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2008雪灾的资料,越详细越好!包括诗朗诵,歌曲等一些

包括诗朗诵,歌曲,详细状况等一些,多多益善

2008年春节晚会上抗雪灾的诗

(一)

雪,
你在我们即将过年的这个月里,
无休止地下起来了。
你本是美丽的化身,你营造的景象
本是天地奇观,
然而,在这年关,面对五十年一遇的你,
有多少人还想把你欣赏?
你成了魔鬼,我们看到你面目狰狞,
露出獠牙,在空中狂舞,
在你的覆盖下,世界是多么的刺眼。
你与低温、坚冰、冻雨一起狼狈为奸,
你们吞噬着我们的温暖,
阻断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压塌了许多输电铁塔,
冻爆了维持我们生命的水管。

(二)
雪,
你为什么下在我们回家的路上?
又为什么没有停止的迹象?

我们千里迢迢在外打了一年的工,
风雨中日夜排队买了票,如今
却因为你被堵在车站、公路。
我们寒冷,就只有相互依靠;
我们饥饿,但血汗钱怎舍得多花一分?
而寒冷和饥饿又有何谓?
我们最需要的是能回到久别的家中,
见到年迈的父母,见到年幼的儿女,
他们正在翘首企盼。
可是好几天来,望望家的方向茫茫一片,
我们双眉紧锁,愁肠万千。

雪啊,
你是下在了我们的心头呀!

(三)
我是一名警察,
险情就是命令。
风雪中正是最需要我们的时候,
公路上,车辆堵成了长龙,
我得去疏导交通,伸出援手。
有车抛锚了,来,让我帮忙推一把;
困在路上的司机、旅客朋友,
让我给你们送上一壶热水。
漫漫寒夜,我们在用警灯
托起整个城市的光明。
我成了雪人,我要与这风雪斗一斗!

我是一名战士,
人民正在遭难,抢险救灾的责任
重于泰山。我们的将军来到一线指挥,
我们挥锹铲除路面的积雪、冰层,
脸上分不清是雪水还是汗水。
野战帐篷里,热汽腾腾,
我们在给路上的人们蒸馒头,熬热粥。
寒风刺骨,疲惫不堪,
但我们一心只想赶快把
棉衣、棉被、食品、药品给灾区人民
送去!

我是一名电力职工,
输电线路、高架铁塔经受不住
积雪、冰冻的重压,倒塌了,断裂了,
全城停电,十万火急,
我们步履艰难,爬上高山抢修,
攀登铁塔除冰保电,随时
准备以身殉职,
我们的五名战友在抗击冰雪中
壮烈而去。

我是一名车站、高速公路附近的百姓,
天寒地冰,被困在车站、公路上的人们,都是
我的兄弟姐妹。
我煮好了姜汤,烧了热饭,
给他们送去。
我吃的一点苦比起他们所受的苦又算得了什么?
能为战胜这场雪灾尽一点微薄之力,
我无怨无悔。

(四)

“一定把大家送回家过春节”,
“通路、保电、安民”,
爱心可以融冰,
总理两度来到我们身边,
来到车站,来到车厢里,
来到农贸市场,来到烈士家属跟前,
把他的沉甸甸的暖暖的关怀亲自
带给我们。
总书记穿上我们的工作服下到矿井,
鼓舞我们多产电煤。

坚持!奉献!决战!
我们风雪同舟,众志成城,一定
夺取抗灾救灾的全面胜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3-30
一、对当地经济的影响

当地交通中断,产品、原材料运输受阻,生产处于停滞状态,大大影响当地的GDP。

煤电运输受阻,电厂停产、半停产,使电力输送的地方生产受直接影响。

电力中断,生产停顿。对于那些连续性的生产,带来巨量损失,比如石化、化工、造纸等连续生产行业。

道路修复,电线及线杆、线塔,车辆等物品的直接损失,蔬菜、瓜果、粮食的损失。

人员伤亡。

按照年生产10个月计算,这次灾害相当于完全停产大约30天,对我国GDP的直接影响=30/300 = 10%。

世界银行估计我国2008年GDP大约10%,那么受学灾影响,GDP大约要降低到9%左右。

民政部:2008年雪灾已造成111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
针对这次雨雪冰冻灾害,社会各界捐赠款物(含物资折扣)累计约11.95亿元,其中,民政部直接接受和经民政部协调直接捐赠给灾区的款物有8581万元,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其他各地红十字会接收款物1.37亿元,中华慈善总会接收款物4510万元,中国扶贫基金会接收款物3345万元,湖南等7个重灾省份接收款物8.93亿元。

