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一扶和事业单位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三支一扶分为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

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

1、适合的人员:

事业单位合适对于要求工作稳定,不用担心失业的人,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可以一直做到退休。工资待遇有财政保障,虽说算不上大富大贵,至少能保障基本的日常开支生活。

三支一扶合适有抱负理想的人,响应国家号召,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村民谋实惠、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2、工作的性质:

事业单位考上后,办理录用手续,身份为事业编制。

三支一扶,考上有一定的服务年限。服务期间没有编制,算是临时工,有工资和补贴,有五险一金,如果是支教的教师,还有寒暑假。服务期满后,自主择业,一般的出路是考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选调生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三支一扶考的是事业单位基础知识,一般不指定教材,可以参考《云南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应试教程》(云南大学出版社)。
“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看字眼就能知道,是和农业、教育、医务、扶贫有关,至于做什么就和你报考上的具体岗位要求有关了。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的单位都是事业单位,但是参加“三支一扶”考试进入的人员不能算做是那个单位的在编人员,除非地方有相关政策,那么一定时间后考核合格可以直接转正,成为在编人员。假如没有政策,那么两年后还要重新找工作。但是在“三支一扶”相关单位的工作时间(工龄)可以累加到后续参加工作的单位中。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0-26

第3个回答  2020-02-27
一、考试性质
(一)“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
支教:支援乡镇基层教育事业,主要从事9年义务教育中的小学、初中学科教育。
支医:支援乡镇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主要从事临床诊疗,中医诊断,医疗救护,医学检验工作等。
支农:支援乡镇基层农业生产工作,主要从事涉农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深加工等)建设工作。
扶贫:支援乡镇基层扶贫攻坚工作,主要从事与农村脱贫致富相关工作
(二)事业单位考试又称事业编制考试,这项工作由各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委托省级和地级市的人事厅局所属人事考试中心(事业单位,考试中心命题和组织报名、考试并交用人单位成绩名单,部分单位自行命题组织实施)。
二、考情对比
(一)三支一扶
1、报考条件:90%的省份学历要求是专科以上;部分岗位有专业、证书限制;毕业届数限制,多为毕业两年之内;部分省份有户籍限制。
2、竞争比:岗位报考限制条件多,报考人数相对较少,竞争平均比例约20:1。
3、考试难度:各省三支一扶不尽相同,三支一扶的考试科目为综合知识、申论,多为基础知识,试卷难度较低。
(二)事业单位
1、报考条件:具有岗位所需学历、职称、专业和技能条件。
2、竞争比:全国各地竞争比不同,最高226:1,最低6.98:1。
3、考试难度:事业单位考试主要是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或《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有时也会考《申论》。不会太难,但是很全面,一般考试的最后会有一个论述题。
从不同省份的考试情况来看,事业单位考试是难度仅次于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的考试往往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致使考试难度大,但也因为是限制专业,所以对专业对口学生来讲,则更加有优势。而三支一扶相对来说要比事业单位简单一些。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01-23
“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计划的政策依据是国家人事部2006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
事业单位(Public Institution),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第252、411号令)
事业单位一般要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要有其组织或机构的表现形式,要成为法人实体。事业单位绝大部分由国家出资建立,大多为行政单位的下属机构,也有一部分由民间建立,或由企业集团建立。与企业相比,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