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路上亲情陪伴的缺失,对孩子都有哪些影响?

如题所述

很多父母由于工作原因,孩子一生下来就送给老人照顾,其实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有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孩子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特别是0-3岁的这段时期,是宝宝大脑发育的黄金阶段,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

有科学证据表明,在0-3这段时期,孩子的大脑发育将完成将近50%,此刻孩子具有强大吸收知识的能力和强大的记忆力。



所以,父母会开始让宝宝学习一些东西,好让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领先于别人,但是,父母往往会忽略孩子最需要的东西并不是这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表明,有家长陪伴的孩子,70%会比没有家长陪伴的孩子性格更好,习惯也更好。

父母的陪伴对于宝宝来说真的如此重要吗?陪伴式教育真的有用吗?会不会耽误宝宝的发展呢?父母的问题开始蜂拥而至,别着急,我们一个一个解答。



01父母的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羽毛球单打世界冠军谢杏芳在领奖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感谢所有只是我的朋友和家人,感谢陪伴我成长的老师们和教我打羽毛球的教练们。”

从这段话我们能获得的信息就是陪伴,是陪伴带给了谢杏芳成功,同理可得,想让孩子成功,想给孩子好的教育,就是给他们陪伴。



1)父母的陪伴是宝宝情感的启蒙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来说,这个世界是非常陌生的,他们只能通过自己的感观去认识这个世界。而父母通常都会逗宝宝开心,父母在宝宝面前的情绪改变,能够锻炼宝宝的感觉能力。

让他们慢慢意识到,什么是开心,什么是难过,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变得能够通过哭和笑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到1岁左右的时候,在开始学习走路,在爬,走,坐的这个过程中,父母的陪伴和帮助能够让宝宝意识到这个世界的温暖,对其性格养成有非常大的帮助。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少不了哭泣,此时父母的安慰,父母的怀抱和抚摸,对宝宝来说就是最好的止哭药,能够帮助宝宝获得安全感,不再害怕陌生的环境。

2)父母的陪伴对宝宝的语言和社交能力发展有帮助

从宝宝生下来只会哭,到后来的牙牙学语,到最后能够流利的和人交流的各个阶段,父母都是宝宝的第一倾听者和对话者。

父母和孩子的心灵相通,能够通过宝宝的肢体语言,哭声中,听懂宝宝的需求并作出回应,这个过程将会让宝宝了解到如何看懂别人的情绪。

家长每晚给孩子讲一个小故事,可以增进宝宝对图片和文字的理解,每天睡觉前陪孩子玩玩游戏,一起探索这个世界,让孩子懂得如何合作交流,对日后的学习生活,和社交生活都有着不小的帮助。



3)家长的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科书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可以决定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相信大家平时都发现了,一个人在外面表现得如何,别人第一反应就是想到父母是如何教育的。

有些父母会说:我可以请专业人士来教育宝宝,这样不是更好吗?话是这么说,但是对于宝宝来说,父母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

更可况对于0-3的宝宝来说,外面的世界是非常可怕和陌生的,如果由陌生人来帮助教育宝宝,可能会适得其反,让宝宝变得胆怯,学习能力也会跟着下降。

4)父母的陪伴是建立孩子安全感的关键

孩子的安全感大部分都是来源于父母的呵护和陪伴,但是有不少父母都会因为工作忙等原因而忽略对孩子的陪伴,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或者是请保姆来照顾。

久而久之,父母和孩子见面时间少之又少,相处的时间也从一周三次变成一周一次,看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陪,自己却没有,心里不免萌生出一些不好的想法。

比如:“爸爸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是不是我太不听话了,所以爸爸妈妈才不回家的。”这样下去,请问孩子应该从何处得到应有的安全感?





02若是缺少父母的陪伴,会对孩子的未来影响很大,甚至悔其一生

目前我国的“留守儿童”的数量在逐年增加,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在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陪伴而走上歧途。

相信大家也听到过不少这样子的新闻,比如:某某学生,因缺少父母疼爱,忍受不了压力,最终跳楼;某某学生,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走上不归路等等。

这样的新闻想必各位父母看到都觉得后怕,缺少父母的陪伴真的能够毁掉一个孩子吗?

