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是明朝时期的一个重要将领和政治家,他在历史上的争议之所以如此之大,主要是因为他在抵御清军入侵和巩固明朝统治方面的政策和手段备受争议。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争议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放火焚城"事件:
在明朝末期,清军频繁进犯边境,并在1600年攻入了大同。袁崇焕接任陕西巡抚后,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其中最具争议的就是在1606年的"放火焚城"事件。当时,袁崇焕在山西省的平遥城焚毁了城外的房屋,以防止清军进入城中。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因为袁崇焕的行为被认为是牺牲平民利益以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功名。
2、维持边疆和贪污问题:
袁崇焕在明朝后期的边境防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他也因此而涉及到一些贪污和受贿的问题。他通过收取盐税和赋税来筹集军费,但也因此引起了民间的不满和反抗。此外,他还借口边境战争需要,强迫军民进行劳役和勒索民脂民膏,给当地民众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3、对待基层官员和百姓的态度:
袁崇焕在担任官员期间,经常表现出高傲自大、轻视下属的态度。他常常不听取下属的意见,擅自做出决策,这不仅影响了地方治理效率,还导致了大量冤假错案。此外,他还对待普通百姓的态度冷淡,缺乏同情心和关爱。
4、历史评价的不断变化:
袁崇焕在历史上的评价一直处于争议之中。在明朝时期,他曾被封为"光禄大夫"和"镇远将军",被誉为抗击清军的英雄。但是,在清朝时期,袁崇焕被视为投降派和贪官,被严厉批判和谴责。而在现代,一些历史学家对袁崇焕进行了重新评价,认为他的防御措施虽然有些极端,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同时,他在军事指挥和地方治理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他曾经提出的"屯田养兵"政策,有效地加强了边境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
我看完电影《赤壁》之后,从我个人角度而言,认为其争议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评价的分歧:
袁崇焕在历史上的评价一直存在分歧。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他的贪污腐败和军事失误严重削弱了明朝的军力和统治能力,因此对他的评价持批评态度。
但也有一些人认为他在抗击清军入侵的战争中表现出色,是明朝末年少有的能力强、能坚持抗争的将领之一,因此对他的评价比较积极。
2、影视形象的扭曲:
影视作品通常为了增加观赏性和戏剧冲突,可能会夸大袁崇焕的缺点,或者在历史上的事件上加以虚构,从而导致袁崇焕形象的扭曲。
例如,在电影《赤壁》中,袁崇焕的形象被描绘成一个权力欲望极强、极端残暴的角色,与历史上的袁崇焕形象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引发了观众对于历史真相的质疑。
3、个人价值观的分歧:
观众对于袁崇焕的争议还可能与个人的价值观有关。有些人可能更关注袁崇焕对于明朝末年战争的贡献,认为他的英勇表现值得称赞,而有些人则更关注他的腐败和失误,认为他在关键时刻没有为国家民族利益考虑,而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
因此,我认为电影《赤壁》的确在袁崇焕形象的塑造上存在一些扭曲,将袁崇焕描绘成一个残暴、狡诈、欲望强烈的人物形象。
这种形象在电影中被表现得非常夸张,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事实上,袁崇焕作为一位历史人物,他的形象和性格是非常复杂的,不应该简单地用黑白分明的方式来呈现。
因此,对于袁崇焕这一历史人物,评价之争一直没有停止。总的来说,袁崇焕之所以争议如此之大,主要是因为他在明朝末期的政治和军事活动中表现出的一些问题和缺点,如贪污、强征劳役、不顾民生等行为,这些行为使得他的形象被扭曲和贬低。
不过,袁崇焕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他的防御措施和屯田政策等也为明朝边境地区的安宁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因此,在评价袁崇焕时需要全面看待他的历史贡献和问题,并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客观评价。
袁崇焕大名鼎鼎,说起明史,尤其崇祯朝这段时期的历史,他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在崇祯摧毁魏忠贤势力之后,他向崇祯提出了五年平辽的战略构思,获得皇帝的赞赏,很快委与重任,蓟辽一带的所有防务大权都给了袁崇焕。
