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姓卢的名人

如题

卢氏名人
  卢承庆,字子馀,是幽州琢人。父赤松,为隋河东令,与高祖雅故。闻兵兴,迎见霍邑,拜行台兵部郎中。承庆美仪矩,博学而才,少袭爵。贞观初为秦州参军,入奏军事,太宗伟其辩,擢考功员外郎,累迁民部侍郎。帝问历代户版,承庆叙夏商至周隋增损曲折,引据该详,帝嗟赏。俄兼检校兵部侍郎,知五品选,辞曰:“选事在尚书,臣掌之,为出位。”帝不许曰:“朕信卿,卿何不自信?”历雍州别驾、尚书左丞,高宗永徽时,坐事贬简州司马,阅岁改洪州长史。帝将幸汝汤泉,故拜汝州刺史。显庆四年,以度支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坐调非法,免。俄拜润州刺史,以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卒,临终诫其子曰:“死生至理,犹朝有暮。吾死敛以常服,晦朔无荐牲,葬勿卜日,器用陶漆,棺而木椁,坟高可识,碑志著官号年月,无用虚文。”赠幽州都督,谥曰定。初,承庆典选校百官,有一官督漕运,遭风失米,承庆考之曰:“监运损粮,考中下。” 其人容色自若,无言而退。承庆重其雅量,改注曰:“非力所及,考中中。”既无喜容,亦无愧词。承庆嘉之,又改曰:“宠辱不惊,考中上。”其能著人善,类此。� (——《新唐书·卢承庆传》)
  卢怀慎(?—716),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西南)人,武则天时任监察御史,后历任侍御史、御史大夫,玄宗开元元年(713)为宰相。卢怀慎自知才能不如另一宰相姚崇,因此凡事避让,在任期间的政绩只在于荐贤举能,任宰相三年后病故。卢怀慎为官廉洁,家无储蓄,门无遮帘,饮食无肉,妻儿饥寒,生活得很贫穷。他是唐代比较清廉的一位宰相。卢怀慎的儿子卢奂在广州作太守时,不为当地的奇珍异宝所动,能保持清廉节操,也受到当时人的称赞。
  卢荫溥(1760 ---1839),字南石,山东德州人。乾隆四十六年(1781)中进士,六十年(1795)被任为提督河南学政。嘉庆六年(1801),被任为军机处章京。十八年(1813),为兵部左侍郎、右侍郎,户部左侍郎,十九年(1814)任国史馆副总裁。二十年(1815)转任刑事部左侍郎。二十二年(1817)任礼部尚书兼国史馆总裁。不久,调为兵部尚书兼署刑部尚书。此时卢荫溥五十八岁,可谓年富力强。嘉庆皇帝认为他“实心任事”,特加太子少保之衔。后又调为户部尚书兼吏部尚书。二十五年(1820)秋,嘉庆皇帝驾崩,卢荫溥因撰写遗诏不慎将皇帝的诞生地写错了,而降品五级,但仍留任原职。旋即调为工部尚书。
  道光元年(1821)卢荫溥任吏部尚书兼顺天府府尹。接着,道光皇帝以“职任较繁”为由罢了他的军机大臣之职,不久又借口他在工部尚书任内“失察”,将其降四级留任。十年(1730),卢荫溥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之衔。十一年(1831)十一月,充文渊阁领阁事。十三年(1833)三月,卢荫溥请求退休,道光皇帝以大学士加太子太保,食全俸,准其奏请。
  道光十九年(1839),卢荫溥被晋加太子太傅之衔。不久,卢荫溥病卒。
  卢荫溥一生,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从政五十多年,历任军机大臣、吏、户、礼、兵、刑、工各部尚书,并多次奉诏出使,按事决狱,“勤劳懋著”,“专心职守”、“殚心竭力”、“老成练达”,实为清朝中期的“股肱”、“耳目”之臣。
  卢氏在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史籍中明确记载有468人,其中宰相8人,尚书13人,刺史89人,太守15人,侍郎12人,将军7人,御史17人,常侍17人。44人封爵,其中封公20人,封侯8人,封伯9人。秦代有卢生,被秦始皇派往东海求神仙药,不获被坑杀。博士卢敖,曾避难隐于庐山。卢植,东汉时任尚书,其子卢毓,三国时任魏司空。卢毓子卢钦任晋尚书仆射。卢毓子卢廷任晋侍中尚书。卢廷子卢志任晋中书监。卢志子卢湛为东晋文学家。卢湛孙卢邈任范阳太守。卢邈子卢玄任北魏中书侍郎,封固安宣侯。卢玄子卢度世任青州刺史。
