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知道REITs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REITS 即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是一种通过发行股份或者受益凭证汇集资金,由专门的基金托管机构进行托管,并委托专门的投资机构进行房地产投资经营管理,将投资综合收益按照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一种信托基金。
涉及reits的投资分析建议您联系持牌投资顾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8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是房地产证券化的重要手段。房地产证券化就是把流动性较低的、非证券形态的房地产投资,直接转化为资本市场上的证券资产的金融交易过程。房地产证券化包括房地产项目融资证券化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两种基本形式。

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最早的定义为“有多个受托人作为管理者,并持有可转换的收益股份所组成的非公司组织”。由此将REITs明确界定为专门持有房地产、抵押贷款相关的资产或同时持有两种资产的封闭型投资基金。

此后,伴随着税法的衍变,REITs在美国经历了数次重大的调整,同时REITs在各国推广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差异,但都没有改变REITs作为房地产投资基金中一种形式的本质。不过REITs与一般的房地产投资基金有显著区别:REITs通常可以获得一定的税收优惠,但需要满足一定的设立条件等。

扩展资料:

优势 

REITs不仅资金来源广泛,而且是以专业的人员进行房地产项目的投资选择及运作管理,因此在可运作的资金规范上、管理上及投资策略的制定上都具有先天的优势。 对于投资者而言,REITs风险低,回报稳定。

首先,因为REITs一般是由专业的房地产公司发起并管理的,能够合理地选择投资的项目,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所以,相对于我国的由信托投资公司发起的房地产信托而言,从经营管理上大降低了投资风险。

其次,由于基金的规模比较大,因而能广泛投资于各种类型的房地产项目,从而分散了投资风险。最后,由于REITs投资于房地产,可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有一笔持续稳定的现金流,而且收益率也比较可观。在美国,投资房地产的基金年平均收益率可达6.7%,远远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而且其风险却要小于一般的股票。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与债务融资相比,REITs是以股权形式的投资,不会增加企业的债务负担。如果从银行贷款,房地产企业要按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款,财务压力大,而且房地产企业也难以就那些短期内回报低的项目向银行申请贷款;

同时,由于REITs的分散投资策略,降低风险的投资原则,其在一个房地产企业的投资不会超过基金净值的规定比例,因而房地产企业不丧失对企业和项目的控制权和自经营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22
  从国际范围看,目前并不是REITs的合适发行时机,但国内市场发展REITs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几乎是2005年下半年以来各类金融与房地产论坛上讨论最多的话题。仿佛就在一夜之间,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公司都在研究如何利用REITs将商业地产打包上市融资,而大大小小的国际投资银行与投资基金都为此而在中国市场忙乎,企图分得高速成长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杯羹。

  2005年11月25日,香港房屋委员会下属的领汇房地产信托基金(0832.HK)在历经波折后终于在香港交易所挂牌,其上市融资额度接近200亿港币。由是,领汇这一香港本地首支REITs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REITs。业内普遍认为,领汇之后,必然会带动内地房地产企业以REITs方式赴香港融资的潮流。

  近期,建行及国开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获得重大进展,先后以特殊目的信托(SPT)方式成功发行31亿、41亿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并以信托收益凭证方式在银行间市场交易流通,为我国尽快推出REITs创造了现实条件。

  REITs是什么

  从国际范围看,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是一种以发行收益凭证的方式汇集特定多数投资者的资金,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房地产投资经营管理,并将投资综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一种信托基金。与我国信托纯粹属于私募性质所不同的是,国际意义上的REITs在性质上等同于基金,少数属于私募,但绝大多数属于公募。REITs既可以封闭运行,也可以上市交易流通,类似于我国的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

  1960年,世界上第一只REITs在美国诞生。正如20世纪60—70年代的其他金融创新一样,REITs也是为了逃避管制而生。随着美国政府正式允许满足一定条件的REITs可免征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REITs开始成为美国最重要的一种金融方式,一般情况下REITs的分红比例超过90%。目前美国大约有300 个REITs在运作之中,管理的资产总值超过3000亿美元,而且其中有近三分之二在全国性的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以刚刚在香港上市的领汇REITs为例,其基础资产为香港公营机构房屋委员会下属的商业物业,其中68.3%为零售业务租金收入,25.4%为停车场业务收入,6.3%为其他收入(主要为空调费);租金地区分布为港岛7.2%,九龙33.8%,新界59%。领汇允诺,会将扣除管理费用后的90%-100%的租金收益派发股东。因此,如果领汇日后需要收购新物业的话,只能通过向银行贷款从而提高财务杠杆(资产负债率最高可达45%)的方式而实现。