08年保险业研究报告:雪灾赔付影响有限 将催生巨灾保险

投资要点:
截止2月10日的赔付支出为10.4亿元,预估总赔付在50-85亿元之间,我们估计在70亿元左右。较低的投保率避免了保险公司在这场雪灾中的赔付劫难,受灾重点领域农业险赔付只占目前总赔付的4%,而车险赔付占比高达45%,这与交强险实施以来较高的车险投保率密切相关。
采用整体市场份额估算,以70亿总赔付为基数,则预计雪灾对中国财险、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的EPS影响分别-0.25、-0.10和-0.09元;按50亿预估赔付计算,则影响分别为-0.20、-0.08和-0.07元;若按85亿预估赔付计算,则影响分别为-0.34、-0.13、-0.12元。由于中国财险在重灾区的市场份额要比整体市场份额高,而太保和平安在重灾区的市场份额要低于其整体市场份额,因此平安和太保的实际影响可能更小。
此次雪灾可能导致巨灾保险在中国的诞生。巨灾保险固然可以壮大整个财产保险行业的规模和力量,但其蕴含的巨大风险和赔付金额,对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我国保险业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们相信政府在巨灾保险的体系设计中,将充分考虑到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因此,我们认为这次雪灾是中国保险业(特别是产险)发展的一个正向推动力量。
1.雪灾赔付:车险占主导
保监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月10日,保险业共接到雨雪灾害保险报案80.34万件,已付赔款10.4亿元。其中,财产保险已付赔款9.75亿元,人身保险已付赔款6500万元。其中,机动车辆险赔付居首位,赔付4.67亿,占45%,其次为企财险及建工险,赔付3.74亿,占36%。
从地区来看,受灾最严重的前11个地区占雪灾赔付的86%,其中湖北和湖南分别占19%和14%,其次为贵州、江西、安徽,占比均在7%以上。
根据初步估计,这次雪灾的总赔付在50-85亿元之间,我们估计在70亿元左右。
2.低投保率导致雪灾赔付有限
根据湖北、贵州、安徽、河南、江西、江苏、四川、广西公布的各保险公司保费数据,我们计算了中国财险、太保产险、平安产险在重灾区的市场份额,发现中国财险在重灾区的市场份额要比整体市场份额高,而太保和平安在重灾区的市场份额要低于其整体市场份额。
按重灾区市场份额计算,截止2月10日的总赔付10.4亿中,中国财险、太保和平安的赔付支出约为5.17亿、1.11亿和0.98亿。若按整体市场份额计算,则三者的赔付分别为:4.61亿、1.22亿和1.12亿。由于中国财险公布的赔付支出4.49亿比较接近按整体市场份额计算的金额,我们采用整体市场份额的方法估计各保险公司的雪灾赔付。
以70亿总赔付为基数,我们估算出雪灾对中国财险、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的EPS影响分别-0.25、-0.10和-0.09元,按截止2月10日的10.40亿元赔付支出计算,雪灾对中国财险、中国太保和中国平安的EPS影响分别为-0.04、-0.02、-0.02元;按50亿预估赔付计算,则影响分别为-0.20、-0.08和-0.07元;若按85亿预估赔付计算,则影响分别为-0.34、-0.13、-0.12元。
上述计算并未考虑再保因素,再保赔款可以减轻雪灾对业绩的影响。不过,我国保险公司的保费分出比率并不大,再保补偿也不会很高。
3.一次雪灾催生一个巨灾保险?
3.1.雪灾凸显保险覆盖严重不足
根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月12日,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已造成107人死亡,8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151.2万人。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未含工矿企业损失)。
截至同一天,保险业共接到雨雪灾害保险报案85.1万件,已付赔款10.4亿元。这一数字,占到灾害造成的整个经济损失的比例不足1%。即使按预估的50亿来计算,这一比例也不到5%,况且,这些损失赔偿中有一部分还属于"超常规"的赔付。
由此可见,我国的保险覆盖率还相当之低,事实上,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只有56美元和2.8%,而国际平均水平已经达到了512美元和4.2%。
