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等专业失业率比较大,这个专业真的没有出路吗?

如题所述

所有的专业都说有用的,只有不够优秀的大学生,没有绝对不好的专业。法学这个专业基本上是任何一所大学都会开设的专业,因此报考就读的人非常多,这也是造成为何学习法学的人非常多,而且很难找到好工作的原因。但是这是不是意味着学习法学的人就一定没有出路了呢,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

法学的就业途径非常多,比如说通过从业资格考试将来当律师,通过公务员考试当公务员,或者直接进入企业从事法务工作等。可以说,法学大学生初次就业选择的面还是比较广泛的,并没有大家理解的那么狭隘。下面具体来说一下法学专业的就业出路。

第一从事行政工作

学习法学的人一般头脑清晰,具有较强的按照制度办事的意识。而如果从事行政工作则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进入一家企业工作,这些企业往往需要制定很多的内部规章制度,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而学习法学的人自然就可以将自己的所学派上用场。

第二是参加公务员考试

众所周知,无论是公检法司等系统,还是各个政府单位内设的法制部门,都离不开有着法学背景的人才。而如今通过公务员考试可以说是法学专业学生最好的就业途径。尤其是对于通过司法考试的人而言,参加公务员考试后成为有一名法官或者检察官,抑或者是一名警察,都是非常不错的职业。

第三是成为律师

律师是真正的专业人才,而律师事务所作为合伙人制,非常需要一批优秀的律师来支撑业务和门面。可能很多人不了解,一些优秀的律师,年薪动辄几百上千万,可以说是实打实的金领职业。对于学习法学的同学而言,可以将成为一名律师作为个人最佳的选择之一。而且这个职业越老越吃香,随着职业经验的积累,完全不用担心在年过三十五岁后面临的就业危机。

因此,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学习法学就没有前途了,事实上只要你认真学习,掌握好基础知识,并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活学活用,法学专业的就业前途是非常光明的。千万不要人云亦云,认为如今学习法学的大学生非常多,将来的就业机会一定少。这是一种非常不全面的认识。

最关键的是,很多人将来从事的工作往往与大学所学的专业不相关。这也在提醒所有的大学生,不要认为大学时候学习的专业不好,就错误认为一辈子不行。只要你培养终生学习的观念,在参加工作和进入社会后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你从事任何行业都是非常厉害的角色,根本不用担心会被淘汰。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没有最合适的专业,只有最合适的自己。努力吧,每一个正在拼搏的年轻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2

法学专业,听起来感觉是个高大上的专业,曾一度被人们公认为是捧着“铁饭碗”的好专业,但是随着公检法单位人员的饱和、法学毕业生人数暴增等,在很多人看来,就业前景并不是那么好,下面小编就分析一下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从法学毕业后的职业方向来看,法学毕业后可以从事律师、法务、公务员和法制办、法院、检察院的外聘工作人员等等。工作的环境与待遇都是非常不错的,但是竞争压力还是非常大的。很多法学专业的同学在通过司法考试后,在毕业的时候都会选择去律所当一名实习律师或者律师助理,经过大概一两年的时间后才会取得律师执业资格证书,这时候才能算是一名真正的律师。



法务的话还是很多人选择的,因为通过司法考试的同学毕竟在少数,所以很多一部分同学都会选择去企业当一名法务,当前大多数企业的法务还不要求必须要过司法考试,所以同学们去当法务不仅可以解决工作问题,还可以积累实践经验。



法制办,法院,检察院的外聘工作人员,是机关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会选择外聘一些法学专业的同学来处理他们能做的事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这也不乏为法学专业的同学们就业的好机会。

    公务员也是法学专业学生可以选择就业的一个方向。但是几千人中可能就选择一个,所以竞争压力是非常的大。但是考上的话,就是基本上不用愁工作了。法学专业是考公务员的大户,而且可以选择考取政府机关,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选调生,公证员等方向的公务员,岗位选择面较广。



当然,如果想当一名教师的话,也可以选择大学教授这一职业。但是想要本科毕业直接应聘大学教授基本是不可能的,最低也要有研究生学历,高校教授工作相对清闲,压力也比较小。

最近几年来看法学就业的确存在着困境,就企业方面讲,我国现有企业5 000万家,仅有4万家聘请了律师当法律顾问。目前法学面临的种种挫折,就业率的确不是很好。



但是只要真心喜欢这一专业,应当善于开拓,挖掘自己的潜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就业前景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第2个回答  2021-01-05

我也是学法律的。2007年大学毕业。我说下我的感受吧!

