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唐诗初,盛,中,晚四期的发展概况

急~

1、初唐:是齐梁(或梁陈)诗风的延续并渐趋转变的时期。

初唐前期诗歌受南朝齐梁诗风的影响较大,贞观时期聚集在唐太宗周围的宫廷诗人,他们的创作日趋宫廷化、贵族化,多是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齐梁积习犹存。

初唐后期,“四杰”的创作开创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新诗风,在内容题材、审美追求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陈子昂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

2、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高峰,呈现气象恢宏,领域宽阔,成就辉煌的鼎盛局面。

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风格独具的诗人,出现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成就最卓著的两位诗人就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他们达到了浪漫与现实诗歌创作的顶峰。 

3、中唐:部分诗作趋于空虚,而创作主流则走向深化,艺术风格发展多样,有百花争艳之态势。

这一时期作家众多,流派林立。大历至贞元年间出现了韦应物、刘长卿以山水诗为主的诗歌创作、元结、顾况等新乐府先驱的诗歌创作,以及以钱起、卢纶等“大历十才子”和李益的边塞诗创作。

贞元以后出现了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张籍、王建、李绅等人参加的新乐府运动,出现了以韩愈、孟郊为代表追求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还有风格奇谲怪诞的诗人李贺。此外,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创作也都独具独具一格。 

4、晚唐:诗风复变,多刻意雕琢,然在诗的技艺圆熟之中亦另有其可取之处。

晚唐政治形势更加恶化,人民生活更加穷困,现实主义的诗歌传统继续得到承接。在晚唐诗坛上占显要位置的是李商隐和杜牧。他们都具有优国忧民的思想,多感概盛世的不可再来,诗中常出现迟暮黄昏的梦幻情调。

扩展资料

唐诗繁荣的主要原因

(1)社会因素 

唐代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前,国势强大,经济富裕,朝廷百官宴游,多唱诗互和,以为谈佐之乐。而国家的统一,南北交通无阻,文人有机会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激发诗情,诗歌的酬唱流传,蔚成一时的风气。

至于安史之乱后, 藩镇之祸继起,唐室中衰,加以外患日极,以致诗人大多饱历离乱,为其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及刺激文学创作的灵感,郁结之情,正可用诗歌来抒发,也促成唐诗的兴安。

(2)政治因素

唐代几个有权力的皇帝,不仅都爱好音乐,并大加提倡。高宗、武后好乐章,常自制新词,编为乐府。到了玄宗,此风更盛,他自己是诗人、乐师兼优伶,爱好文艺,附庸风雅,对于文艺的发展,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另外唐代以诗取士,于是诗歌一门,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捷径,对加强诗歌技巧的训练和诗歌的普及有重要的作用。 

(3)思想、文化的活跃

唐代的音乐、雕塑、舞蹈、绘画等,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外来的影响,对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有积极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4)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 

诗歌在唐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得到空前的提高,如向达官名流谒求进用、送人出使也用诗。自帝王、贵族、文士、官僚,以致道士、歌妓,均有佳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13
唐诗的发展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1]
初唐是唐诗的开创时期。唐初诗坛承袭齐梁的浮靡诗风,流行宫体诗,能够摆脱宫体诗浮靡诗风影响的诗人是王绩,他推崇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诗歌风格,主要描写田园风光和个人的田园生活,诗风疏淡质朴。
“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他们的主要贡献是破坏和改造了宫体诗,奠定了五律,发展了七言歌行。继“四杰”之后使律诗定型的两位诗人是沈佺期和宋之问。
唐代第一个举起诗歌革新大旗的作家是陈子昂。他推崇汉魏古诗,提倡“汉魏风骨”、“风雅兴寄”,他以复古为革新,扫除了宫体诗的浮靡诗风,端正了唐诗的发展方向,为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2]
盛唐诗歌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盛唐的两大诗歌流派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派的重要诗人还有王昌龄、王翰、王之涣、李颀、崔颢等。李白和杜甫是盛唐双峰并峙的大诗人,他们的诗歌代表了唐诗乃至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和称“吴中四士”。

[3]
中唐前期诗歌创作处于低潮,后期重有出现繁荣景象。唐代宗大历年间在诗坛享有盛名的十位诗人合称“大历十才子”。中唐前期元结、顾况注重反映现实民生,是杜甫开创的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到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中间的过渡性诗人。中唐前期的刘长卿和韦应物以山水诗见称,是王维、孟浩然的余绪;卢纶、李益的边塞诗,是高适、岑参的余绪。中唐后期的两大诗派是新乐府派和韩孟诗派。 中唐新乐府运动,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一批诗人,自觉发扬杜甫的写实精神,从生活源泉中觅取诗材,写下了大量赋咏新题材、运用新语言、标以新诗题的乐府诗,掀起了一场新乐府运动,新乐府运动的中坚诗人还有张籍、王建、李绅等。 韩孟诗派与新乐府派几乎同时出现,以韩愈、孟郊为代表。他们标榜“陈言务去”,尚古拙,求奇险,艺术上避熟就生,因难见巧,刻意求新,形成奇崛险怪的风格特色。在两大诗派之外,能够独树一帜,成就较突出的诗人有刘禹锡、柳宗元、李贺等。

[4]
晚唐是唐诗的夕阳返照时期。诗坛的整体状况是感伤气息浓重,雕琢风气盛行。晚唐前期极负盛名的诗人是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他们也是晚唐最有成就的诗人。晚唐后期出现了以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发扬中唐新乐府派的创作精神,注重反映社会民生,但艺术成就不高。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唐诗的发展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1]
初唐是唐诗的开创时期。唐初诗坛承袭齐梁的浮靡诗风,流行宫体诗,能够摆脱宫体诗浮靡诗风影响的诗人是王绩,他推崇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和诗歌风格,主要描写田园风光和个人的田园生活,诗风疏淡质朴。
“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诗人,他们的主要贡献是破坏和改造了宫体诗,奠定了五律,发展了七言歌行。继“四杰”之后使律诗定型的两位诗人是沈佺期和宋之问。
唐代第一个举起诗歌革新大旗的作家是陈子昂。他推崇汉魏古诗,提倡“汉魏风骨”、“风雅兴寄”,他以复古为革新,扫除了宫体诗的浮靡诗风,端正了唐诗的发展方向,为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2]
盛唐诗歌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盛唐的两大诗歌流派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派的重要诗人还有王昌龄、王翰、王之涣、李颀、崔颢等。李白和杜甫是盛唐双峰并峙的大诗人,他们的诗歌代表了唐诗乃至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和称“吴中四士”。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6-12-16
唐.诗人好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