当然,低投保率,也是视情况而定的。2006年下半年,我国开始实施交强险,从而大大提高了车险的投保率,在此次雪灾赔付中,机动车辆损失也得到了较好的补偿,获得赔付4.67亿,占总赔付的45%(截止2月10日);与此相反的是,作为本次受灾的重点领域农业,由于投保率极低,获得的保险赔付仅4014万元,其中还包括能繁母猪保险的赔付3187万元,只占总赔付的4%。
投保率低,一方面反映了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还很小,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还有限;另一方面,也使保险公司躲过了这场赔付劫难。
3.2.巨灾保险:福兮?祸兮?
保险在巨灾补偿中的轻微作用引起了保险业界及相关部门的反思,由此产生的政策行动是: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如何建立巨灾保险体系,如何建立和积累巨灾保险基金,并拟向国务院提交这一方案,在政府的主导下建立起我国的巨灾风险机制。一次雪灾,导致了一场保险普及教育,或许还将产生一个巨灾保险,果真如此,对保险业的发展影响深远,财产保险将继交强险之后再跃上一个新台阶。
巨灾保险的出台,固然可以壮大整个财产保险行业的规模和力量,但也可能给财产保险公司的业绩带来很大的冲击。巨灾风险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其风险分摊需要历经多年的纵向积累,给保险公司带来的赔付也是惊人的,如何应对巨灾风险,对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我国保险业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是福是祸,要看巨灾保险体系如何设计了。我们认为,中国产险业要发展成熟,巨灾保险是绕不过去的,在体系的设计中,政府将会充分考虑到保险业的发展现状。因此,我们相信这次雪灾应该是中国保险业(特别是产险)发展的一个正向推动力量。
第2个回答  2008-03-30
反思雪灾:
不可否认,这次雨雪灾害来得“太突然”,一下子席卷大半个中国。各式灾害后果不胜枚举,能源供应紧张、交通格局恶化。大部分返乡旅客滞留甚至被困途中,少数地方水电暂停,民众缺衣少粮,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危害。此时又逢春运,更大大加剧了应对雪灾的难度。目前,因灾死亡60人,倒塌房屋22.3万间,损害房屋86.2万间,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到了537.9亿元。显然,瑞雪成了名副其实的天灾。 其实,之所以造成这样严重的危害,是因为政府的应急体系不设防。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灾害,也有人的因素。如果我们能够吸取以往灾害的经验教训,或者借鉴别国的经验,那么事情也不至于严重到这种地步。说到底,主要是我们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完善的自然灾害应急机制。需要反思的地方确实太多。
首先,雪灾预报系统还有待加强和完善。我们的雪灾预报未能引起各方的高度警惕,并及早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更没有形成联动与合力机制。多数人甚至是某些政府官员对其就像对待普通的天气预报一样,未能发挥真正的预报作用。这有宣传不到位的原因,而气象部门只是一个人的战斗,没有和电力、交通等部门真正建立联手机制,共同对此类紧急情况进行预测和监测,不便于及早防范。这需要我们加以完善。
其次,应建立健全跨地区之间的综合协调应急机制,增强应对公共危机能力。在此次抗灾初始,不少部门都是孤军奋战,没有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局面,导致行动缓慢。这场雪灾已成为一场严重的公共危机事件。
再次,应重视应对大雪、暴雨等各种自然灾难的教育,培养公民的自救和互助意识,增强自身抵御灾害的能力。目前,由于公民应对自然灾难的自救和抵御能力不高,增加了政府的应急难度。
最后,还有待于建立和完善民间重特大灾害救助机构,作为政府服务资源的补充,配合政府部门工作。在本次雪灾中,我们几乎没有看到民间救助活动的场景,事实上,在我国类似的民间救助机构相当匮乏,以至于一旦发生严重灾害现象,我们只看到政府忙前忙后的身影,同时在不少人看来,这是政府的职责而袖手旁观,当然乐于无私奉献和有爱心的也有人在,但由于组织资源匮乏难以形成合力,发挥最大优势服务于灾区群众。
做到了“防患于未然”,也许可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和减少不少损失,抗击起来也简单些,还可以大大降低抗灾成本。显然,灾前防范比灾后抗击重要。事已至此,亡羊补牢。这正是需要我们弥补的工作。