  卢氏在魏晋、南北朝时成为四大姓,和崔、王、谢姓并称。郡望为范阳,聚众较多,社会声望极高。后周时雷姓因和卢声相近,改为卢姓。还有西汉卢绾封为燕王。东汉卢芳被匈奴单于立为帝。东晋时卢盾任广州刺史。北周时卢辩任大将军。隋代诗人卢思道。
  隋末有农民起义首领卢明月,部下40万人,自称无上王。唐代有8人任宰相(卢承庆、卢怀慎、卢翰、卢迈、卢杞、卢商、卢携、卢光启)。唐初诗人卢照邻为四杰之一。还有诗人卢纶、卢仝(茶仙)。画家卢鸿、卢耕伽。宋代梁山好汉卢俊义。元代卢世荣任右承相。文学家卢挚。明代大破倭冠的将领卢镗。文学家卢木冉 。抗清英雄卢象升。清代校勘学家卢文弓召。礼部尚书卢荫溥。封缰大吏卢坤曾将英国侵略者军舰驱逐出虎门。近现代拼音文字提倡者卢戆章。北洋军阀卢永祥。民族资本家卢作孚。国民党起义将领卢汉等。
  卢姓人不断迁移,最早到台湾的是清朝初期广东省镇平县白渡堡柳下村的卢齐登。康熙年间卢云广入垦台北。以后闽、粤卢氏入台人数不断增多,现在是台湾的第39大姓。近代以来,卢姓有些人走出国门,到海外开拓新的事业,分布于新加坡、杲马来西亚等国家,有的还当了该国的大官和总统,如泰国曼谷市长卢金河、韩国的卢泰愚、卢武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6
 卢作俘
  卢作俘,著名爱国实业家,其创办的民生轮船公司控制着长江航运,卢作孚先生在北碚从事中国乡村建设实验。每一个民族工业者都应该知道这个人。
  武汉会战的时候,1938年6月,应该是这个时间吧,南京沦陷,国民党迁都重庆,但经济和政治中心还是留在了武汉。此时中国工业命脉全部留在了武汉,主要是指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人员。从武汉到宜昌的水路运输非民生公司莫属,但当所有机器设备到达宜昌之后,发生的事情感动了中国每一个人。
  宜昌到重庆的水路经过三峡,滩多流急,并且不能用大船运。大概是11月份物资和人员到了宜昌,大概仅剩40天时间有足够的水位过船到重庆,40天后水位下降就不可能运大型机械了。卢作俘到宜昌的第二天就召集代表开会,拟订了几乎不可能的运输计划,仅有的运力24条船,有22条属于民生公司。从宜昌到重庆当时的上水速度是4天,然后划分到丰都等沿路的各个地段,分段运输,避免日本的轰。宜昌当地聚集的几十万难民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脉,在40天内,全部运输完毕,其间调用民间运力小船3000多条次,卢作俘的民生公司损失船只16艘,死伤人员1800多名。在此期间油价是平时的200倍,煤价是平时的500倍,但卢作俘给出的运输价格是50多块一吨,而外国船只的价格是他的100多倍。
  作为民族工业的佼佼者,应该是富有的,但是卢作俘刚刚上任的时候工资每月30块,后来也只有100多块,而一个普通的船长工资是100多块。他是中国唯一一个没有钱的富翁吧。在此次运输中,跑宜昌到重庆前段的船员薪水是平时的三倍,后段的是两倍。卢作俘的员工在40天的撤退中没有一个人逃避,即使每天有死有伤,也没有能动摇他们的信心。重庆之所以能成为后来的军工、工业重心,不得不感激卢作俘吧!
  研究二战的人都听说过墩刻尔克撤退吧,英国皇家海军动用所有运力,用了10天时间,冒着德军的轰炸,把盟军被困在比利时墩刻尔克的30多万人全部撤离回英国。卢作俘在中国的‘墩刻尔克’大撤退也是我国绝不仅有的,他把中国民族工业保存了下来,以致到1940年左右我国的军火基本自给自足,工业蓬勃发展。
  
  和日本人斗,把日本赶出长江航运,倒贴着钱干。。。。。。。
  
  大撤退时全厂职工没有请假的。冒着轰炸运难民,不然那次中国惨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06
卢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