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与宰相的区别

如题所述

内阁,是政府高级官员代表政府各部门商议政策的组织。就中国古代历史来说,明、清最高官署名。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罢中书省,设“四辅官”,不久又罢。十五年(公元1382年)仿宋代制度,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太子,品秩都是正五品。明成祖即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仁宗时,任用杨士奇、杨荣为华盖殿、谨身殿大学士,权力加重。明世宗时,改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将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地位大大提高。明代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有宰相之权。清代沿置,天聪年间,设内三院;顺治年间改称内阁。以大学士分兼殿、阁之衔。乾隆年间,规定三殿、三阁大学士之制。但因实权掌握在满洲贵族手中,内阁职权低落,参预重要政务的人多由皇帝指定,不一定是内阁成员。军机处成立后,实权集中到军机处,内阁徒有虚名,仅成为传达皇帝谕旨、公布文告的机关。但名义上仍为清代最高级之官署。清末仿行君主立宪制,设责任内阁,以旧内阁与军机处合并为最高国务机关。北洋军阀时期改称国务院,习惯上仍称内阁,其成员称阁。明朝内阁制度是在明朝永乐时期建立的。内阁制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皇帝秘书性质的机构,但很快到了大明宣德朝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虽有大明正统朝末年的反复,但到了大明成化、弘治朝之际,内阁制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大明正德朝浪漫好战,却因为有杨廷和等阁老主撑内阁未成大乱,经过大明嘉靖、隆庆朝的发展,大明万历朝早期应该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而内阁首辅变成为实际上的宰相。

宰相,有时又称丞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的意思是主宰,商朝时为管理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但只有辽代以其为正式官名,其它各代所指官名与职权广狭则不同,而且名目繁多。

在明朝之前,宰相这个职务随着朝代不同,有不同的称呼,宰相,丞相,左右丞相等等,是朝廷最高官员,一直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后皇帝以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阁职渐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

简单来说,内阁是一个组织,而宰相是一个官职,不过也有一种说法,说明朝的腐败就是因为废除宰相制度,使得官员和皇权的平衡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打破,原本以宰相为首的官员即使遇上昏庸的皇帝,至少能当上宰相的大都不是白痴,所以即使皇帝不靠谱,因为宰相的存在,国家不会太混乱,但是废除宰相制度之后,只能指望遇上好皇帝,但是好皇帝是千载难逢的,所以明朝中后期,宦官当权,极其腐败,皇帝被蒙蔽,甚至都没有可以制衡朝政的存在,不过这只是一种说法,也是我八卦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9-14
内阁在中国只有明朝的时候才有,除了皇帝以外的最高权力机关。宰相是百官之首,自古就有皇权和相权之争。我现在给你说明区别。首先内阁是个机构,如同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明朝是没有宰相的,百官之首是内阁首辅。内阁首辅之下还有几位次辅,和皇帝一起形成了最高决策机构。在明朝的实际中,内阁权力其实比宰相还大些。主要是内阁有一个权力叫:“封还”百官的奏折皇帝过目后,会在奏折上写上怎么处理,这叫"披红"然后批过红的奏折就下发到内阁,研究执行。但是拿到内阁首辅和几个次辅一看,觉得皇帝办得不妥,就会干脆把折子退回去,这就叫“封还”不但给你封还了,还给皇帝写点皇帝陛下你该怎么怎么处理这个事。气死皇帝的。在万历朝有个案件叫“争国本”就是内阁权力体现最好的例子。你可以去看看。宰相呢,其实在中国最后宰相的结局是很悲剧的,明朝太祖就废了宰相,清朝设了军机处。在历史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就是皇帝的帮手,皇帝势强。宰相就不吃香了。
第2个回答  2012-09-14
明朝内阁不是中央的行政或决策机构,只是一个临时的为皇帝服务的内侍机构,能够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宰相执掌行政大权,制约皇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9-14
宰相是领导,内阁是各个部门。宰相是领导内阁成员完成任务。
第4个回答  2012-09-14
明朝朱元璋,朱棣父子俩,性格强硬,控制能力强,事必躬亲,不想用宰相制约自己的权利,因此,取消了宰相,只留下一个内阁,类似于秘书处的单位

但是,明朝后来的皇帝就比较懒了,不愿意事必躬亲,也没那么强势,于是,慢慢的,内阁就演变为实权部门,等同于宰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