这次发生在中国南方的雨雪冰冻天气,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灾害。交通运输、供电、通讯、人民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中国南方冰冻缘何酿成如此灾害?主要原因是南北气候差异、南方相对薄弱的“防寒机制”。此次冰雪灾害也提醒习惯温暖湿润的南方省份,需要在各个方面建立有效的“防寒机制”,这样才能在今后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中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发端于本月中旬的雨雪天气,一发而不可收,席卷和漫卷了我国中东部以及南方地区。来自权威部门的消息显示,湖南、湖北等部分地区正遭遇50年以来最严重的雪灾影响,截至27日民政部统计,雪灾已造成湖南、湖北、贵州、安徽等14省区约6000万人受灾,已紧急转移安置32.5万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3.4亿元。
毋庸置疑,一场又一场大雪,给我们上了一堂沉重的课。面对猝不及防的天灾,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有很多。其实,放眼国外,发达国家发生雪灾天气亦很常见,《环球时报》2005年12月12日曾经报道了美、德等国应对雪灾的举措,我们不妨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其一,建立完善的雪灾预报系统。2005年12月,一场暴风雪光临美国东北部。早在12月3日,美国气象部门就发出“灾难性天气”的警告。在纽约市,各大报纸和电视广播提醒市民“今晚大雪将下15厘米,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帮助老人和学生等体质较弱者做好防寒准备”。同时,政府向市民公布了御寒指南。当年11月,德国也普降大雪,虽然受灾范围很广,但损失却不大。究其因,应先归功于德国完善的雪灾预报系统———德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成立了由气象、电力、交通等部门组成的雪灾防治中心,对强降雪灾害及其他紧急情况进行预测和监测。
其二,建立完备的应对灾害体系。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在小学就开设专门的课程教育孩子如何应对大雪、暴雨等各种自然灾害。这样一来,民众在应对恶劣天气的过程中就不再单纯处于等待救援的被动状态,而知道如何进行自救和相互救助,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以2005年美国东北部暴雪为例,尽管雪灾造成15万户停电,但由于人们早就做好准备,家中储藏了防寒物资,因此并未对人们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同时,由于暴雪灾害预报发布时间较早,许多城市的公共交通、环卫部门紧急行动起来。新泽西州交通局准备了600辆扫雪车,并准备随时再雇1100辆车,该州还准备了15万吨除雪剂,并在大雪到来前开始往道路上撒。
与之比较,我国的应急机制往往暴露出迟缓化、被动化、淡薄化的缺点。尤其是应急机制往往局限在政府层面上,公民既不能及时了解情况,也缺乏积极的应对之策。同时,我们在抗灾设施的配备上,也往往缺乏未雨绸缪的意识,比如有的地方缺少扫雪设备和物资。
其三,建立必要的惩戒体系。为防“雪后大堵车”,德国法律规定,如果大雪后车主敢把车辆停靠在主要街道两旁阻碍交通的,就将面临数百欧元罚款,同时还得自掏腰包支付拖车费用。在美国一些城市,市政府要求房主必须在雪停后的第二天中午前把雪清扫干净,否则初犯者将被罚100美元,如果一个冬季被罚三次,还将面临90天的监禁。在我们这里,有些人却发灾难财,比如,在某地,出租车司机漫天要价,基本不再打表,平日“3元起步”,现在是按人头拼车,市内每人10元起。有的地方,蜡烛价格上涨10倍,菜价报复性增长……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减灾中心主任王昂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和那些老牌的发达国家相比,在应对灾害的经验和能力储备上,确实还有不小的差距。拥挤的社会在灾害面前的脆弱性还是中国的一个软肋,这场大雪也再次证实了这一点。知耻而后勇,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多向先进国家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经验。古人早就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面对一次又一次血的教训,我们不能总以“30年难遇、50年难遇天气”来自我开脱,要建立必需的制度保障,要完善机制架构,要真正怀有危机意识,方能未雨绸缪、谋定后动,把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西藏川藏公路中断400人被困

