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按埋藏方式可分为哪几类?

如题所述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不同,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上层滞水:埋藏在离地表不深、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一般分布不广,呈季节性变化,雨季出现,干旱季节消失,其动态变化与气候、水文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

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潜水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一般埋藏在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孔隙及坚硬基岩风化壳的裂隙、溶洞内。

承压水:埋藏并充满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承压水受静水压;补给区与分布区不一致;动态变化不显著;承压水不具有潜水那样的自由水面,所以它的运动方式不是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由流动,而是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以水交替的形式进行运动。

扩展资料:

地下水,就存在于土壤和岩石的缝隙里面,也有一些地下河以及地下湖,其实它们都是地下水。在往地上泼水的时候,会发现水会很快的渗透到地里面,地表上面只留下一些浅浅的痕迹而已,到了后来,这些痕迹可能也会蒸发掉。

这些水所渗透的地方,其实就是地下,因为土壤是有一些颗粒形成的,所以这一些颗粒是可以吸收表面的水分,在自然界之中,是不存在以些不含水的岩石的。

地下水的水源,主要来自于天空之中了,天空中的大气降水,也就是造成地下水的主要原因。这一些水会从地表慢慢的是渗入到里面,然后在合适的条件下,就储存在了岩层的里面,慢慢的也就越积越多,形成了地下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地下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8

根据地下埋藏条件的不同,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

上层滞水:是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使下渗的大气降水停留在浅层的岩石裂缝或沉积层中所形成的蓄水体。

潜水是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水,通常所见到的地下水多半是潜水。当地下水流出地面时就形成泉。潜水存在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面、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它主要由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

承压水(自流水)是埋藏较深的、赋存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它承受压力,当上覆的隔水层被凿穿时,水能从钻孔上升或喷出。

扩展资料:

地下水的危机现状:

1、过度开采导致水资源短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地下水开发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地下水开发不断向“深”、“广”发展,这有效保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但在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地下水超采越来越严重,普遍出现地下水水位连年下降的情况,并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地下水降落漏斗。

2、过度开采导致城市地面下沉。

过度开采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地下水降落漏斗,会导致地基不稳,加剧城市地面沉降。而地面沉降已成为当今突出的世界性地质灾害,会造成地面水平面降低、城市内涝、污水倒灌,南方部分城市一下雨就“看海”也与此有关;

还可能导致建筑物开裂、地下管网系统破裂,破坏桥梁和道路交通设施,危及民众生命安全和城市发展。

参开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下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22

根据地下埋藏条件的不同,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

1、上层滞水是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使下渗的大气降水停留在浅层的岩石裂缝或沉积层中所形成的蓄水体。

2、潜水是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水,通常所见到的地下水多半是潜水。当地下水流出地面时就形成泉。潜水存在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面、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它主要由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

3、承压水(自流水)是埋藏较深的、赋存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它承受压力,当上覆的隔水层被凿穿时,水能从钻孔上升或喷出。

扩展资料:

地下水其他分类方式

1、按起源不同,可将地下水分为渗入水、凝结水、初生水和埋藏水。

2、按矿化程度不同,可分为淡水、微咸水、咸水、盐水、卤水。

3、按含水层性质分类,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4、按元素含量,可分为低碘水、高氟水、高砷水和高铁水。

5、依据地下水的赋存、分布状态分类地下水类型划分为平原—盆地地下水、黄土地区地下水、岩溶地区地下水和基岩山区地下水四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下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3
  根据地下埋藏条件的不同,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大类。
  上层滞水:是由于局部的隔水作用,使下渗的大气降水停留在浅层的岩石裂缝或沉积层中所形成的蓄水体。
  潜水是埋藏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地下水,通常所见到的地下水多半是潜水。当地下水流出地面时就形成泉。潜水存在于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面、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它主要由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
  承压水(自流水)是埋藏较深的、赋存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地下水。承压水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它承受压力,当上覆的隔水层被凿穿时,水能从钻孔上升或喷出。按含水空隙的类型,地下水又被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这种地下水往往具有较大的水压力,特别是当上下两个隔水层呈倾斜状时,隔层中的水体要承受更大的水压力。当井或钻孔穿过上层顶板时,强大的压力就会使水体喷涌而出,形成自流水。
  
第4个回答  2012-11-15
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
按赋存介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按形成机理可分为溶滤水、沉积水和内生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