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一个人不肯认错感觉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用什么成语

如题所述

  答案:一意孤行、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死心塌地、独断专行、飞扬跋扈、执迷不悟、夜郎自大、冥顽不灵。

  一意孤行
  yī yì gū xíng
  【解释】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出处】《史记·酷吏列传》:“公卿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结构】主谓式。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行”;不能读作“行列”的hánɡ。

  【辨形】“孤”;不能写作“狐”。

  【近义词】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死心塌地

  【反义词】博采众长、虚怀若谷

  【辨析】~与“独断专行”、“专横跋扈”;都有“不考虑别人意见。办事主观蛮干”的意思。不同在于:(一)“专横跋扈”含有“蛮横、霸道”的意思;语气较重;一般只用于掌权者;~和“独断专行”;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气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应用范围较宽。(二)~和“独断专行”的不同在于一个“断”字。“独断专行”表示“独立作决定和行事”;~本身不含“断”;只含有“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例句】皇上和杨文弱、高起潜虽有意与虏议和,但迫于臣民清议,尚不敢公然~,与虏订城下之盟。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三章

  【英译】act in disregard of other people’s opinions

  【成语故事】西汉时,太尉周亚夫有个属官叫赵禹。此人文笔犀利,廉洁正直。汉武帝对他极为赏识,便任命他为太中大夫,参与制订国家法律。赵禹等人根据汉武帝的旨意,补充和修订了原有的法律条文,以约束办事的官吏。当时许多官员都请赵禹作客赴宴,希望他把法律条文修订得有回旋的余地,可赵禹从不作答回请。后来,赵禹等人决定制定“知罪不举发”和“官吏犯罪上下连坐”等律法,以限制朝廷官员。公卿们知道消息后纷纷去劝说赵禹,要他不要把法律定得太苛刻。谁知赵禹见了携带重礼而来的公卿们时,只是和他们天南地北地乱聊,根本不理会他们的暗示。公卿们见实在说不下去,只好起身告辞。在他们离开前,赵禹又把礼物一一退还给他们。人们这才知道赵禹是个真正廉洁正直的人。有人问赵禹,他是否考虑周围人对他的看法。他回答说:“我这样拒绝好友或宾客的请托,就是为了自己能独立地决定、处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办事,而不受别人的干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26
一意孤行、执迷不悟、夜郎自大
第2个回答  2015-04-26
自以为是 敢做不敢当 冥顽不灵
第3个回答  2015-04-26
自以为是
第4个回答  2015-04-26
刚愎自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