①会使孩子孤独内向

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遇到难题这是必然的,而假如此时有家长陪在身边引导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不管是对孩子自己学习知识来说,还有对亲子关系来说都是非常有作用的。

但我们试想,如果此时,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也无法自己解决此问题的时候,很有可能会选错路。

并且看到别的孩子都有父母陪伴,自己却没有,此时孩子的内心会产生巨大的落差感,渐渐的会变得不愿意表现自己,变得孤僻内向,不愿与人交流。



②会使孩子性格跋扈

由于家长工作忙,长期不能照顾孩子,所以很多孩子都是老人在带,而老人对孙子辈的是出了名的溺爱,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做错事了也舍不得罚。

孩子就会认为:“是不是我做什么都可以啊?”从此变得无法无天。

长期下去,孩子的性格就会更加畸形,性格跋扈,自私自利,对以后进入社会的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影响。

③会使孩子变得自卑

都说让这个世界充满爱,但是又有多少父母真正能够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自己的爱。

父母带来的空白,难免会让孩子想:“为什么小雪和小雨他们每天都有爸爸妈妈陪?我的爸爸妈妈根本就不爱我!”

更何况0-3岁时期的孩子对外界是非常敏感的,此刻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自己没有人爱,从而变得自卑。



④会缺乏担当和责任感

父母的言行很多时候就像是一面镜子,父母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很有可能会被宝宝模仿,处于0-3岁的宝宝,好奇心和模仿能力是最强的,他们眼中的父母,从来不回家,不陪自己玩。

久而久之,等到孩子长大了,就会缺乏家庭观念,家庭将对孩子不再重要,一个不重视的家庭的人,日后与他人相处,又将如何变得有担当,有责任?



03陪伴不仅仅是“陪”,更要注重质量

“我上了一周的班,累惨了,我这不是坐在这陪你了吗?自己玩玩具去。”

看到上面这句对话,我不禁想知道家长们是都真的了解“陪伴”这个词的含义。

什么是真正的陪伴?待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吗?错,而是家长主动去陪伴孩子做某些事,一起互动,这才是陪伴真正的意义,才是有质量的。家长如何做到高质量陪伴呢?

    放下手机,看看身边的孩子吧

现在0-3岁孩子的父母大多数都是90后,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手机是就是大人们的“玩具”。

有些家长说是陪孩子,其实就是坐在一旁玩手机,试问各位爸爸妈妈,到底是孩子重要,还是刷微博,逛淘宝重要呢?

况且父母玩手机还有一个坏处,那就是宝宝的好奇心现在处于高峰期,若是让孩子过早接触手机,对孩子将来的学习,眼睛视力都会有不小的影响,到时候各位家长可别才追悔莫及啊。



    陪伴不是各玩各的,是多和孩子一起玩

不少家长回到家就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想着只要孩子不出什么事情就好,自己也能放轻松一些。

在生孩子的时候,各位家长就应该做好不能放松的准备,在自己闲暇之余,应该抓紧时间陪孩子玩玩游戏,给孩子讲讲故事,趁着现在孩子还愿意跟爸爸妈妈一起玩,多陪伴孩子,多帮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等到孩子大一些,可能就不喜欢和爸爸妈妈玩了。

    多带孩子外出玩耍

在工作之余,家长多带孩子出去走走,也让自己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也可以让孩子去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锻炼身体。

去书店或者博物馆,让他们受知识的熏陶,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认识这个世界各地不同人文文化,如此还能够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宝宝的成长的各个时期都很重要,而0-3岁这个年龄段不妨说是可决定孩子一生的时段,父母选择如何教育孩子,起着莫大的作用。

愿天下父母都能明白,此刻孩子需要的不是金钱,而是父母的陪伴,陪伴就是最好的礼物,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8
可能会使孩子内心变得非常脆弱,而且还可能会让孩子变得非常的自卑,导致孩子不敢主动的表现自己,将来会失去很多的发展机会。
第2个回答  2021-01-28
孩子的成长路上缺少了亲情的陪伴,会让孩子更渴望亲情。而且这样的孩子多半有点孤僻,更容易发生早恋的倾向。
第3个回答  2021-01-29
若是缺少父母的陪伴,会对孩子的未来影响很大,甚至悔其一生
①会使孩子孤独内向②会使孩子性格跋扈③会使孩子变得自卑④会缺乏担当和责任感
第4个回答  2021-01-28
缺少亲情陪伴的孩子在性格方面会有缺陷,长大后孩子可能会变得敏感,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所以在这些方面要多加培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