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题所述

美术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点应该说是非常广泛的:1、在美术教学的学科教学目标中,美术教学就拥有思想教育的内涵,这是我国教育体制和课程标准所决定的。2、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也同样是美育的重要问题,在美术专业教学中,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优秀民族美术,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3、美术教学活动中,从学习态度、学习精神方面着手,可以达到个人生活素质教育的目标,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品格修养、乐观心态等方面给予锻炼。4、、美术具有审美功能,学校美术教育也是审美教育的组成部分,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懂得是非美丑好恶,所以,要充分利用优美的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基础,以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增强培养学生正义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5、美术教学活动中,除知识的传授外,学习方法和思想、技能的操作和实践均需要言传身教,从一举一动的点滴事抓起。通过教学,留心相关苗头、重点培育,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反复训练;习惯形成时,要及时检查和评价;具体如卫生习惯,做画的行为表现等等,于细微处见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风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25
对于思想品德正处于形成和发展初期的儿童,不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是否注重德育渗透,这方面的渗透总是或多或少地作用于儿童。特别是美术学科,由于它与丰富的直观形象直接关联,因而涵养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方面面的道德关系、情感关系、认知关系、行为关系而使该学科的德育渗透更为广泛、具体。美术教师本人也必然会有意、无意地从思想品德、情感、行为上对学生产生影响。问题在于,这种教育和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对儿童的思想品德及身心发展、对社会是有益的或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即使是一个思想品德修养良好的教师,如果没有把握好德育的度,不能正确的运用教育原则和方法,这种教育的结果,往往不仅是无益的,更有可能是有害的。从教学的具体实践出发,我们试图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途径和方法进行讨论。
我们的讨论是建立在以下几个原则的基础上:
1、美术教学不是从属于德育的,它有自身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教学中决不可喧宾夺主。只能是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渗透这种教育,使美术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不能生搬硬套。教师应握准德育切入的位置、内容和时间的长短。
2、教师应以身作则,言行表率。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受到的各种品质、言行、意志的培养,都是通过老师来进行的。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引导,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儿童而言是学习的一个窗口,必然引发他们十分的关注。教师要特别注重自我教育与提高自己的修养,建树良好的榜样形象。
3、德育渗透要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儿童的心理状况、生活实践及其对真、善、美的朴素的认识基础,联系身边发生的各种现象,将德育渗透巧妙地融合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他们是一个整体,不能将它们割裂对立,并要遵照循序渐进和刺激学习兴趣的原则,以生动、形象的正面引导为主,注重培养儿童的基本道德品质、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发展健康的人格精神为目标。
整体的归纳美术教学的活动过程,主要是欣赏和观察、创作和训练两大阶段,它们的德育渗透有相互联系的一面,也各有所长。我们可以分别从这两大块具体谈谈德育渗透的介入内容和方法:
一、欣赏和观察
1、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材中主要集中在欣赏课中。但是,其他的课中也含有一定比例的欣赏成分。小学美术课中,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儿童的艺术情趣,使儿童初步了解美术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方法,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扩大艺术视野。其中的德育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从传统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中陶冶爱国主义情操。许多欣赏作品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精神,注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审美理想,便于学生了解祖国丰富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优良的艺术传统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对学生起了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如雕塑中 的秦皇陵兵马俑,工艺美术中《岳飞像》(竹编),建筑艺术中的北京故宫建筑群等,作品强烈的民族精神对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2)从我国现代的优秀美术作品中了解我国革命战争期间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所反映出的优良革命传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特别是反映历史上和当代的爱国主义人物、民族英雄和无私奉献的劳动者的作品是十分好的教育素材。如《贫农的儿子》、《母亲》等绘画作品,通过教师分析画中人物的特点及艺术特色,阐述他们的优秀事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他们坚强的意志和对党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信念,也使学生知道胜利的果实、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而更珍惜今日的时光,热爱生命,为建设祖国的未来而好好学习。
(3)理解只有劳动和实践才能产生美。通过民间艺术和工艺欣赏课的教学,展示一些优秀的手工艺术品的图片和实物。如刺绣、竹编、小雕塑等等,让学生了解只有在劳动中才能产生智慧,人只有靠双手不断的实践才有收获,劳动人民就是以自己的实践和智慧创造出精美的艺术品。从而培养了儿童精益求精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美术创作习惯,健康的审美情趣,也提高了对美的感受力。
(4)从反映儿童题材和动物、花卉题材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中感受人类对和平、友谊、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如方国雄的《和平》、吴作人的《骆驼》、林风眠《大红花》等等,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和联想,或采用某种形式强烈的表达了这些愿望和追求,也反映了画家们对生活的深刻的观察和体验,了解艺术家对艺术………

学业无忧家教网为您整理,详情请看 http://www.xueyewuyou.com/study/article.php?articleid=224
第2个回答  2015-09-25
这个比较难,需要教师有很好的沟通功底。在教绘画的同时穿插绘画内容的引导,最好是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自己去寻找道德类的绘画。这是最好的。其次是绘画内容是道德类的,加上自己的语言包装,让孩子记住,边画边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