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调查表 选题内容:是否燃放烟花爆竹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实践的方法

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调查表
选题内容:是否燃放烟花爆竹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实践的方法和手段 : ?
社会实践报告: ?

燃放烟花爆竹解禁对城市建设,人民生活有利有弊。其利:促进经济,增添过年气氛,符合民意等;其弊:污染空气,造成人身伤害等。这次实践目的是探讨百姓对此的意见和建议。前言春节期间爆竹声声,火树银花,过年气氛浓郁,人们欢喜过年;然而空气中弥漫了呛人的火药味,地面垃圾成堆,大气烟雾缭绕。对于爆竹的燃放解禁的利弊,人们意见不一。立项背景&& 重庆于日开始,实施《重庆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条例》,禁止在主城区燃放烟花爆竹。
探讨辞旧迎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新中国建国以后,由于多方面考虑,全国大部分省市相应禁放烟花爆竹(仅允许特殊节日庆典特殊场合由政府或企业有组织的燃放烟花)。这样一来,百姓过年普遍感到缺少气氛,失去了传统中的“年味”。顺应民意,中国大部分城市相应一定程度上解禁。近年过年,大家纷纷燃起烟花,爆竹声声,天空影射出五彩的颜色,热闹非凡。在此同时,一阵一阵五彩绚丽的花火之后,空气中弥漫了火药味,地面上满是火药以及爆竹残渣。对此我不禁疑问重重:1.&每年以环境为代价大规模的燃放烟花爆竹值得吗?大家的看法是怎样的?2.&人们燃放爆竹后却不管自己留下的垃圾,是大家的素质有待提高,还是火药难以请扫?环保工人对燃放烟花爆竹有什么看法呢?3.&燃放烟花爆竹对环境的污染有多大?4.&烟花爆竹对本埠经济发展是否有贡献?5.&带来的安全隐患?对此,我进行了调查,包括50张调查问卷和参访了不同的人。
&调查问卷(问卷内容见附件)调查问卷共计50张,总共收回有效问卷43张。调查问卷地点包括重庆市渝中去解放碑地段、南坪以及重庆江津市市区地带。
过年是否燃放烟花爆竹?是的&34没有&9您购买烟花爆竹大概用了多少钱?100内&3100-500&17500-1000&101000以上&4
过年燃放后的爆竹您是否自己清理了没有&29清理了一些&5全部清理干净了&0
您是否赞成对燃放烟花爆竹的解禁?赞成&26不太赞成&7无所谓&5反对&5
您觉得燃放爆竹对环境负面影响大吗?大&6有一些&35没什么影响&2&初一早上起来是否觉得空气质量较以往差很多?是的,明显能闻出来&2仔细闻有一点&26没有变化&15您认为解禁的利弊那个大?利大于弊&29弊大于利&11差不多&3&&&&&&& 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调查人们还是赞成解禁的,他们认为解禁的好处主要集中在过年味儿更加浓,热闹的气氛让人心情舒畅,也有人认为解禁有利有弊,形成潜在危险,没有实际意义。大部分人们的倾向是赞成解禁的。
&环保工人除夕夜燃放的烟花爆竹最多,重庆市燃放点之一的北滨路上堆满了废弃的烟花以及散落的火药,地面几乎被染成了红色。初一早上八点半我到时,地面已经基本清扫干净。于是我采访了还在北滨路上打扫的环保工人。其中负责滨江路段的组长马培荣告诉我,于除夕夜后他们全组工人加班一个多小时清理,初一早上一大早增加人手并又用了两个多小时才基本清理干净。全路段总共有50人。当问到他认为解禁对环境的影响时,他只认为有一点影响,且表示虽然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但仍然赞成解禁,这样春节有气氛,大家愉快过年。
&环境影响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环境影响主要有三方面:1.&固体废弃物污染烟花爆竹燃放后普遍余火未灭,人们不便立刻清理,而最后往往就不清理,造成了垃圾成堆。燃放后散落的火药,使路面被染色,难以清理,造成污染。
2.&大气污染爆竹的主要成分是黑火药,含有硫磺、木炭粉、硝酸钾,有的还含有氯酸钾等等。爆竹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及粉尘。这些气体不但污染大气,而且形成酸雨。重庆本来就是一个长期受酸雨侵害的城市,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据调查,2006年春节长假期间重庆主城区空气质量连续9天出现污染超标,而往年这个时候是主城区空气质量较好的时期。空气质量所监测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在除夕夜的22点过后明显升高,在初一的1-2点达到峰值,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最高为0.235、0,098和0.721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超过标准3.8倍,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小时浓度未超标准,但也比正常值高几倍,这些都表明这空气质量受燃放烟花爆竹影响非常大。城区29日环境空气和噪声污染已达到重污染程度,对市民身体健康特别是老年人及有呼吸道、心脑血管等症人群影响很大。除夕夜燃放烟花爆竹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3.&噪音污染& 鞭炮噪声与理想声音环境的比较项 目 &数值(分贝)理想声音环境&15―40无害声音环境&60以下鞭炮声音环境&100左右噪音会损害我们的听力,心血管系统,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急躁、易怒,还会影响睡眠、造成疲劳。 由于爆竹声激烈突然,容易使人受惊,失聪,危及人身安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