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口服缓释剂时应注意哪些因素

如题所述

  1.药物的理化因素
  (1)剂量大小 一般0.5~1.0g的单剂量是口服常规制剂的最大剂量,这也同样适用于缓(控)释制剂。随着制剂技术的发展,目前上市的片剂中有很多已超过此限度。但作为口服制剂,剂量大小不能无限增加。对于大剂量的药物,可采用一次服用多片的方法,以达到有效剂量。此外,对于治疗指数窄的药物还必须考虑服用剂量太大可能会产生安全问题。
  (2)pKa、解离度和水溶性 大多数在体内通过被动转运方式吸收的药物都是弱碱或弱酸,一般说来,非解离型的,脂溶性大的药物易通过脂质生物膜,胃肠道pH值和药物的pKa直接影响药物在胃肠道中的解离程度。由于口服缓(控)释制剂一般需在胃肠道pH改变的环境中释放药物,因此了解pK和吸收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必须研究pH对药物释放过程的影响。
  对于溶解度很小的药物(<0.01mg/ml),其在胃肠道中的吸收速度受溶出速度限制,本身已具有内在的缓释作用。文献报道设计缓(控)释制剂对药物溶解度的要求下限为0.1mg/ml.
  (3)分配系数 药物必须穿过各种生物膜吸收后,才有可能在体内产生治疗作用。胃肠道上皮细胞膜为脂质膜,药物的分配系数决定其能否有效地透过生物膜。分配系数高的药物脂溶性大,这类药物能集中于细胞的脂质膜中,通常能在体内滞留较长时间。分配系数小的药物透过膜较困难,通常生物利用度较差。保持适当的油水分配系数可以得到理想的生物膜透过量。
  (4)稳定性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中要同时经受酸碱的水解和酶降解作用。对于固态药物,其降解速度减慢。因此,对于存在稳定性问题的药物,制剂采用固体状态较好,或者选择其他给药途径。

  2.生物因素
  (1)生物半衰期:对于半衰期很短的药物,要维持足够的缓释作用,每剂量单位的药量必须很大,结果使药物剂型本身增大。一般,半衰期短于1小时的药物不宜制成缓(控)释制剂。半衰期长的药物(t1/2>24h),本身药效已较持久,一般也不采用缓(控),释制剂。
  (2)吸收:制备缓(控)释制剂的目的是控制制剂的释药速度,一般释药速度比吸收速度慢很多。大多数药物及其制剂在胃肠道的运行时间为8~12h,吸收半衰期近似于3~4h.如果药物释放过慢,则药物还未全部释放,制剂已离开吸收部位,造成制剂生物利用度降低。)因此本身吸收速度常数很低的药物,不太适宜制备成缓(控)释制剂。
  如果药物系通过主动转运吸收,或吸收局限于小肠的某一特定部位,则制成缓(控)释制剂不汞,于药物的吸收。如核黄素主要通过主动转运吸收,而且主要在小肠上端吸收,虽然核黄素在多种维生素缓释制剂中存在,但已有人证明其缓释制剂与普通制剂相比并不具备任何优越性。
  (3)代谢:在吸收前有代谢作用的药物,制成缓(控)释制剂生物利用度一般都会降低。因为大多数肠壁酶系统的药物代谢作用具有饱和性,如少量药物持续缓慢地释放到这些部位,酶的作用将使较多量的药物转变成代谢物。如将这类药物设计成缓(控)释制剂会明显降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如果药物能与特定的酶抑制剂共同制成缓(控)释制剂,如左旋多巴与多巴-脱羧酶抑制剂一起制成缓释制剂,可使药物吸收量增加,同时延长其治疗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