1月23日起,西藏出现了大范围强降雪天气。23日,山南地区错那县降了24.8毫米的大暴雪,积雪深度32厘米,超过历史同期极值7.3毫米。24日下午,因积雪造成国道318线交通阻断,经过10个小时的抢修,目前已基本恢复通车。但积雪还没有彻底清除,冰雪路段多,通行不便。

西藏暴雪致川藏公路一度中断,23日前后,川藏公路然乌沟段因此被大雪完全覆盖,爆发十余处小型雪崩,交通中断,90多辆车、400余人被困途中。经抢险,25日全部脱离险境。

江西庐山16年来最严重冰冻

各地普遍出现冬季雨雪恶劣天气,包括昌九、昌樟等全省多条高速公路相继关闭,造成部分路段车辆滞留通行受阻。

庐山也出现入冬以来最明显的降温、冰冻、大雪过程,电线结冰最大直径8.4cm.结冰之重、维持时间之长是自1992年来最严重的。庐山路面结冰严重,多条供电线路损坏。

安徽岳西部分乡镇积雪半米

16个市发生雪灾,受灾人口340多万人,倒塌房屋5144间。其中121个乡镇交通中断,51个乡镇供电中断,40个乡镇通信中断。六安、安庆、池州、黄山、巢湖等市受灾严重。

12日以来,安徽省连续发生3起降雪天气。目前,沿淮淮北积雪厚度10厘米以上,大别山区25厘米以上,岳西、霍山部分乡镇最深达50厘米。

贵州凯里 全城停电8小时一盒蜡烛50元

■灾民故事

●贵州凯里:城区停水,没水洗菜吃鸡蛋

在贵州凯里,市区所有主次干道乃至小街巷道路全部凝冻,全城变成了一座“冰城”。昨天上午11点开始,包括市区在内,凯里地区全面停电,直到下午5时才陆续恢复。

此次大面积停电给市民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据凯里市民罗先生介绍,这次停电使许多单位不能正常上班,一些重要数据、资料等无法收发;通讯出现了信号中断或者联系不畅等状况。由于照明、取暖受到影响,蜡烛、木炭、燃煤等生活用品畅销,个别商户借机涨价,特别是蜡烛,一盒装是10根,有些地方居然要价50元。

此外,停电还造成了城区多处停水,由于没有水洗菜,很多家庭昨天都主要以鸡蛋、面条等为主食,一来比较方便,二来也节省水。

贵阳:空调管里结冰,砸碎再开空调

即使是身处贵州省城贵阳,持续了十多天的低温也让市民们感到不便。陈先生一家居住在金阳新区的一个大型小区。从1月13日起,持续的低温冻雨天气让小区处在冰封状态,地面积起厚厚一层冰,窗户外面是一尺多长的冰棱。每天上午,陈先生要把空调管里的冰砸开,才能把家里的空调打开。

除非必要,否则陈先生一家都蜗居在家。每天下午,天气稍好,陈先生“踏着小碎步”出门买菜。由于运输困难,这里的蔬菜肉类价格普遍上涨,瘦肉已经涨到18元一斤。蔬菜基本都被冻坏,而且买回来必须要放到冰箱里“保温”,以免结冰。1月22日,他家的桶装饮用水喝光了,送水公司就在小区门口,但由于路滑,工作人员也无法将水送到,送水公司干脆关门谢客。不得已,陈先生一家又重新烧开水喝。

●四川绵阳:持续停电,村民半夜挑谷碾米

林德容家住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上新乡高运柏村。他告诉记者,截至昨日,当地已整整下了一周大雪。从去年12月下旬开始当地就开始停电,“天天停电,每天凌晨两点才开始有电,到早晨七八点钟就又停了”。1月16日到20日,当地连续停了四天电,许多人的手机都没有办法使用。当地对外通信几乎中断。

连续停电使村里的米面加工房无法正常使用,村民们碾米成了难题。“半夜两点,电一来,大家就挑着稻谷去加工房,但有的时候刚走到半路,就又停电了。”他说,他们家的米也吃光了,前后跑了三趟。昨天凌晨两点多钟,电一来,他就挑着稻谷赶到加工房,刚刚碾好大米就又停电了。

