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鲜和北朝鲜是怎么演变成今天的韩国和朝鲜的,

如题所述

在朝鲜内战爆发前,南北之间就不断发生武装冲突。除了边境上的冲突之外,北方政权还在南方发动游击战争。但边境冲突和游击战争显然不足以引来美国的注意,这时南北两方的首领都在观察和试探美国政府的态度。
永无休止的冲突甚至引起了右翼的内部分裂,连组织代议制右翼政府的希望都日渐黯淡。坚持民族主义或温和立场的右翼相继被排斥,最后登场的是以李承晚为首脑的右翼政府。依靠军警统治的李承晚政府,前途显然并不明朗。但对美国政府而言,在放弃这个陆上据点前,唯一可做的就是提供经济援助。
虚弱不堪的李承晚政府十分理解自己的处境,其自救的计划就是在美国势力撤退前,挑起南北之间的内战,以获得争取大国干涉和援助的机会。尽管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武装,以至于南方兵力弱于北方,但李承晚政府继续推动对北方的进攻。对李承晚而言,进攻北方的计划在军事上是自取灭亡的盲动,但在政治上未必不是柳暗花明的机会。
  对南方的左翼分子而言,这仅仅是黑暗年代的开始。早在内战之前,南方政府军和右翼武装在追剿游击队时,就常常在农村中滥用暴行,甚至将其视为一种常规的战斗手段。随着内战的爆发,政治暴行迅速蔓延,其中南方政府扮演了策划和执行的角色。
  在内战之前,美国军政府的政策激化了南方的左右翼冲突。最后李承晚得到军政府支持,上台组织右翼政府,对左翼势力发动镇压,将大批政治犯投入监狱。与此同时,李承晚政府在境内建立警察体制,以“国民辅导联盟”的名义对政治异议分子进行监视。由于政府规定了定量标准,在警察机关的强迫下,许多并无政治意识的人违心地加入“国民辅导联盟”。
  内战爆发时,被拘禁的政治犯约有三万人,“国民辅导联盟”的成员更多。开战之后,政府担心这些囚犯被北方政权解放,并成为后者的支持者。在政府的命令下,军警在各地分散处决了其中绝大多数人,这是内战时期对左翼分子最大规模的镇压。
除此之外,右翼武装的暴行在南方十分普遍。北方军队南下期间,同样实行了大规模政治迫害,其中部分原因是对南方政府的报复和回击。随着战局的一波三折,政治暴行在交战双方的阵营中不可抑制地泛滥开来。
  李承晚政府的镇压和败退几乎是同时的,在北方军队的进攻下,这个政府的命运一度岌岌可危。美国政府经过短暂犹豫之后,终于决定直接参战。

“韩国军队准备用机关枪射杀3500名政治犯,美军将领刚开始还有点犹豫,但后来出于防止他们加入敌方阵营的考虑还是同意了……”这是1950年发生在朝
鲜战争中的一幕。美联社根据美国档案局的解密档案报道称,在朝鲜战争初期的数周内,韩国军队和警察曾经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对左翼人士及其同情者进行残忍的
“大屠杀”,遭杀戮人数至少10万,美国不仅坐视不理,甚至为其掩盖罪行。
李承晚的冒险得到了报偿,避免了右翼政府的垮台。经过内战的拉锯,右翼政府在半岛南方的地位终于巩固。这个政府的政治机器和意识形态,都在内战中得到了极大的飞跃。在冷战意识形态的背景下,右翼政府得以抹去先前的恶名,从叛国的殖民地精英,一变而为国家正统和自由的卫士。
许多早年在日本殖民部队服役的军人,借内战的机会在新政府中飞黄腾达。在李承晚去职后,开始了朴正熙将军统治的十八年。这位被认为领导了韩国现代化运动的军人,正是在日本殖民部队中开始自己的军事生涯的。
朝鲜战争到后期,中美已经达成停战协议后,李承晚依然坚持不肯退让,反对签订停战协定,要单独打下去,同时其代表也退出了谈判。他让下属发表声明,反对这个协议,自己也多次出面声言:“将继续单独战斗,直到达到目的为止”,“不能接受如同对韩国宣告死刑的停战协定”。
美国知道李承晚的地位是靠战争支撑的,但美国不能因为李承晚而陷入战争的泥潭。于是,美国人不理会李承晚的态度。他们不参加谈判,美国人就单独参加。中朝方也知道美国有决定权,也就接受了美国人单独谈判的现实。
正在双方准备签字事宜时,李承晚再次出来捣乱了。他指令军队扣留了在沧山、马山、釜山、尚武台四个战俘营,以就地释放为名,强行扣留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2.7万余人,并把他们中的许多人强行编到南朝鲜军队中去。
李承晚单方面处理战俘的事件传到北京,毛泽东十分愤怒,指出:停战签字必须推迟,推迟至何时为宜,要看情况发展才能做出决定,再歼灭万余南朝鲜军极为必要。
彭德怀就在朝鲜前线对打击李承晚军队的战役进行布置,志愿军司令部针对李承晚军队,调动重兵,准备从6月25日起,在宽达200余公里的正面开始此次作战,重创李承晚军队主力,特别是重创其主力第二军和首都师。这就是著名的金城战役。
通过金城战役,美国政府认识到朝中方面在战场上已有了绝对的主动权,在谈判中是不会让步的,如果不就此通过谈判结束战争的话,美国就会长期陷入朝鲜战争,这将严重损害美国的全球政治利益。但是,他们还不能抛弃李承晚。保留李承晚及其军事实力,可以抗拒中朝军队,也能够为美国挽回面子。
他们制定了一个既要停战又要支持李承晚的“两全之策”,一方面派助理国务卿罗伯逊到汉城同李承晚谈判,再次实行安抚;另一方面在板门店向中朝方做出保证。罗伯逊与李承晚谈判后,李承晚并不放心,因为罗伯逊只是一个助理国务卿。
不得已,艾森豪威尔只能亲自出面了,他在6月27日致李承晚的一份私人电报中答应说:不愿遣返的朝鲜战俘将被转移至非军事区;美国不能够单方面为政治会议规定一个时间限制,但是如果在90天之中一事无成的话,美国将会“考虑”退出的问题;美国将给予李承晚所要求的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美国将愿意谈判一项双边防备条约。 李承晚接到电报后,明白自己的政治利益已经得到了,韩国仍然可以存在,便召见罗伯逊,向他表示:“总统满足了我的所有要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06
甲午战争后,日本侵略朝鲜半岛,对它长达进行了45年的殖民统治,1945年日本战败,朝鲜半岛光复,随即美国对苏联提议根据38线为界,分区治理,由此南北方分别由美苏管制,南方实行资本主义,北边走上了社会主义。1948年在美国的支持下,李承晚成立了大韩民国,金日成逼于无奈才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总的来说南北朝鲜变成今天这样都是冷战的原因,美苏在自己的管制区内大肆屠杀异己,扶持支持自己的党派,许多爱国者因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最终却还是没有阻止朝鲜半岛的分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