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丁的当代影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28

2008年为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川人流沙河在成都草堂读书会“纪念抗战胜利一甲子”讨论会上有一个演讲,当时广为传布。演讲的内容主要有二,一个是讲“百分之九十九的壮丁都是自愿去的”,一个是讲“美国人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两者都用演讲者的亲身经历带出,很有感染力。
近读北大前校长蒋梦麟的自传《西潮与新潮》 ,其中也谈及抗日时的壮丁问题。蒋时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长,于1941年7月向蒋介石递交了一份《有关兵役状况的视察报告》,报告中历数壮丁体系的效率低下、腐败和无人道。蒋氏记录其在贵阳一个壮丁收容所里同广州来的壮丁谈话,得知从曲江来的七百人只剩下十七个人,乃感叹道:“日寇不杀,己先杀之,日寇不废,己先废之,何其荒唐。” 书中,蒋梦麟本人对壮丁的具体死亡数目也有估计——“在八年抗战期内,未入军队而死亡的壮丁,其数不下一千四百万人”,并说曾将估计的数字向军事高级长官们证实,他们的都说只多不少。
蒋氏书中还记录了一景,我怀疑孟广美最近的言论是受了这段描述的启发(宣传中说《西潮与新潮》台湾青年人手一册):
“有一天我看见几百个人,手与手用绳子穿成一串。他们在山上,我们的车子在山下驰过。他们正在集体小便,好像天下雨,从屋榴流下来的水一样;他们连大便也是集体行动。到时候如果大便不出,也非大便不可。若错过这个机会,再要大便,是不许可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