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东吴的四大将领是

如题所述

  《三国演义》中的东吴的四大将领是太史慈,甘宁,周泰,程普。
  1、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名将,官至建昌都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2、甘宁(?—220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宁率部投奔孙权,开始建功立业。随孙权破黄祖据楚关,随周瑜攻曹仁取夷陵,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获朱光,率百余人夜袭曹营,战功赫赫,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可敌矣。”甘宁为人仗义疏财,深得士卒拥戴。
  3、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凤台)人。三国时期吴国武将。孙策平定江东时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随孙策左右,后孙权爱其为人,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自己。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身上受的伤多达几十处,就像在皮肤上雕画一样,吴将朱然、徐盛等因此对其拜服。后来孙权为了表彰周泰为了东吴出生入死的功绩,而赐给他青罗伞盖。官至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死于黄武中年,有子周邵,亦数有战功,死于黄龙二年,周邵的弟弟周承继承了兵权和爵位。
  4、程普(?—210年),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今河北丰润东)人。东汉末年东吴的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他曾跟随孙坚讨伐过黄巾、董卓,斩华雄、破吕布,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死后,他与张昭等人共同辅佐孙权,并讨伐江东境内的山贼,功勋卓著。赤壁之战与周瑜分任左右都督打败曹操,之后大破曹仁于南郡。程普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被人们尊称为“程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14
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集团将领,杰出的军事家。汉族。美姿容,精音律,长壮有姿貌,多谋善断,胸襟广阔。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后图进中原,不幸早逝。

鲁肃[1](172~217年),字子敬,身高约合现今1.8米,临淮东城(今属安徽定远县)人,汉族,三国时期东吴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他不但治军有方,闻名遐迩,而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三国演义》将其塑造成一个忠厚老实之人,忽略了他的才能,这是错误的。

吕蒙(178—220)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人。东汉末年吴国著名军事家、将领,仕于东吴的孙权

陆逊字伯言(183-245),汉族。本名陆议,吴郡吴人也。世江东大族,孙策之婿,三国时期吴国大臣,著名的军事家,江东大都督。少孤,为从祖康纲纪门户。经典之战:夷陵之战
这些是军事家,战略家
若只是带兵打仗的有太史慈,甘宁,黄盖,丁奉,徐盛,韩当,周泰,程普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1,太史慈
2,甘宁
3,周泰
4,程普
周瑜等是都督,鲁肃等是谋士,他们就自然不能入列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7-26
东吴从来没有什么四大将领。只有罗贯中虚构的蜀汉“五虎上将”。史实的曹魏“五子良将”。东吴有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能称得上号的武将只有(太史慈,甘宁,周泰以及孙策和孙坚)。。。。。。。。。。望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