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的载流量怎么计算

如题所述

电缆载流量与导线截面积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计算也较复杂。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导线的载流量,比较方便。载流量是在规定条件下,导体能够连续承载而不致使其稳定温度超过规定值的最大电流。

导线截面积(mm2)与载流量(A)的粗略倍数关系常用铝芯导线标称截面积与载流量的粗略关系如下:

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关系口诀及解释

一、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积的倍数关系

10下五,100上二截面积在10mm2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积数值的5倍。截面积100mm2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积数值的2倍。

25、35,四、三界截面积为25mm2与35mm2的,载流量在4倍和3倍的分界处。

70、95,两倍半截面积为70mm2、95mm2的,载流量为截面积的2.5倍。

穿管、温度,八、九折对于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计算后的载流量要打八折;若环境温度超过25℃,计算后要打九折;若即穿管敷设,温度又超过25℃,则打八折后再打九折,或简单按一次打七折计算。

裸线加一半对于裸铝线的载流量,计算后再加一半。这是指相同截面积裸铝线与铝芯绝缘线比较,载流量可加大一半。

例如,对裸铝线载流量的计算:当截面积为16mm2时,载流量为16×4×1.5=96A,若在高温下,则载流量为16×4×1.5×0.9=86.4A。

二、铜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积的倍数关系

铜线升级算将铜导线的截面积按截面积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例如,截面积为35mm2裸铜线,环境温度为25℃,载流量的计算为:升级为50mm2裸铝线即得50×3×1.5=225A。误差说明: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导线载流量随截面积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比如截面积25mm2和35mm2是4倍与3倍的分界处,25mm2属4倍的范围,它按口诀算为100A,但按手册为97A;而35mm2则相反,按口诀算为105A,但查表为117A。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不大。

三、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

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件来确定的。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²。<关键点>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²,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²。

如:2.5 mm² 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²=20A ,4mm²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4×8A/mm²=32A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02
电缆载流量: 电缆载流量是指一条电缆线路在输送电能时所通过的电流量,在热稳定条件下,当电缆导体达到长期允许工作温度时的电缆载流量称为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1)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由表5 3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 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16×5、 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 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 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意思是在穿管敷设两根、三根、四根电线的情况下,其载流量分别是电工口决计算载流量(单根敷设)的80%、70%、60%。
根据电流选择电缆)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1. 口诀 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
10下五,100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说明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安)不是直接指出的,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为此将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排列如下: 1、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口诀第一部分
(1)第一句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按截面的倍数来计算。口诀中的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如下: 1~10 16、25 35、50 70、95 120以上 〉 〉 〉 〉 〉 五倍 四倍 三倍 二倍半 二倍 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口诀“10下五”是指截面在10以下,载流量都是截面数值的五倍。“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的载流量是截面数值的二倍。截面为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这就是口诀“25、35,四三界”。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 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例如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为不大于25℃时的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6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安; 当截面为15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300安; 当截面为70平方毫米时,算得载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它按口诀算为100安,但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算为105安,但查表为117安。不过这对使用的影响并不大。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可略为超过105安便更准确了。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始端,实际便不止五倍(最大可达到 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电流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般只标12安。
口诀第二部分
(2)后面三句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计算后,再打八折;若环境温度超过25℃,计算后再打九折,若既穿管敷设,温度又超过25℃,则打八折后再打九折,或简单按一次打七折计算。 关于环境温度,按规定是指夏天最热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实际上,温度是变动的,一般情况下,它影响导线载流并不很大。因此,只对某些温车间或较热地区超过25℃较多时,才考虑打折扣。 例如对铝心绝缘线在不同条件下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10平方毫米穿管时,则载流量为10×5×0.8═40安;若为高温,则载流量为10×5×0.9═45安;若是穿管又高温,则载流量为10×5×0.7═35安。
口诀第三部分
(3)对于裸铝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裸线加一半”即计算后再加一半。这是指同样截面裸铝线与铝芯绝缘线比较,载流量可加大一半。 例如对裸铝线载流量的计算: 当截面为16平方毫米时,则载流量为16×4×1.5═96安,若在高温下,则载流量为16×4×1.5×0.9=86.4安。
口诀第四部分
(4)对于铜导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的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 例如截面为35平方毫米裸铜线环境温度为25℃,载流量的计算为:按升级为50平方毫米裸铝线即得50×3×1.5=225安. 对于电缆,口诀中没有介绍。一般直接埋地的高压电缆,大体上可直接采用第一句口诀中的有关倍数计算。比如35平方毫米高压铠装铝芯电缆埋地敷设的载流量为35×3=105安。95平方毫米的约为95×2.5≈238安。 三相四线制中的零线截面,通常选为相线截面的1/2左右。当然也不得小于按机械强度要求所允许的最小截面。在单相线路中,由于零线和相线所通过的负荷电流相同,因此零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相同。
第2个回答  2012-09-02
电缆的载流量取决于其外部绝缘材料的软化温度,如果是聚氯乙烯,其软化温度较低,所以电机载流量就低,而绝缘材料如果是交联聚乙烯,其软化温度较高,电缆的载流量就高一些。对于具体的某一种电缆,民间有一些口诀用来记忆其载流量,但是如果是泛泛地针对各种绝缘材料的电缆,就不能用一种口诀来计算了。电缆的载流量是电缆制造厂根据国家规定的、针对各种不同绝缘材料确定的电缆线芯最高运行温度,从实验中得到的。如果要得到准确的各种电缆载流量,必须向电缆厂家要其生产电缆的载流量表。至于电缆在穿管、埋地、电缆桥架以及各种环境温度中的载流量折算系数,请见火力发电厂电缆敷设设计规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9-05
电缆的载流量没有计算公式,只可估算个大概,其载流量与铺设方式、环境温度等相关。比如说多根电缆铺设在一起、桥架铺设、电缆沟的铺设等待。建议你网上下载个电缆载流量一览表或者找本电缆样本资料(一般卖电缆的供应商都会有的,看载流量时其一般是在40摄氏度在得出的结果)。再买本工具书,根据公式来换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