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桃仙国际机场T3航站楼的理念

如题所述

借用沉稳向上山脉形象
作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的标志性典型建筑,无论从何种角度,T3航站楼都能够体现辽宁的第一交通门户的形象。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航站楼是一栋融合艺术、地域特色、高科技、超前技术于一身的标志性建筑物。
在建筑造型上,鉴于沈阳作为东北经济、政治中心对区域发展的领导地位这一重要原因,借用庄重沉稳向上山脉的形象作为新航站楼主体的天际线,既表达了沈阳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城市所延续的文脉,又透露出新时代东北沈阳所散发出的大气磅礴的向上朝气。
整个主楼屋盖用简单的曲面大跨度结构创造出一个开阔、明亮没有繁密结构的大空间体,使得室内空间一目了然,室内外空间的紧密结合显得自然亲切;飞扬的挑檐曲线让稳重的主体沉着又不失一种现代感,造型灵动、别致、优美并兼具现代艺术感,柔美、刚毅中包容着含蓄,曲线屋面轻盈飘逸,通透的立面质感十足,将内外结构融合一体,更能表现建筑的内涵。指廊延续主楼的造型,呼应主楼拥有的曲线美,与主楼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形象。为了适应节能减排的趋势,同时也为了给旅客创造尺度宜人的候机空间,设计适当降低了指廊的室内使用空间高度。
T3航站楼建筑平面
呈“U”形布置
桃仙机场三期建设指挥部技术部经理陈丹梅介绍,T3航站楼建筑平面呈“U”形布置,分为主楼和两个指廊,国际和国内旅客合用的两层式航站楼,设计满足2020年1750万旅客的吞吐量,新增机位数30个,其中国内部分19个,国际部分11个,其中20-E为国内国际共用机位。航站楼面积24.96万平方米。建筑地下两层,地上两层(在一二层之间设到港通道夹层)。地下一层为部分设备机房和通往地铁线的通道层,地下二层为穿越T3航站楼的城市地铁和下穿汽车通道,为远期扩建的T3A、T3B预留交通路由,本期设计T3航站楼可以直接与地铁共同使用,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交通换乘方式。地上一层为到港层,二层为离港层,中间夹层为旅客到港通道。

乘机出港送客二层全办妥
T3航站楼二层平面为旅客离港层,主要为迎送区、旅客办票区、旅客休息等待区、安检区、国际出发联检区、国内旅客候机区、国际旅客候机区、国际贵宾区、商业、餐饮区和内部办公区等。国内部分办票柜台采用岛式,共设3组共60个交运行李柜台,预留1组20个交运行李柜台,另设一个超大行李托运柜台,此外还设有部分自助办票机。安检区共计设有22个安检通道。主楼候机厅和指廊候机厅内分别设有商业、餐饮区及旅客头等舱候机室、吸烟室、母婴候机室、书刊室等供旅客使用的设备设施。国内部分共19个近机位。国际部分办票柜台采用岛式,共设2组共40个交运行李柜台,预留1组20个交运行李柜台,另设一个超大行李托运柜台,出境联检区包括检验检疫设6组柜台12条通道、海关设10条通道、边检设20条通道等各部分检查区域并均配有相关的业务、设备用房,国际区安检设有8个安检通道,指廊候机厅内设有免税店、餐饮区及旅客头等舱候机室、吸烟室、母婴候机室,国际部分共11个近机位。
航站楼夹层为旅客到港通道
T3航站楼夹层平面为旅客到港通道层,主要为国内国际旅客到港通道、旅客中转办票区,国内、国际指廊的远端分别设有夹层候机厅,解决二层指廊端部近机位数量多而候机座位不足的问题,同时国际指廊的夹层候机厅可兼作隔离候机厅使用。
到一层取行李出机场
T3航站楼一层平面为旅客到港层,主要为国内到达厅、国内行李提取厅、国内迎客厅、国际到达厅、国际到港联检区、国际行李提取厅、国际迎客厅、中转联程手续厅、国内/国际行李分拣区、国内/商务贵宾厅、国际/政务贵宾厅、国内/国际远机位候机厅、商业、餐饮、内部办公、商品货物入口等。国内行李提取厅设6条行李提取转盘并预留3条;国际行李提取厅设2条行李提取转盘并预留1条,入境联检区分别包括检验检疫(设6组柜台,12条通道)、边检(设20条通道)、海关(设10条通道)等各部分检查区域并均配有相关的业务、设备用房。
中转厅设在国内行李提取厅和国际行李提取厅之间,设有国内转国内、国内转国际、国际转国内、国际转国际等多种流程,方便旅客中转的同时整合了多种流程,节约了机场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国际/政务贵宾厅和国内/商务贵宾厅分设主楼南北两侧,均设有贵宾厅专用停车场。相对原初步设计均增加了贵宾厅通往离港大厅办票区和行李提取厅的通道,方便服务人员托运和提取贵宾行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