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生产力要素是指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力,就是明确劳动目的、知道劳动内容及方式方法的劳动者;劳动对象,“包括用于生产的自然物、原材料等”;劳动资料,“包括劳动工具、动力系统、运输系统、信息传递系统和劳动场所等”。这是“生产力三要素论”。
“生产力三要素论”只将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物,列为生产要素,是“低素质的工业文明意识”、“洋洋自得的至上唯物主义”、“傲慢的阳刚唯物主义”(见
http://hrkl.3322.net《豁然开朗》第四集之《最大的冤假错案》篇),无法解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就只好说“科学技术不是独立的生产要素,它是通过渗透到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中,才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这“渗透论”,在语义和逻辑上就难讲通:生产要素,是投入生产过程的最原初手段;说科技知识“不是独立的生产要素”,就是说它不是独立的最原初手段,也就不是生产要素, 更不是“第一”!我持“替代论”:知识是一种生产要素,具有广泛的替代作用,可以替代其它生产要素,也就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无限发展。因此,它才是“第一生产力”。
《资本论》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资本论》还说:“根据劳动的过程,我们看不出它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是在奴隶监工的残酷的鞭子下,还是在资本家的严酷的目光下;是在辛辛纳图斯耕种自己的几亩土地的情况下,还是在野蛮人用石头击杀野兽的情况下”,“我们不必来叙述一个劳动者与其他劳动者的关系。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及其物质,这就够了”。马克思说得再简单明白不过了,“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撇开了“社会”因素,决不是“社会生产力要素”。初创于斯大林时代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一直把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当成社会生产力要素,罔顾马克思的论述,是一种低级错误,几十年来不受质疑,真可拍案惊奇!
至于社会生产力要素,马克思说过:“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他还说过,土地“给劳动者提供立足之地,给他的过程提供活动场所”。这些论述中:“工人”,就是劳动要素;“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就是知识要素;“自然条件”,就是自然环境要素;“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就是资本要素;“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靠的是信息要素(那时还没有“信息”一词,马克思把它叫做“资本生产力”)。马克思的这些话,用今天的语言说: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土地、资本、信息、知识、环境等六个。《豁然开朗》第一部业已说过,任何历史时代,人类生产和生存都要依赖劳动、土地、资本、信息、知识、环境等六个要素,“一个都不能少”;也已一网打净,不好再增添别的什么要素。这是“生产力六要素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