自己欲望的商品.为什么说是看似理性呢?当我们的商品满足不了他/她的需求是,那么其他上商家的商品就会为他们提供很多方便.当一个消费者穿上衣服走出门,去选择商品的时候他们只是顾及到了我要得到一个什么样的满足,打个比方:他们饿了,可以出门买点吃的,他们只需要一个馒头,但也有可能购买的却是一只烤鸭,但又有可能只买了一瓶矿泉水.所以消费者的心理不会被得到完全估计.
消费心态又随人的特性而定, 儿童,学生,青年,中年人,老年人的消费心态也是有所差异的.
补充:在我看来"消费心理学"对一个成功的商人来讲并不重要.
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