  从本质上看,REITs属于资产证券化的一种方式。REITs典型的运作方式有两种,其一是特殊目的载体公司(SPV)向投资者发行收益凭证,将所募集资金集中投资于写字楼、商场等商业地产,并将这些经营性物业所产生的现金流向投资者还本归息;其二是原物业发展商将旗下部分或全部经营性物业资产打包设立专业的REITs,以其收益如每年的租金、按揭利息等作为标的,均等地分割成若干份出售给投资者,然后定期派发红利,实际上给投资者提供的是一种类似债券的投资方式。相形之下,写字楼、商场等商业地产的现金流远较传统住宅地产的现金流稳定,因此,REITs一般只适用于商业地产。

  另外,从REITs的国际发展经验看,几乎所有REITs的经营模式都是收购已有商业地产并出租,靠租金回报投资者,极少有进行开发性投资的REITs存在。因此,REITs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房地产项目融资。

  为什么是REITs

  从全球范围看,全球REITs主要集中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地,美国占据了其中60%以上的比例。新加坡市场目前共有5只REITs,市值超过50亿美元。香港市场上除了已经上市的领汇,内地的越秀投资旗下REITs亦已经过了上市聆讯,另两家内地企业大连万达和北辰实业亦有组REITs上市之意,在新加坡已拥有一只上市REITs的长江实业也欲杀回香港。

  香港与新加坡一直在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争夺,两个市场在诸多领域各有胜负,但在REITs领域香港是绝对输家,一些香港本地REITs也只能赴新加坡上市。为了推动REITs的发展,香港证监会在2005年6月颁布修订后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守则》,规定在香港上市的REITs可以投资香港地区以外的房地产,这实际上相当于允许内地发展商按照《香港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守则》成立REITs并注入内地商业地产项目后在香港上市。因此,才会有这么多内地企业跃跃欲试,争相成为内地企业在香港的第一只REITs。

  为什么近期REITs会成为受市场如此追捧?细析之下,其原因不外有三。

  首先,作为受政府宏观调控影响最大的行业,中国房地产业亟需银行贷款之外的其他融资渠道。2003年,为了实施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意图,央行下发121号文要求“四证齐全且自有资金必须达到30%”的项目银行才可以发放贷款,银行直接发放的房地产项目贷款数量大大减少,房地产信托一度成为开发商们最重要的融资方式:2004年全年房地产信托计划发行额将近120亿元,比2003年增长一倍。而2005年国庆前夕银监会下发《加强信托投资公司部分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212号文),要求房地产信托项目不仅要四证齐全,而且自有资金比例要提高至35%。考虑到信托计划比银行贷款的成本更高,212号文事实上已经让房地产信托名存实亡。在银行贷款及房地产信托都受到严重管制的条件下,开发商们需要寻找新的融资渠道,REITs至少是一种新的选择、新的趋势。

  其二,REITs是基于有稳定现金流收入的商业地产项目而不是基于房地产企业,有利于提高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效率。房地产企业受土地储备、开发进度、经营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其现金流并不稳定,投资风险较大,房地产企业整体上市的模式很难被市场接受。REITs则不同,开发商可以将旗下部分或全部商业地产打包上市,从而将部分资产变现上市,从而为开发商提供更灵活、更方便的融资方式选择。

  第三,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安全、收益更高的投资渠道,间接实现投资房地产业的愿望。REITs一直是分散投资组合风险的有效途径,据统计,美国REITs的平均股息收益率为7.3%,高出10年期美国国债350基点;澳大利亚REITs的平均股息收益率更高达7.6%;新加坡REITs平均收益率则在5%—6%之间。通过投资REITs,投资者可以实现其分享房地产业高速成长的巨大收益。

  最好的时机,最差的时机

  想把中国内地商业地产打包到海外上市的,主要还是那些正在蜂拥进入中国的诸如麦格里银行(Macquarie Bank)、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资基金。例如麦格里银行计划收购中国、韩国、印度等亚洲市场的多处物业,并以此为基础设立6只REITs,在未来几个月内在香港挂牌上市。REITs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商业地产最重要的融资方式。

