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中,网民规模、结构特征怎么样?

如题所述

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提升

2022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速、数字适老化及信息无障碍服务持续完善,推动我国网民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较2021年12月新增网民191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4.4%,较2021年12月提升1.4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10.47亿,较2021年12月新增手机网民1785万,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6%。

农村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

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农村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一是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强化。二是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广泛应用,助力农村数字化转型升级。三是农村电商快速发展,打通城乡消费循环。截至2022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93亿,占网民整体的27.9%;城镇网民规模为7.58亿,占网民整体的72.1%,较2021年12月增长1039万。

截至2022年6月,我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82.9%,较2021年12月提升1.6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8.8%,较2021年12月提升1.2个百分点。

老年群体是非网民的主要群体

截至2022年6月,我国非网民规模为3.62亿,较2021年12月减少1966万。从地区来看,我国非网民仍以农村地区为主,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41.2%,高于全国农村人口比例5.9个百分点。从年龄来看,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是非网民的主要群体。截至2022年6月,我国60岁及以上非网民群体占非网民总体的比例为41.6%,较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高出22.5个百分点。

——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11
截至 2012 年 6 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 5.3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39.9%。在普及率达到约四成的同时,中国网民增长速度延续了自 2011 年以来放缓的趋势,2012 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 2450 万,普及率提升 1.6 个百分点

截至 2012 年 6 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 3.88 亿,较 2011 年底增加了约 3270 万人,网民中用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的 69.3%提升至 72.2%。 手机网民上一波的快速增长周期在 2010 年上半年结束,从 2011 年下半年开始,手机网民的增速重新出现回升势头,终端的普及和上网应用的创新是新一轮增长的重要刺激因素。当前,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移动上网应用出现创新热潮,同时手机价格不断走低,“千元智能机”的出现大幅降低了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门槛,从而促成了普通手机用户向手机上网用户的转化。

截至 2012 年 6 月底,中国网民中男性占比为 55.0%,比女性高出 10 个百分点。近年来中国网民性别比例保持基本稳定。

随着中国网民增长空间逐步向中年和老年人群转移,中国网民中 40 岁以上人群比重逐渐上升,截至 2012 年 6 月底,该群体比重为 17.7%,比 2011 年底上升 1.5 个百分点。其他年龄段人群占比则相对稳定或略有下降。

网民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的趋势在 2012 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小学及以下、初中学历人群占比均有上升,其中初中学历人群升幅较为明显,显示出互联网在该人群中渗透速度较快。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中网民占比基本饱和,上升空间有限。

网民职业中,学生占比为 28.6%,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比较历年数据,与网民年龄结构变化相对应,学生群体占比基本呈现出连年下降的趋势
网民中月收入(注)在 3000 元以上的人群占比提升明显,达 26.0%, 比 2011 年底提高了3.7 个百分点。
注:指可支配收入,其中学生收入包括家庭提供的生活费、勤工俭学工资、奖学金及其它收入,农民收入包括子女提供的生活费、农业生产收入、政府补贴等收入,无业、下岗、失业群体收入包括子女给的生活费、政府救济、补贴、抚恤金、低保等,退休人员收入包括子女提供的生活费、退休金等。

截至 2012 年 6 月底,农村网民规模为 1.46 亿,比 2011 年底增加 1464 万,占整体网民比例为 27.1%,相比 2011 年底略有回升。

更详细的请看http://www.bcok.net/industry705.html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网民规模与结构特征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