这一年,崇祯元年,1628年,朱由检刚刚17岁,对于袁崇焕寄予厚望,累次赏赐加官、赐予尚方宝剑,几乎依为朝廷栋梁,这位年轻的天子,太想有一番作为,对袁崇焕的话深信不疑。而袁崇焕也立下保证,如果无法完成五年平辽的诺言,就把守锦州的祖大寿、守宁远的何可刚、驻守山海关的赵率教处死,袁崇焕行前往吏部请罪。
有了这样的军令状,看起来平辽很快就能完成。但是,没多久,整个局势就朝袁崇焕预料的反方向发展,被崇祯寄予厚望的袁崇焕处处慢人一步,别说平辽,就是稳住局势也力不从心,关外的皇太极越过袁崇焕攻入山东、围困顺天府,这一些事情让崇祯对他的好感动极度下降。
在对崇祯夸海口得势后,有人就问他,如何实现五年平辽的策略,结果让人瞠目结舌的是,他竟然说这是安慰皇帝的话,也就是明目张胆的欺君,而且他实际上没有任何的构想,根本没有平辽方案,但是,袁崇焕依然上任,因为崇祯信了他的豪言。
《明史·袁崇焕传》帝退少憩,给事中许誉卿叩以五年之略。崇焕言:“圣心焦劳,聊以相慰耳。”誉卿曰:“上英明,安可漫对。异日按期责效,奈何?”崇焕怃然自失。至此,从欺骗皇帝开始,袁崇焕的命运已经非常危险,如果他不能如期完成平辽的计划,事后被追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手握尚方宝剑、蓟辽军政大权的袁崇焕走马上任之后,并没有办法摧毁皇太极的军事威胁,甚至连取得象征性的胜利都没有办法,他始终处于防守方。这意味着,袁崇焕没办法打开局面,一直被动,面对这个局势,袁崇焕没有任何办法改变,文人统兵的劣势也随之浮现,手握大权的他开始了作死行动。
他刚刚上任,皇太极就派兵攻打朝鲜,结果袁崇焕坐视不管。次年,袁崇焕又登上了东江镇,这里是毛文龙的驻地,到地方之后,袁崇焕来了一个先斩后奏的活,把毛文龙骗到手中,然后以尚方宝剑斩杀,随后上奏朝廷。导致的结果是毛文龙在后方牵制皇太极的力量瓦解,而他的三个部将投降皇太极,被封为王,合称三顺王。诱杀毛文龙的行为非常愚蠢,不光导致皇太极没人牵制,他的部下叛逃,还有明朝武将对文官的隔阂台面化。
此后,擅杀岛帅成为袁崇焕死罪之一。袁崇焕的作死路没停止,而是继续作死,在明知夸下的海口无法实现的时候,打起了议和的主意,议和需要输诚,当时皇太极极度缺粮,饥荒很严重,伟大的袁崇焕于是和皇太极交易粮草,用他本人的话说就是麻痹敌人,这是他的策略。因为和皇太极交易粮草,让皇太极缓过了饥荒时间,成了袁崇焕死罪的第二条。尽管袁崇焕的如意算盘很好,但是皇太极并没有议和的打算,他缓过劲之后绕开袁崇焕,没有毛文龙牵制的他们可以放心地深入腹地,攻入山东和顺天府,京师一度人心惶惶,驻守宁远的袁崇焕不仅反应迟钝,而且畏战。
在京师,皇太极和袁崇焕互有胜负,一样处于被动局势,他对此没有任何办法,终于耗掉了崇祯的最后耐心,之间在京师把他下狱,而后交由有司部门议处,最后被凌迟处死,传授九边。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大将祖大寿投清。这时候,明朝的在关外的力量在崇祯和袁崇焕的双重削减之下几乎崩溃,仅剩山海关。袁崇焕死后14年,崇祯自缢。而后,清军入关。事情,没有随着这一些人的死去而结束,袁崇焕被处死的时候,人们恨之入骨,因为的他的罪行,割下来的肉都被生吃,他被当成罪魁祸首来对待,但是,100多年后,皇太极的后代乾隆神乎其技的来了一出平反大戏。当时的乾隆下诏说,袁崇焕是被冤枉的,当时是皇太极使用了反间计,崇祯中计了,所以杀了他,此后,袁崇焕就莫名其妙地成了英雄,而崇祯被当作害贤妒能的昏君来对待。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清朝的皇帝给明朝的臣子平反。
平反的理由是他祖先使用了反间计,看起来貌似很合理,皇帝说的哪有假?所有,包括金庸在内的人都把他塑造成悲剧英雄。这特别讽刺,崇祯杀袁崇焕的时候他的罪是“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这一些都是铁证,乾隆并没有出来反驳,而且光擅杀毛文龙一条就可以处死这个不知好歹的人了,何须他来平反。
再者,乾隆平反是说他因为反间计被杀,而袁崇焕的罪是杀人、资敌,这任何一个都足以让他死一次了,没有反间计也是死罪,哪里来的冤屈?只有被乾隆以及满清带跑的人才认为袁崇焕是民族英雄,蠢而不自知。
袁崇焕的争议点无非是到底死的冤不冤,公元1629年,大明帝国充满了一种不安的氛围。小而言之,即将出现二名重要将帅的内耗而导致悲惨局面,大而言之,明朝正式走向风雨飘摇的历史暴风雨中,而崇祯更是独木难支,一切都出现了万劫不复的苗头。
那么,作为崇祯倚重的袁崇焕为何在当上总督第一个就拿苦守辽东的毛文龙开刀呢?他们有没有昔日的仇恨?袁崇焕诛杀毛文龙的十多条大罪能否成立?这将是本文阐述的重点。
袁崇焕给崇祯开出五年平复辽东的空头支票,最终自己解释竟然是跟崇祯“开玩笑”
崇祯继位后,强烈希望立即扭转辽东战局,火速任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右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显然将辽东事务全权交给他,并在七月专门接见袁崇焕详彼此交换了辽东整体战略的意见。
崇祯对袁崇焕说:“女真跳梁,已有十年,封疆沦陷,辽民涂炭。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辽方略,可具实奏来!”