  尽管新加坡、香港等地已经有REITs上市,尽管新加坡和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但单就REITs发展前景来看,内地与这两个地区的差距并不大。监管部门应该未雨绸缪,及早采取有效措施,鼓励金融创新,推动REITs及早在中国发展与上市,如此中国金融市场的整体竞争力才能得到巩固与加强。

  作为证券化的一种方式,REITs主要通过一系列明确的法律制度来制约各方权利义务。相形之下,我国目前尚未对REITs有成形规定。作为证券化的一种方式,REITs与建行及国开行所进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交易结构设计上并无本质区别,但是,除了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外,REITs还有自身的独特难题有待求解。REITs能否在中国成功推出,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推广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业已取得的成功经验。

  首先,在现行《信托法》、《投资基金法》之外,需要制定专门的REITs业务管理办法,形成完善的业务监管体系,明确投资资格审定、投资方向限制、投资比例确认等诸多实际问题,以促进REITs规范发展。在REITs的上市交易与流通问题上,可以借鉴建行建行房地产抵押证券及国家开发银行开元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与流通模式,通过发行信托收益凭证方式在银行间市场实现上市与流通。

  其次,尽快确定REITs有税收政策标准。一般而言,如果REITs的分红比例超过90%,就应该免除公司税项,只向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征收税收,从而避免双重征税。我国目前的税法体系尚未对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证券确定明确的税收标准,更谈不上REITs征税标准。但要想REITs真正发展,税收问题不可回避。

  近期,美联储连续13次加息,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经上升至5.75%的历史高点,相应的带动包括香港及新加坡在内的国际金融市场利息不断攀升,因此,从国际范围看REITs并不是合适的发行时机。相形之下,受银行巨量资金头寸影响,国内市场利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与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差价达1%—2%。单纯从目前市场环境看,国内市场发展REITs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现在的问题就是看包括监管当局在内的市场各方能否顺应市场需求,鼓励金融创新,鼓励企业及种类金融机构及时推出REITs。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6-03-15
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即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其实际上是一种证券化的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发行股票(基金单位),集合公众投资者资金,由专门机构经营管理,通过多元化的投资,选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房地产项目进行投资组合,在有效降低风险的同时通过将出租不动产所产生的收入以派息的方式分配给股东,从而使投资人获取长期稳定的投资收益。
第4个回答  2021-06-07

首批基础设施“瑞次”来了!

其中,关于产业园区的项目有:张江科技园、苏州工业园和招商蛇口产业园。这到底是在干嘛呢?说白了,就是产业园上市,让老百姓去买他们的“股份”,也让投了好多钱建产业园的开发运营商,提前把投资回收。跟厂长们有啥关系?

先说说产业园的盈利模式。

开发运营商花了上亿,甚至几十亿的大价钱,把园区建了起来。然后招商,每个月收那么点租金,慢慢地回收他投入的大量资金。那得收到猴年马月才能回本。有时候园区想多建一栋楼,都要跟别人借钱。本钱没收回来,还得继续负债。所以园区的开发运营商,吃力不挣钱,风险还高,满脑子都是收租回本,先活下去。根本没精力去考虑园区如何能发展得更好。

本来产业园区定位的是高端信息技术产业,但是为了生存,他们可能把能招来的企业都招来了。

园区内什么产业都有,同一条产业链上的企业寥寥无几,就别指望能够形成产业集群,降低企业各种成本了。或许本来要规划一个购物广场的,但因为投入太大,回本太慢,干脆就不打算了。如果园区的开发运营商能够提前回本,那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园区运营商不会把不同产业链的企业都放进来了,因为不做产业集群,就降低不了企业的成本,这样子是留不住企业的。园区开发商在规划设计的时候,会更多考虑园区整体的功能,榨干每寸土地的价值,只有这样子,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以后“瑞次”的价值才会更高,自己才能赚得更多。

 

总的来说,让产业园“上市”后,园区的开发运营商将不再看重短期利益,而是更看重长期收益,不断地深耕园区的运营。因为运营园区产生的收益,比他们开发建设园区赚的还要多。

所以有了“瑞次”的加持,产业园可以变得更高效,产业链上下游也因此变得更高效,企业效益自然而然地也就上去了。或许“瑞次”后的产业园,还会帮助企业招工,给招工补贴、装修补贴。

 

最后,厂长们不仅可以享受到园区注重运营带来的好处,也可以购买自己所在园区的“瑞次”。

只要整个园区发展好,自己的投资就会有收益。况且,身处园区的厂长们,应该比其他人都要了解自己的园区吧?

以上咨询来自产业招商服务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