●湖南衡阳:道路中断,步行回家

昨天早晨6时许,30岁的王解成到达衡阳站。当他准备乘坐往祁东的班车时,发现车站里已经挤满了旅客―――因为雨雪天气,当地交通受到影响,大量旅客滞留在车站里。

从衡阳到祁东约有50公里的路程。最后,王解成找到了两个同一方向的旅客,他们以每人200元的价格,包了一辆出租车回家。但刚刚走出衡阳10多公里就停住了―――因为路面结冰,一辆大货车翻倒在路面上,阻断了交通。等了半个多小时,交通还没有恢复。王解成决定步行回家,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搭上一辆回祁东县的汽车,回到了家中。

前天下午,在广州工作的王先生带上一包特殊的年货―――100根蜡烛回家了。王先生的老家在湖南邵阳。因为冰雪天气影响,当地近来持续停电,蜡烛在当地成了紧俏商品。所以他特地买了100根蜡烛带回家

cctv
岁末年初,冬日丽阳播洒北方大地,残雪下湿润的泥土里轰隆隆正喷勃新春生机。再过两天,便是农历“立春”了,然而,即将过去的这个冬天,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注定非同寻常:它的令人惊诧和令人感动注定难忘。

连续的暴雪冰冻,在本该草长莺飞柳绿花红的南方轮番肆虐。——铁路中断:车厢里,车站外,数十万旅客滞留,眼巴巴遥望故乡的爹娘;——公路阻断:几万辆满载着救灾物质的车辆雪阻前路……发达的现代咨询里,每天都传送着令人揪心的消息。灾区,煤、电、油、运全面紧张,数以亿计的当地群众和打工者,忍受着灾难带来的寒冷和折磨。

灾难,以其无情的方式又一次锻打着中华民族方见健壮的筋骨。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总理,几经周折来到了灾区现场,站在受难的人民中间。那神情,那语气,让在场的和电视机前的人们禁不住潸然泪下。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总书记头顶矿灯,脚踏雨靴,行走在大同的矿井之下。其急迫之意,使山西的煤矿工人恨不能变成千手观音,刹那间将温暖和光明播洒人间。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全国各地紧急动员起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古老中华民族的多难灵魂,从来不缺失魔鬼的搓揉,而即便是凤凰涅磐式的重生,也只会使她变得更加美丽而强壮!

南方雪灾过后我们应该得到什么收获
有人说,今次的大雪灾并不大,只是车站上、路途间滞留的人多了一点,是被媒体放大了,但这种放大体现了人性,人本的理念,是一种进步。对此,我基本同意。

也有人说,这场雪灾是因为有人犯了天条,惹了天怒,飞起了玉龙千百万,并举例说,看看受灾的这些省份,几乎都是近几年贪官腐败极其嚣张的地区,有的贪官竟然养了126个情妇!这种所见,其阐述的事例倒有一点像真的!看一看,这里的贪官确实多哦!但是,天怒应该惩罚贪官,实不应该为难老百姓的吧!

不过,这里面所包含的一点确实是我们今天就应该做的:对此次大雪灾应该马上给以反思。所以我要问:大雪灾后我们应该得到什么收获?

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够从这次雪灾得到收益,那么这次雪灾就是一个好事!

首先从经济上说。本次雪灾暴露了我们的经济布局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从空间来说存在着十分严重的问题:过分集中在沿海地区。这不是经济发展的问题,而是政策给予方面导致在布局上产生的问题。这种布局存在以下三点问题:其一,如果发生战事、灾难,整个经济就可能很容易陷入瘫痪。其二,加大了空间上的贫富差距,容易产生大的国内矛盾。其三,增加了人力成本,而这些成本又是由本来就处于社会弱势一方的农民工来承担,这很不合理!无意中又增加了矛盾。我认为,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厂子的布局模式很有参考价值,它在今天可以起到:其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其二,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其次从社会机制上说。本次雪灾政治上收获民心是必定的,中国共产党本来就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党。而且中国人有一个毛病,也可以说是特点,平时看上去一片散沙的样子,偶尔还来一点内斗什么的,可是一到了面对灾难,一定会众志成城。这些不多言。下面要说的是,今次的大雪灾从19日发生时,似乎并不很严重,为什么却一下之变得很严重了呢?原因很清楚,并非就是天气突然恶劣的无法抵挡。而是我们应急反应太慢了!但我们意识到严重性的时候,已经晚了!回忆一下就会明白,当初,我们应对这场雪难时,只有铁路、高速公路和供电局在单打独斗,这个时候很多人包括铁路、高速公路和供电局大概也是这么想的:这是咱们业内的事。地方政府及其其他部门几乎没有参与。这时候,就暴露了社会机制上的问题:

第一,谁应当在第一时间内作出最快速反应。

第二,谁来协调。

第三,在商业化的今天,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是一种什么关系。

第四,应急灾害(难)时候,谁都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

第五,民众自身应当怎么样做?
第六,除了政府,谁还应当自觉主动地参与救灾?我们的有关的民间组织是否太少了?我们是否应当加强民众的自我管理能力?

这六个问题是我们必须思考和必须马上解决的很小的大问题!

其三,我要从军事上来说。其实,面对雪难,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军事问题。当然不是想是否又是美国或者是哪个敌人向中国发动的一场气象战争,至少,现在我还不知道会有哪一个国家会有这样的实力。但是,我想到了两点:第一,如果此时或者在重大的灾难时发生了战事会是什么样子,我很难想象!不从前面的经济上说,就单从军事上说,如此应对灾难很难叫人乐观。其实,一个战事,可能就是一个细节决定最终的胜负的,甲午海战如果清军的大炮将日本的海军部长的乘舰击沉而不仅仅是击伤,也许日本会向中国称臣;如果希特勒的铁甲大军不是突遇暴风雪,也可能苏联早40年就消亡了,世界格局就不会是今天的样子——当然,这也关乎国运和正义与非正义。我在这里说的就是,这种灾难我说它大,主要就是从军事上说的,若此时发生战事,那将是很要命的!第二,我要说的是部队截止今日,已经出动了20万人次救灾。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就此种灾难,应该是人人都应当奋勇上阵。但是,我觉得,首先应当是消防队员上,消防队员他应当不仅仅使灭火的,而应当是消灾的。其次应当是武警,再次应当是警察,再其次应当是民间组织,政府应当是组织者和协调者。这里也就是牵扯到了上述所论的第二点的社会机制上的责任问题。我们国家应该是没有国民卫队这样的守卫国土的部队编制,但是,像救灾这样的事情,除了在极其特殊的时间,是绝不可以动用正规军的,因为他们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不知道此次参战的部队是哪一类,只是从画面上看到有预备役师。当然,我是小民,也是多虑了,可能各种责任政府已经分清了,谁该做什么事也很恰当的调配了,某在此只是不知者无罪的拳拳之心吧。

其四,我要从学术上说。这次雪难来临之前,那些气象学家高谈阔论什么今年是暖冬,还是少有的暖冬。直到两天前中央台上那气象学家还在狡辩。是的,天有不测风云。但是,更因为如此,那些所谓的气象学家就更不应当随便的妄下断言,因为,他们的话语可能直接影响政府的决策。因此,第四个收获就是,一个真正的学者一定要慎言!尤其马上就奥运会了,如果还妄言,那就不仅仅是丢弃自己的脸,更可能是丢了国家的形象。不仅在气象上,在我们国家的很多事情上,那些所谓的专家,一定要多为国家建点好言。

其五,我想从文化上说。自改革开放以来,每年春节都会出现乘客出行问题,直到今天,30年了,这个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我们的政府及其文化部门是否应当好好想一想呢?这些南来北往的人,大多是农民工,可是他们不仅要在这个时候把他们的那点微薄的血汗钱交路费,而且还要遭受无数的洋罪。且不要说一票难求,有人论述得好,如果不是铁路的内鬼,车票怎么会大量流失!咱就说,回家过年这件事,这是传统,就是西方人也要在圣诞节往家里赶,我要说的是,我们那些文化人为什么不对春节文化有点创新呢?为什么不拿出自己的创建来改变一下或者说进步一下我们的春节文化呢?比如说,我们可以在喜庆上多下点工夫做做文章!