袁崇焕对答说:“臣受皇上知遇之恩,召臣于万里之外,倘皇上能给臣便宜行事之权,五年而辽东外患可平,整个辽东可收复。”崇祯听完相当兴奋地地说:“五年收复整个辽东,朕不会吝啬一个封侯之赏,望卿努力。”
内阁辅臣们听了“五年全辽可复”后无不对袁崇焕交口称赞说:崇焕肝胆识力实在不凡,真是一位奇男子!(《明史纪事本末》)兵科给事许誉卿并不相信,特意询问袁崇焕,袁崇焕说:“聊慰上意”,我没事就是逗皇上开心而已,惊得许伸出了舌头。此时的袁弘换志得意满,竟然将如此重大军务以开玩笑跟崇祯许诺,为自己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这次他把一切的本金都押注在了袁崇焕的身上,而他此前刚刚也在与苦守皮岛的毛文龙保持着联系。
一天,崇祯收到了来自辽东皮岛总兵毛文龙的紧急奏折。
毛文龙在折子中大吐苦水说:“臣势处孤立,动遭掣肘,功未见其尺寸,怨已深于寻丈,而皇上知之否?”显然毛文龙是对朝廷大臣对其打压和限制进行了强烈抗诉。
崇祯对毛文龙的上疏深表同情,勉励他说:“毛文龙本以义勇简任东江,数年苦心,朕所洞鉴,人言何足置辩。”
然而对于如何具体支持毛文龙,这位新皇帝显然还没有具体措施,本质上来讲他丝毫没有预见到毛文龙对于帝国战略的重要。
按理有崇祯的表态,毛文龙情况应该好转,可是没想到,在袁崇焕出任辽东总督后,将毛文龙彻底送上了死路。
袁崇焕对于毛文龙的态度来源于大明官僚的态度,因此在离开京师之际就对送行的官员们说:“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除之。”显然是袁崇焕对毛文龙带着极大的火气,在突然来到的权力助长下,先除去毛文龙,以此全部控制整个辽东战局的指挥权
其实毛文龙的崛起并不比袁崇焕晚。
早在天启元年,16岁的皇帝朱由校收到了史官董其昌的一份奏折,向新皇帝介绍一位叫毛文龙人。赞扬他 “持孤剑穿贼中”, “使今有三文龙,奴可掳,辽可复”,希望新皇帝能够对其进行重用。
毛文龙,青年时落拓磊落,穷困潦倒。后来他的舅舅向辽东巡抚王化贞举荐,认为外甥是“奇才也,慷慨多大略,且究心时事久矣,试与之一旅,必能为国效力,成功名。王化贞念老友相托,特提拔毛文龙出任都司职位,毛文龙激动地流出眼泪磕头,以至折断了身上的革带,发誓说:“所不矢死以报国者,有如此带。”
毛文龙此后战功逐渐卓著。因此在天启登基的第二年升任为总兵,驻守皮岛。由于不断屡建奇功,朝廷舆论称赞他“浑身是胆,满腹皆兵”,“好大将才也”。于是从总兵升任左都督、平辽将军。兵部官员评价他“毛文龙灭奴不足,牵奴则有余。”这个牵制对于大明来说,无疑是相当重要的战略。显然崇祯对毛文龙还没有具体措施,本质上来讲他丝毫没有预见到毛文龙对于帝国战略的重要。
毛文龙只得继续上疏辩解:“臣一届末弁,孤处天涯,曲直生死惟命是从,岂敢挠挠取憎?实在是文臣误我”。最后毛文龙已经对自己的命运有所预见,对崇祯悲痛地说:“诸臣独计除臣,不计除奴,将江山而快私忿,操戈矛于同室。”毛文龙一语击中大明内部沉疴,然而与强大的命运相比,任何先见之明都显得苍白无力。
袁崇焕赴任后,先是忙于平定宁远兵变等事务,不久才腾出手来对付毛文龙。袁崇焕对于毛文龙的态度十分强硬,在出任总督后将处理毛文龙当作新官的第一把火。在对送行的官员们表示对毛文龙:“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除之。”显然是袁崇焕对毛文龙带着极大的火气,在突然来到的权力助长下,先除去毛文龙,以此全部控制整个辽东战局的指挥。
袁承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争议事件。具体争议都是在军事和政治上面。
其实总的来说不外乎就是争议下面几点:
1. 袁崇焕是否是民族英雄: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将领和政治家,他在抗击后金侵略时,曾经率领明朝军队取得过一系列胜利,如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等。因为他的功绩,袁崇焕被认为是明朝的忠臣和民族英雄。但是,也有一些人认为,袁崇焕曾经与后金进行议和,主张通敌卖国,不是民族英雄。
对于这个问题,历史学家们仍然存在争议。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袁崇焕当时与后金进行议和,是为了争取时间,整顿军队,准备更好的抵抗后金的侵略。而另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袁崇焕与后金议和,是出于个人私利,主张通敌卖国。
2. 袁崇焕是否背叛明朝:
袁崇焕在任辽东巡抚期间,曾经与后金进行议和,并主张通敌卖国。一些人认为,这是袁崇焕背叛明朝的行为,他应该为明朝的灭亡负主要责任。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袁崇焕当时的做法是为了保护明朝的利益,并不是背叛明朝。
对于这个问题,历史学家们仍然存在争议。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袁崇焕当时与后金进行议和,是为了争取时间,整顿军队,准备更好的抵抗后金的侵略。而另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袁崇焕与后金议和,是出于个人私利,主张通敌卖国。
3. 袁崇焕是否该杀毛文龙:
袁崇焕在任辽东巡抚期间,曾经下令斩杀了毛文龙。一些人认为,毛文龙是明朝的名将,袁崇焕无权将其斩杀,这是滥用职权的行为。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毛文龙在当时已经失去了对明朝的影响力,袁崇焕斩杀毛文龙是为了整顿军队,并不是滥用职权。
对于这个问题,历史学家们仍然存在争议。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袁崇焕当时斩杀毛文龙,是出于个人恩怨,滥用职权。而另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袁崇焕当时斩杀毛文龙,是为了整顿军队,提高战斗力,保卫国家安全。
总之,这三件事到现在史学家也没有具体的说法和证明,那你说争议大不是很正常。
既然史学家没有说法,那下面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首先,袁承焕在明朝末期率领军队抵御外族入侵,取得了宁远大捷、宁锦大捷等胜利,为保卫国家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政治上的改革,不仅赢得了当时人们的赞誉,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我认为他在明朝末期担任辽东巡抚期间,曾经与后金进行议和,但这并不是出于个人私利,而是为了争取时间,整顿军队,准备更好的抵抗后金的侵略。袁承焕对明朝的忠诚和为明朝利益考虑的行为,得到了历史的证明,他不是背叛明朝的叛徒。
最后,他在任辽东巡抚期间,下令斩杀了毛文龙。虽然毛文龙是明朝的名将,但他当时已经失去了对明朝的影响力,而且毛文龙的军队存在很多问题,这影响了明朝的战局。袁承焕斩杀毛文龙,是为了整顿军队,提高战斗力,保卫国家安全。尽管这个做法看起来有些残酷,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这种行为是合理的。
我的看法就是这样,不知道你们怎么看?
