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上课过于活跃影响听课纪律怎么办?

如题所述

课堂纪律,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课堂要有秩序,特别是高中的课堂,这似乎是不言自明的事,但做到却很难。一个班级好几十人,能学会者并不多,一般的学校,一般的科目,不超过一半。一般来说,总成绩不好的,各科成绩都不好,单独一门或几门不好的情况比较少。象物理这样的老大难,能会者更是少之又少。学不会、听不进,干什么?老实呆着?他们能忍住旺盛的精力、无声无息安度一节又一节的课堂?那可都是茂茂腾腾、正在拔节儿的生命啊!他忍一节,忍两节,忍一天,忍两天,还节节忍、天天忍?所以,所谓差生基本时时差节节差。有些人没达到差生的程度,那是在练忍的工夫——心里憋着呢!有个风吹草动,就会随帮唱影儿地“人云亦云”。假如,学生们心里有是非观念,明确上课说话或做别的与课堂无关的事是错的,还能收敛些。作为老师,对学生偶尔的不能自己表示理解,只要示意后恢复秩序就可以,毕竟孩子们不是死木头疙瘩;如果学生们打心眼里、从根本上就认为他喧哗是对的,老师管教他是错的,那你管他他更来劲儿,你不管他他也不收敛,这节课基本上是集市或战场而不是课堂!所以课堂纪律的保证,主要得仰赖师、生心中的是非观念,需要师生都明确自己的行为规范,都找到自己的位置来维持——说保证,标准太高。奖惩的规定与执行也必要,如果再有是非观念做铺垫,就更容易心服口服。师生的位置关系,也是学校领导处理突发事件的依据,否则,容易出现偏袒局面,造成人心不畅。在课堂上,教师的任务是教。认真教,就是尽到责任。至于水平或方法,是这节课之外的问题。在老师本人,当然要争取达到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或更多的程度,但这不是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对学生来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因为学生爱不爱学而影响教学的投入程度,这样的老师就是尽职尽责的老师,就无愧于他们的工资。当然,如果还能讲究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艺术,那就是大师了。如果水平有问题,学校有理由做任何处理——去进修提高或者转为别用。在课堂上,学生的任务是听讲——至于授课模式也是在这节课以外的事情,而且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老师的教学艺术应该不是学生学或不学的依据,因为,高中学生了,应该学习以成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了。学不学、和学得怎样,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要遵守课堂纪律,最低的要求是不发出声音——因为声音是课堂采用的主要的教学手段,你的另一个声音就是干扰——这里的声音当然是指与课堂无关的声音;不做影响教师授课的事情,比如传递物品——纸条食物等等。如果你来到课堂根本就不想学本课的内容,而是带着抵触情绪,就想搅乱课堂,那么你需要调整心态,比如找个地方发泄一下,和缓了再来。学生可以喜欢或不喜欢老师,就象老师可以喜欢或不喜欢某些学生——感情的事无法要求;但,上课学生必须遵守课堂纪律,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是硬性指标,就好比当老师不喜欢的这个学生问问题,老师理所当然要好好讲解,是一个道理,这是师生各自的基本风度或基本准则,与师生的私人关系或感情无关。学生对老师有建议或意见,如果能同老师直接沟通是最佳状态,否则,当然可以向上级领导反映。而绝对不应该出现:因为不喜欢这个老师,认为这个老师没水平就吵闹课堂,甚至当面对老师出言不逊,进行人格侮辱——这样恶劣的行为,一旦出现,应该归为打击对象。实际上,在冲突发生的时候,应该允许教师以正常的行为反应行事——人家都欺负你,到你脖颈子上拉屎的程度你还不踹他你也太有失人格尊严了!否则,对学生的身教是一种错误的扭曲的教育,给学生示范的是错误的行为模式——在被侮辱的时候却不对抗!这样的结果,老师是以牺牲自己的尊严为代价,换来对学生错误的引导!没有完人,学生是,老师也是。老师不对学生求全责备,学生对教师也一样!不应该出现允许学生有错误而不允许老师不完美的情况。就是说,要师生关系和谐,就要师生相互担待,而不是单方面努力,这一点,应该是学生成长过程中花大力气学的课程之一。对学生来说,老师认真了,努力了,就是好老师。如果老师水平实在不够你求知的程度,满足不了你的求知欲,而且他还不肯努力,这几样兼备的情况下,你才有理由请老师“下课”,但这并不是你侮辱老师的根据。所以,从学生的角度看,没有不好的老师:没有水平还有努力,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就现在城市高中里的老师,基本都是大本毕业,有什么理由满足不了你高中生的需求?对老师来说,学生都是孩子,学习好的是孩子,学习不好的也是孩子,虽然基础不同,性格各异,但只要肯努力,有上进心,知道是非好歹,将来都会有美好的前途——社会需要的是各种人才,每个人,学,就能有所长,不管学的是什么,长的是什么,肯定都能生活得很好。即便有时侯言谈话语有不周之处,老师是成年人,有担待,能理解,——更需要对他们加以帮助指引。师生相处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矛盾时时有、事事有,师生相处过程中怎么能就例外呢?正是矛盾的出现,才有矛盾的解决,才有对解决矛盾方法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学习解决矛盾以外,还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所以,对老师来说,没有不好的学生。结论:教学中,和别的事情一样,要对事不对人。要记住:我们来到课堂,是来学习书本知识,学习与人相处的方式方法来了,而不是欺负与被欺负来了。谁也不欠谁的。老师和学生是共同利益者,不是对手,更不是敌人,没有任何一方是应该牺牲的。教学的双赢才是真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