我觉得法学专业和中文专业,销售类,管理类专业一样,万金油专业。为啥这么说呢,不管是法学,还是中文,销售,管理这些专业并不是那么门槛高,可以很容易进入。

就法学专业而言,如果你毕业以后,考过法考,那么在可以考公法检系统公务员,或者做律师。

如果没有考过法考,也有很多乡镇,或者司法所的公务员系统招聘,可以考入。即使不做公务员,可以做其他工作,我有个同学,海洋大学毕业,写文章不错当了法制记者。有个学弟,也是写文章不错,先是在检察院系统待了好几年,后来又进入某系统内杂志社。

还有一些同学,进入了某些公司做法务,并且有的做到副总层面。还有的同学,进入公司专门从事销售采购,因为有法律这个基础,做事比较规矩,晋升空间有的。

总之呢,你学好了法律,在目前中国来说,会有很多工作适合你。所以呢,凡事呢多两面都想想。既然选择了,不要后悔,做好每一步,未来可期!

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知识体系,基于法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各个不同层次(社会生活中就没有与法律无关的事),除了法理专业知识外,其他各行各业的基本常识应当都是有所具备或知晓,文字功底也应该是相当地了得!

因此,真正学好了法学专业的,基于前述的知识功底,除了自然科学的专业研究岗位难于介入外,其他无需自然科学专业知识的工作岗位似乎就没有不能胜任的。

据此,说法律专业的失业率很高应该是针对法律行业内的就业率。而法律行业内的就业率通常是与本人对于生活的期望值成反比的,一个具备法学专业知识的人士,其对生活的期望值越高,就越有可能在工作生活中发生问题。除了公职法律人外,律师的成功概率同样适用二八定律,20%的律师为事业有成,80%的律师都只是保持温饱。如果当律师缺乏足够的心理定力,不能在维持温饱中奋斗,而趋于这山望着那山高,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滑入失业之中!

还有一种情况,拿到了学位证书,却迟迟拿不到法律资格证书,在这样的状态下,如果当事人放不下法学专业的傲慢心态和不能屈尊的身段,也有可能慢慢地就溜进了失业的行列。

同时各个大学法学专业开设太多,很多不适合学习法律的学生去学习这个专业,即不喜欢也不愿意学,教学资源也不行,造成很多人毕业好几年也通不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就业率低就显得很正常了。

再有一点就是毕业生就业统计方式有问题,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是在9月和10月份,这个时候毕业生的就业统计已经结束了,很多毕业生还没参加这个考试呢,别说有的好要好几年通过的。

第3个回答  2021-01-07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国家就是人多,在这样的现实面前,高校很多专业都会出现火热过头的现象,法学专业也是一个热过头了专业,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学一个严重人才供过于求的专业,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所以如果没有特殊的家庭背景<有直接解决就业能力的>,或者学生自己不是特别具有创造性能力的,最好还是避开这个专业。

尽管法学专业人才市场供过于求,但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法学人才,那么任何时候都不用对就业发愁。如一些在学校期间学习成绩特别好,课外知识方面还有杰出特长,就像网上可也看到曾经有一个学法学的福建女孩,她叫叶衍艳,就读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她不仅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她还参加学校的辩论队,并很快成为主力,后来在全国大专辩论赛中有精彩表现,被评为优秀辩手。也因此被北京海淀区检察院看上,破格录用为该院公诉检察官,后来她在工作中变现更为杰出,代表北京市公诉机关参与全国首届公诉人电视辩论大赛、全国首届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辩论大赛,都获得了团体第一名和个人“最佳辩手”,她曾被评为第四届全国十佳公诉人。如果你也能像叶衍艳那样去努力拼搏,学法学专业还怕就业有困难吗?

法学专业又是可以成为自由职业——律师的好专业,你别说律师也市场饱和了,因为我们是人口大国,做什么工作都会有激烈的竞争,律师也一样需要你有杰出的本事。这里我也给大家举个例子。曾经的安徽大学法律系法医学老师袁安,他既是法医学老师,也是一名律师,精通法律又精通医学,他在办理涉及人身伤亡案件的辩护中,屡屡把各类医院的诊断结论和鉴定机构的法医学鉴定结论给推翻了,使案件产生出乎意料的结局,袁安大律师因而扬名业界。如果学法学的你,也具备其他某一学科的知识,去当律师不就能在某一领域所向无敌吗?你还用担心就业有问题吗?

此外,如果自己的家长是个企业家,家族的企业里就需要法学人才,那么任何时候都不受人才市场供需的影响,所以家庭情况对孩子的就业也是有很大关系,虽然这个条件只适用于及少数人,但现实也让大家要留意选择专业时能否得到更多的渠道和帮助。

第4个回答  2021-09-08
我只能说,法学要是都没有出路,那我觉得全世界没有一个专业是有出路的……
只不过现实确实是,失业率蛮高的,只能说这个专业很吃能力和学历。淘汰掉的永远是弱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