岳飞的无可争议,是在现代角度来说的,清朝那268年里,岳飞也是大家不能随便夸赞的人。所以我们就能明白一个道理,任何真理,都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转变。
一、崇祯中了反间计,史料证据充足。
就好比袁崇焕,这哥们在乾隆以前,也是被钉在耻辱柱上的。一直等到乾隆年间,乾隆皇帝给他翻了案,才让袁崇焕的事情大白于天下:
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清高宗实录》
那么乾隆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当时乾隆打算编订《四库全书》,所以把满文的老档案都给翻了出来,结果一不小心就翻到了皇太极的反间计。
皇太极利用反间计,诱使崇祯杀害袁崇焕,而且采用了最残忍的手法千刀万剐。反间计的全文如下:
先是。获明太监二人。令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我、巴克什违海监守之。至是还兵。高鸿中、鲍承先遵上所授密计。坐近二太监。故作耳语云:“今日撤兵。乃上计也。顷见上单骑向敌。敌有二人来见上,语良久乃去。意袁巡抚有密约。此事可立就矣。”时杨太监者,佯卧窃听,悉记其言。庚戌,纵杨太监归。后闻杨太监将高鸿中、鲍承先之言详奏明主。明主遂执袁崇焕入城,磔之。---《满文老档》
崇祯是个很有意思的皇帝,他上台办的第一件事,就是诛杀阉党。魏忠贤被剿灭以后,崇祯开始任用东林党人和一些普通大臣。
按道理事情应该有所好转,可是崇祯这位大爷的疑心病太重了。他重用这些大臣以后,开始不相信这些大臣,在他手里被斩杀的巡抚以上高官,居然多达19人,袁崇焕、陈新甲、王洽等人更是兵部尚书这样的高级官吏。
最后没有大臣愿意给崇祯卖命了,就算你崇祯再勤劳又有什么用?李自成入京之前,崇祯让大家来勤王,居然没有人敢来。为啥?还不是因为怕死嘛!袁崇焕当年倒是回来勤王了,结果落得个千刀万剐的下场,谁还敢来呢?
吴三桂的关宁军距离北京最近,可是这哥们每天只走十几里路,半个月还没走完一半路程,就得知崇祯挂了。于是乎这哥们就投降李自成了。
崇祯既然不相信大臣,那就只好再走天启皇帝的老路,开始重用太监。于是乎那帮不懂兵法谋略的太监,一下子充斥在了全国各个军队之中做了监军。
实在是太讽刺了,先诛杀太监,现在又重用太监。关键是这帮太监没有魏忠贤顶用啊!于是乎皇太极的反间计就是利用两个太监达成了目的。
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明史》
《清实录》、《满文老档》、《明史》等官方资料都表明一点,崇祯皇帝的确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诛杀了袁崇焕。
因为很多人对清朝充满了敌意,所以他们觉得清朝的官方史料都不可信。那这事儿就麻烦了,因为乾隆老爷子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对天下图文都做了修改。
如果清朝官方的史料不可信的话,那我们所认识到的中华数千年历史,都有可能是乾隆老爷子找人瞎编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可能是乾隆做梦梦出来的,你说毁三观不?
毕竟只有过了清朝审核这一关,这些史料才能发行天下。所以说,牛角尖我们就不要钻了,官方史料总归比小道消息要强得多。连清朝都如此大度,要给袁崇焕平反,为啥你始终耿耿于怀呢?
二、再论袁崇焕的“九大罪状”。
那个时候的人,给人罗织罪状,都喜欢用一堆数字。比如说雍正在处置年羹尧的时候,就列举了92大罪状。其实这里面一大半罪状都是掺水的,其中一两件事情才是处死他的原因,但是说多一点,可以表明这哥们活该。
袁崇焕也是一样,崇祯一口气给他罗列了9大罪状:
第一,托付不效。
明朝有个规矩,但凡外敌打到京城附近,那兵部尚书必死无疑。所以说崇祯认为皇太极从喜峰口打到京城,这是袁崇焕的问题。
这事儿袁崇焕的确难辞其咎,毕竟他是兵部尚书之一。可是皇太极是绕过了他的防区,这事儿顶多是个失察之罪,不是他对付不了对方。后来在京城保卫战中,袁崇焕的人马可是立下汗马功劳的!他一个文人,身上的铠甲被箭射成了个刺猬,也没叫一次疼。
第二,专恃欺隐。
当年袁崇焕拍着胸脯跟崇祯发誓,五年平辽,也就是花5年时间灭了后金。结果才过了1年多,崇祯就觉得他不能完成任务,直接给他定罪,认为他欺骗了皇帝。这事儿就过分了,按照关宁锦防线步步为营的方针,五年平辽未必不能成功。
第三,市米资盗。
这个罪名可就大了,崇祯说袁崇焕每年拿的粮饷,不给自己的士兵,专门用来资助后金。所以该杀。这事儿如果坐实了,那必然是要杀的。
可当时是什么情况呢?明朝本来和察哈尔蒙古联合起来对付后金,结果包括察哈尔蒙古在内的蒙古各大部落闹饥荒,大家都快饿死了。这个时候崇祯是怎么做的呢?不允许给他们一粒粮食。而皇太极是怎么做的呢?粮食免费送,快来拿!
