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县历史沿革2006至今

如题所述

罗江县以罗江而得名。罗江,隶属四川省德阳市,西晋曾设为万安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唐天宝元年,改名罗江。 罗江是先作为江河名而见于隋朝,作为县名则始于唐朝。 西晋时期设万安县于梓潼水尾万安故城,唐朝天宝元年(742年),改万安县为罗江县。 此后1000多年,罗江县管辖范围都在金山、罗江、湔水一带。 清顺治十六年(1659),罗江并入德阳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罗江县,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罗江县再次裁撤,嘉庆七年(1802年)又恢复罗江县。 这段时间,罗江县虽时并时置但全县疆域都比较明确,东西距58里,南北距60里。 罗江置县已有1700年,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罗江县文物旅游具有独特的优势,其重要文物点早已为中外所瞩目。具有历史、艺术、科研价值的文物点200余处。 庞统祠墓,位于罗江县西五公里,古代由秦入蜀都最后一道关隘,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缀连在三国遗踪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南临益州开千里沃野,北望秦岭锁八百连云,东观潼川层峦起伏,西眺岷山银甲皑皑”。祠墓为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庞统中流矢卒后,蜀汉昭烈帝刘备所建。三进四合布局,石木结构(石墙、石柱、石漫、石柱廊、石窗),古朴敦厚、肃穆庄重。依次排列着山门、“龙凤”二师殿、“栖凤”殿、庞统陵墓。祠内存有庞统及诸葛亮雕塑像,历代匾联、碑刻、字画等大量珍贵文物史料。祠墓周围古柏参天、郁郁葱葱、自成方阵,如一块镶嵌在古蜀道上的巨大翡翠。祠墓旁有车辙深邃、长满苔藓的古驿道,有诸葛亮长子诸葛瞻与魏军邓艾浴血奋战尽忠的将台,奇石沟壑、溶洞山泉,堪称蜀汉遗迹之一绝。是怀古揽胜、观赏旅游、休闲娱乐、避暑度假的好去处 民国时期罗江县疆域沿袭清代,无甚变动。 民国29年(1940年)全县辖1个镇14个乡,即:万安镇(今罗江镇和万安乡)、蟠龙乡、御营乡、文星乡、鄢家乡、新盛乡、回龙乡、金山乡、大井乡、慧觉乡、河清乡、宝林乡、略坪乡、白马关乡,直至民国38年(1949年)。 1950年至1984年管辖和隶属关系均有变动,1952年万安镇分置万安乡,从蟠龙乡分置通江乡,从金山乡分置马驰乡和狮子乡,虽其管辖乡镇增多,但范围不变。 1959年,罗江和德阳并县后,又将所辖的河清、宝林两个乡划给安县,其余乡镇均并入德阳县。 1984年,撤销德阳县建立德阳市市中区;1996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德阳市市中区,建立罗江县和德阳市旌阳区;1996年12月10日,罗江县正式挂牌建县。 1997年,由罗江镇析出万安乡。 2000年,罗江县辖14个镇、1个乡。 2004年,罗江县辖14个镇(罗江、略坪、金山、鄢家、蟠龙、德安、新盛、慧觉、御营、文星、大井、回龙、广富、白马关)、1个乡(万安)。 2006年4月1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14号)批准:同意罗江县乡镇行政区划建制由原来的14个镇、1个乡调整为10个镇。具体批复如下: 一、撤销万安乡和大井、广富、回龙、德安4个镇。 二、扩大5个乡镇的行政区域。 将原万安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罗江镇。罗江镇政府驻罗江县城。 将原大井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金山镇。金山镇政府驻金山场。 将原广富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略坪镇。略坪镇政府驻略坪场。 将原回龙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鄢家镇。鄢家镇政府驻鄢家场。 将原德安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新盛镇。新盛镇政府驻新盛场。 三、罗江镇更名为万安镇。文星镇更名为调元镇。

满意请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