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石方工程常用爆破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路基石方工程常用爆破方法有炸药爆破和非爆破施工方法。

目前,爆破仍是破碎岩石最经济、快捷的方法,但爆破过程中,可能产生爆破震动、爆破飞石、有毒气体等有害效应,当这些爆破危害失控时,可能对爆破点周围环境、人员或设备造成影响。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人们越来越关注爆破危害,尤其是当爆破区域距建(构)筑物很近时,为了确保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减少因爆破引起的纠纷,一些施工单位不使用常规的爆破方法,而趋向于应用非爆破开挖的破岩工艺。这些需求也促使人们对非爆破破岩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目前,非爆破的破岩工艺经过了多年的不断研究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与传统爆破方法相比,非爆破方法具有安全性高、噪声小、无污染等优点。

通常情况下,居民住宅小区附近的土石方工程,出于安全考虑,石方部分不宜采用爆破,只能采用非爆破纯机械作业方式进行。如下是一例非爆破石方施工方案:

该土石方平场工程表土部分现已基本清除完毕,剩余均为石方部分。根据工程石方的实际情况,将各类机械安排计划如下:

大功率推土机1台,挖掘机1台,水胀裂器1套。

人员安排计划:每台机械安排2名操作人员。

石方施工计划:大功率推土机推除小块强风化页岩,对大块强风化页岩和砂岩采用水胀裂器胀裂。挖掘机配合大功率推土机和水胀裂器工作,及时清理被胀裂松散后的石方并装车,为提高机械使用效率、加快施工进度打下基础。机械作业按照设计图纸及现场要求,从上到下分层施工,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标高,并做好现场的排水工作。


石方工程水胀裂非爆破施工方法


工期计划:本石方施工计划按照土石方施工总计划进度进行,预计工期10天。为保证在计划工期内顺利完成该工程,随时可以增加机械数量及人员,以满足工期计划的需要。

安全施工:

施工前对各种机械进行安全检查,对各种机械操作人员进行机械技术和安全技术培训,现场听从管理人员指挥,杜绝任何违章操作。

安排专业人员对机械施工范围内的安全进行指挥及管理,严禁任何与工程无关人员进入现场,严禁任何人员靠近机械的作业半径范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1-16
施工常用的爆破方法
(1)概述
隧道爆破通常采用掏槽爆破,即将开挖断面上的炮眼分区布置和分区顺序起爆,逐步扩大完成一次开挖,分区是按照炮眼的位置、作用的不同有三种炮眼:即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这三种炮眼除共同完成一个循环进尺的爆破掘进外,分别各有其作用,因此各有不同的位置、长度、方向、间距的要求。
(2)隧道爆破开挖中的炮眼布置方法
(1)掏槽眼
①掏槽眼的布置,合理布置掏槽眼应掌握好炮眼的三度:深度、密度和斜度,并通过计算确定用药量及放炮顺序等
②掏槽炮的作用,是将开挖面上适当部位先掏出一个小型槽口,以形成新的临空面,为后爆的辅助炮开创更有利的临空面,达到提高爆破效率的作用
③掏槽眼本身只有一个临空面,且受周围岩石的挤压作用,故常需要采用较大的爆药单位消耗K值和较大的装药系数A值,以增大爆破粉碎区,并利用爆炸冲击波及爆炸产物作功,将岩石抛掷出槽口。为保证掏槽炮能有效地将石渣抛出槽口常将掏槽眼比设计掘进进尺加深10—20cm,并采用反向边疆装药和用双雷起爆;   
④槽口尺寸常在1.0~2.5m2之间,要与循环进尺,断面大小和掏槽眼方式相协调。要求掏槽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m;
⑤掏槽方式一般可分为斜眼掏槽和直眼掏槽两大类,斜眼掏槽的优点:可按岩层实际情况选择掏槽方式和掏槽角度,容易把石渣抛出槽口,且掏槽眼数目较小。其缺点是眼浓度受坑道断面尺寸的限制,不便于多台钻机同时钻眼,钻眼方向难掌握准确.
⑥直眼掏槽的优点:便于多机同时钻眼和不受断面尺寸对爆破进尺的限制,适用于深孔爆破,从而为加快掘进速度提拱了有利条件,且掏槽石渣抛掷距离较短。目前现场多采用直眼掏槽。但缺点是其炮眼数目较多,炸药单耗量K值也要加大,炮眼位置和垂直方向要求具有较高的精度,才能保证良好的爆破效果。因地质多变,几种掏槽方式可混合使用。
(2)辅助眼及周边眼布置方法
①辅助眼的作用是进一步扩大槽口体积和爆破量,并逐步接近开挖断面形状,为周边眼创造有利的条件。
②辅助眼的布置主要是指炮眼间正值和最小抵抗线y值的确定,主要根据岩石软硬和药量多少,由工地试验确定。辅助眼应由内向,逐层布置,逐层起爆,逐步接近开挖断面轮廓形状。
③周边眼的作用是一种辅助炮眼,目的是成型作用。周边眼爆破后使坑道断面达到设计的形状和尺寸。周边眼的位置一般是沿着设计轮廓线均匀布置,其炮眼间距和最小抵抗线长度均比辅助眼小,目的是使爆破出坑道的轮廓较为平顺和控制超欠挖量。
④为了保证开挖面平整,辅助眼及周边眼应使其眼底落在同一垂直面上,必要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炮眼的深度。
(3)光面爆破法
(1)概述
光面爆破是通过调整周边眼的各爆破参数,使爆炸先沿各孔的中心连线形成贯通的破裂缝,然后内围岩体裂解,并向临空面方向抛掷。这种爆破在围岩中产生的裂缝较少,使爆破后的岩石表面能按设计轮廓线成型,表面较平顺,超欠挖很小。
光面爆破的技术要求
①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和周边的最小抵抗线。
②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应使用药量沿炮眼全长合理分布,并合理选择炸药品种和装药结构。
③采用周边同时起爆。
(3)光面爆破的分区起爆顺序: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底板眼。辅助眼则应由里向外逐层起爆。
(4)预裂爆破法
预裂爆破法的分区起爆顺序为:周边眼→掏槽眼→辅助眼→底板眼。
(5)毫秒爆破法
1)概述
毫秒爆破其实质是以毫秒雷管严格按一定顺序起爆炸药包组,使爆破前后阶段的时间间隔极其短促,以毫秒计算。爆破产生的岩石破坏作用力(应力波或冲击波)可以叠加,促使岩石易于被炸碎;同时,前后段爆破传递到围岩内部的冲击波又相互干扰和相互抵消,使冲击波对围岩的振动破坏大为减弱。
2)实现毫秒破坏一般有两个方法:一是用毫秒雷管和毫秒起爆器(用延长仪器控制延发时间);另一方法是使用毫秒雷管起爆。
3)装药结构
①正向装药
②反向装药。当炮眼愈深时,反向装药结构的爆破效果愈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