当时大家都在抢夺蒙古人的支持,可崇祯是在把盟友往外推,而皇太极在把对手变成盟友。在这种情况下,袁崇焕的确卖了粮食给察哈尔蒙古,可是人家是盟友啊!最后即使被皇太极给抢了,你就说袁崇焕卖粮给皇太极,有这个道理吗?
第四,谋款诱敌。
也就是说,袁崇焕打算用议和来引诱后金攻打北京。这事儿也是大罪,可是问题出在哪呢?问题出在袁崇焕早就把这事儿告诉崇祯了,而且还说明了理由。所谓议和就是为了拖延时间,加固关宁锦防线罢了。
崇祯对此事的态度也很明确,他曾经表示:这事儿你袁崇焕全权负责就行了,我就不管了。结果成了袁崇焕的死罪。
第五,斩帅践约。
著名的斩杀毛文龙之罪出现了。毛文龙这种人都有人捧,真的无语了。这哥们不允许明朝派文官来监军,不允许宁远节制他的粮饷,还各种谎报军功,杀敌6人敢报成杀敌6万,大哥你咋不去写小说呢?他只有2万多人,报到朝廷那里,却有不到20万有编制的军人,等于吃了17万人的军饷。
此外毛文龙跟皇太极的书信往来那就太多了。袁崇焕到了皮岛以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毛文龙随时会反,而且言语之中已经说明了一点,他想要打下朝鲜自立。
朝鲜那时候还是心向明朝的,你要霸占朝鲜是几个意思?为此袁崇焕知道,只要这趟走了毛文龙就会公然与明朝决裂,与其如此,不如先斩后奏。先斩后奏的确有罪,但是说这是为了与皇太极达成约定,这就瞎扯了。
第六,纵敌长驱。
这就跟第一条重复了。
第七,不战。
顿兵
指的是袁崇焕带着兵马勤王,但是却为了保存实力,不跟后金作战。大哥啊,你崇祯还能坐在大位之上,还不是因为袁崇焕的大军飞速赶来,一路围追堵截嘛!
袁崇焕手下大将赵率教,带着数千骑兵遭遇后金大部队,结果全军覆没,一个不剩,这难道不是在努力?
袁崇焕自己带着9千骑兵飞奔京城,2天走了300多里路,再看看吴三桂每天走十几里路,这差距有多大?袁崇焕自己的盔甲都被射成了刺猬,他一个文官亲自上战场杀敌,还要他怎样战斗?
第八,遣散援兵。
说的是袁崇焕遣散了增援京城的其他援军。这事儿就是崇祯不懂军事,在瞎咧咧了。袁崇焕知道,大家来自各地,合在一处未必就有作用,分兵交战才能发挥各自的长处。
而且袁崇焕对保卫京城有妥善安排,他手下大将满贵熟悉后金战法,而且所带部队战斗力强悍,所以更有利于保卫京城。
第九,携僧入城。
讲的是袁崇焕偷偷带着喇嘛僧进入京城。这事儿就更扯了,当时袁崇焕压根就进不了城,更别提带着喇嘛僧入城了。后来他进城的时候,还是被人家用一个筐从城墙边吊上去的。
由此可见崇祯这个时候已经疑心病发作到了何种地步。他不相信袁崇焕,也开始不相信任何人,导致亡国也很正常了。
总结:毕竟毛文龙的手下得到了善终。
之所以袁崇焕备受争议,那是因为毛文龙的几个养孙,都成了清朝著名的藩王。即使发生了三藩之乱,他们的影响力依旧没有削减。
这些人对毛文龙的遭遇十分不满,所以各种添油加醋地抹黑袁崇焕。岂不知这帮人才是真正的投敌卖主之辈,不光卖主,甚至连自己的民族都给卖了,可耻到了何种地步。
但是没办法啊,他们帮助清朝打下了天下,成为了胜利者。繁衍生息下来,也有十几代人了,如此庞大的人给毛文龙唱赞歌,抹黑袁崇焕,你又有什么办法呢?
参考资料:《明史》、《清实录》、《满文老档》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