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管理学生?

如题所述

1.对好学生,要严厉 鼓励 那他们会感到你想给他们学好 觉得你是个好老师
2.对中等学生,不能因为他们成绩很稳定就冷淡下来 不怎么管他们。你要经常关注 照顾他们 而且最好多给他们分担些职责 职位 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学习中等你们不管他们而学习渐渐退步
3.对于那些差生 也就是在班里面跳的 爱打架的 爱违纪的 最好是先鼓励他们学习 如果他们还是学不进 至少要多多向他们看 多管他们一点 和他们谈条件 多管教(这个管教是不要让他们犯错,即使他们真的不想学了 你和他们说只要不违纪就不怎么管你们 但是在平常还是要坚持不断的鼓励着他们学习点)最好是分配给他们其中的一个人(看着像带头的那种 给他当班长 这样会有效的管理你的班级 他们也会随之安分下来)

以上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建议 希望对你有帮助 但是在管理的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 这就需要你在这过程中学会解决了 加油 希望你能当个好班主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10
先是了解一下这些学生都是一些什么兴趣的。然后针对这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动了,这自然就是会听你的话啦。
第2个回答  2012-09-10
老师首先要公平 谁学习好,又有组织能力才能当班级干部 希望你可以当好班主任
第3个回答  2012-09-10
1.不要用敲打讲桌的方式平息教室内的喧闹声或提起学生的反感。 2.不要因一点小事就生气地离开教室。你的离开会令个别学生幸灾乐祸,却使大部分学生感到冤屈。你的责任是教育学生,是规范学生行为,而不是丢下学生不管。 3.不要用大声吼叫的方式批评学生。吼叫不仅不能增强批评的力度和效果,反而会让学生感到你的无奈、无能。让学生服气的不是大嗓门,而是大胸怀、大气度,是透彻感人的说理和亲切平和的人文关怀。 4.不要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甚至羞辱学生。这样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会让学生在同学中被孤立,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问题。 5.不要在学生犯错误时动不动就通知家长。一旦将学生所犯的错误告知家长,学生的心理底线往往就被冲破了。一般来说,通知家长的频率越高,教育的效果越差。 6.不要在批评学生时翻旧账。成长中的学生犯错误在所难免。如果你的“账本”上老是记着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并且时不时地翻出来,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7.不要用过激的言辞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过分夸大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会让学生把握不准自己行为的尺度和标准,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矫正意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批评才最有说服力。 8.不要在饮酒后批评学生。酒精的作用会让你情绪冲动,说过头话,做过头事。 9.不要从窗外或后门窥视学生。这会让学生产生隐私被揭穿、人格被侵犯的感觉,从而失去对你的信任,甚至对你产生厌恶心理。 10.不要在甲学生面前大谈乙学生的不是。因为甲学生极可能很快就把你的话传给乙学生,甚至在班里散布,这既会对乙学生造成伤害,又会使乙学生对你产生抵触甚至反感情绪。 11.不要用轻蔑的言辞或表情对待学生。老师是学生的精神依靠,老师的态度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把标尺。轻蔑不仅会伤害学生的感情,而且会使学生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12.不要把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不能单凭学习成绩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因为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也多种多样,不恰当地分等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抑制学生的发展。 13.不要在批评学生时涉及学生的生理缺陷或家庭背景。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14.不要把不良情绪带到课堂。更不要因工作或生活上不顺心而把怨气迁怒到学生身上。学生不是你的出气筒,而是需要你关心、爱护的对象。 15.不要在学生面前指责甚至诋毁其他教师。你的不当言论不仅会损毁其他教师的形象,也会损毁你自身的形象,还会对学生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16.不要在与学生谈话时目光游移、心不在焉。这样做会让学生产生“老师并不在意我”“老师不尊重我”的失落感、自卑感。 17.不要忽视学生的任何闪光点。学生有进步或有优秀表现时,要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在学生心目中,来自老师的表扬是自我价值的最佳体现。 18.不要迁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小过错。因为品质的培养比学习成绩的提高更重要。成绩好的学生本来就有一种优越感,老师的迁就不仅不利于培养其良好习惯,还容易助长他们的一些不良习气。
第4个回答  2012-09-10
以身作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