其六,我要从人身上来说。这次雪难,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们没有看到演艺界、富人阶层有什么动作。他们平时大把大把的从这些人身上捞银子,这时需要他们尽一点社会责任感时候,却不见了他们的踪影。也许富人们做了不想叫人知道吧,但是那些星星月亮们之类,这时候怎么不去广州站、长沙站献声了呢?他们平时要人们掏银子的时候的爱心哪里去了呢?我要说的是,我们的社会对其成员太宽容,太缺乏一种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更缺乏对他们的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要求和约束,平时太放任这些人以各种方式巧取豪夺。责任感的缺失是最为致命的,我们的社会缺少诚信的根源即在此!缺失责任感,最终损害最严重的会是谁?一般的百姓就那样了,损害能损害到哪里去,这个账不难想,明星富人们应该能够算过来吧!

总之,雪灾过后我们要得到收获。若此,则此场雪是好雪,如果我们一点也没有收获,那此场雪就一定是一场十恶不赦的雪了!
2008年雪灾感想

在大家都在欢天喜地地准备过年的时候,异常猛烈的暴风雪袭击了我国。许多地区大雪天气已经持续了数天,雪灾已成了当前热点问题,也成了当前最需要我们共同度过的难关。雪灾给我们带来的思考很多:

雪灾带来损失。从全国看,雪灾发生后,停水停电、交通受阻、大量旅客滞留车站和机场,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下的物流和能源系统在极端环境下已显得没有多少回旋余地;因为恶劣天气的影响,连主要证券指数都开始下跌,可以说,已触及到了整个国民经济。如果处置不当,就可能导致群众紧张慌乱和社会秩序混乱。从区内看,虽然对今年农业墒情带来正面影响,但是对正在发展的设施农业可谓一击重创。由于受持续低温、冷冻的影响,有10多万亩大棚受灾,加之交通受阻,农副产品运不出、进不来,这就给本已初露端倪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又添了重重的一层阴影。

雪灾也带来教训。大雪来临,气象部门也发出了红色警报;国家也成立救灾中心;财政部、农业部也向灾情较重的省份紧急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支持开展农业生产自救工作;南方一些省份也都实施了国家二级紧急预案;各部门也都全力奋战,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但是客观评价,各部门反应得晚了些, 考虑的不太充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和行业之间还缺乏有效相互的协调和配合;广大民众在雪灾面前也是被动的忍受,传统的过年风俗和几乎成为定律的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的人员流动在极端条件下还是铁打不动得以继续;在煤荒面前,传统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运做需求之间的矛盾也得到了充分的暴露,各级政府还必须为形势越来越严峻做好准备并要相应采取紧急措施。

雪灾也带来启示。平常总能从各种途径了解到发达国家动不动就搞一些应对自然灾害的演习和应急预案的演练,有时也感觉到挺可笑的。但是,仔细想一想,人家这种方式方法确有可取之处。通过演练,一方面能够提高公共体系在极端环境下的应变和处置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和应对知识。试问我们周围的亲朋好友,有多少人对火灾、地震、洪水和爆炸等灾害发生后能够有足够的应对知识?我敢说,不会太多。在这方面我们需要补的课还很多。

雪灾同样带来商机。在看到负面影响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灾后很多需要把握的东西。虽然没有做到“未雨绸缪”,但“已雪绸缪”也不算晚,一些设施大棚不仅努力保苗,而且还在积极育苗,以备灾后及时提供所需种苗。雪灾之后,针对应对极端环境下的各种基础设施改扩建工程必将陆续开工;针对应付灾害天气的各种设备仪器必将生产并投放备用,等等。在逐步改善应急能力的同时,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兴奋点”的坐标似乎越来越明晰。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善于把握时机,坏事也能变成好事。一场50年不遇的洪水,使我们意识到了要加强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一场突来的“非典”,使我们提高了公共疾病预防能力;也许一场50年不遇的雪灾后,我们各级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机制和能力会有一个切实的提高。如果把握到位的话,祸福转换的经典演绎就有可能发生,让我们公共努力并期待着这一天尽早到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