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介入商品与期货市场 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如题所述

1.品种相关:套保品种与现货品种尽量保持一致,若无法达到一致,也要尽可能选取相关品种,避免基差风险。
  2.期限匹配:套保交易应尽量贴合企业采购、加工和销售流程,以生产流程确定衍生交易期限,帮助企业管理跨期经营风险。
  3.规模相当:套保交易的规模取决于企业的策略选择,但总体而言,不应脱离实际现货的生产经营规模过远。如规模过小,则套保效果甚微;如规模过大,甚至大幅超过现货规模,反而放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是对价格的过度投机。
  4.方向相反:只有套保方向与现货方向相反,才能对冲价格波动风险,否则只是对价格的单向投机,会放大风险。
  5.结构简单:将各种基础衍生工具的交易要素进行略微调整,即可组合成不同结构产品。越复杂的产品,在特定情况下可能获得的收益会更大,但同时伴随的可能是更加极端地放大风险。结构简单,是在尽可能满足规避风险需求的同时,放弃一些对极端值的追求,目的是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

  对于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而言,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建设,强化制度、流程、客户准入、交易对手等风险管控能力,吸引专才,建立价格模型成为能报出价格的做市商,是保障该项业务稳健发展的基础。一是持续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大宗商品具有基础性、国际化等特点,影响广泛,价格牵动国际民生,研究价值高;同时兼具实物属性和金融属性,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且不同的商品类别涉及的相关行业都有其不同特点,因此商品研究专业化要求较高。总体而言,从贵金属到能源、基本金属、农产品,依次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越强,基本面影响越弱。要做好商品与期货业务,就必须加强宏观研究,持续跟踪宏观政策和经济、金融相关数据;还必须深入品种研究,累积行业知识,在提升服务能力的同时,加强对行业的风险把控;二是风险管控能力。衍生品由于保证金交易方式,本身即存在杠杆效应。如果加上复杂的交易结构,可能某一环节违约,会连锁反应而产生大的、难以处理的系统性风险。所以银行必须建立一整套业务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将风险控制嵌入业务发展的每一个环节,知道你的客户合规检查、按金比例、止损设置等。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对银行发展衍生产品作出了相应的考虑。目前国内的衍生品参与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资本约束是核心,客户准入方面需要参与者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此外,在以代客交易为主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中,管理好交易对手风险是防止系统风险的重要环节;三是成为做市商并探索利润中心模式。衍生品存续期间的风险管控问题有其特殊性。建议借鉴国际先进做法,引进专业性人才,以现代技术方式建立价格模型,从保证金、资本金、抵押品、风险敞口的计量等难题攻克方面入手,逐步建立更适应交易需求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报出风险加权计量后的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价格并成为做市商。另外,培养人才、提升激励约束的有效性,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大型企业往往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合作伙伴,简单的套期保值已很难满足大型企业需求,它们需要的是一系列配合企业经营战略的专业化服务。这类企业在进入期货市场之前,会建立一整套运作体系,不仅会设立期货管理部门,还会制定运作流程、建立风控体系等,这就需要为之服务的金融机构整合资源,前台、中台、后台相互配合,提供有效的系统解决方案。由于衍生品的损益与估值时点及价格有密切关系,建议在提高估值技术、独立性和市场化比较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激励和约束制度,借鉴国际通行做法,采取延迟发放等方式,按绩付薪,保持薪酬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商品与期货业务都是国际市场衍生品的创新密集区和前沿领域。伴随着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各类市场参与主体对风险管理的需求非常迫切。由于大宗商品交易兼具实物交易属性和金融交易属性,大型银行凭借研究、信息、人才、技术、资本等优势,积极拓展商品业务,提供与市场价格波动相关的风险管理服务,这不仅符合中国经济转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服务客户需求、实现银行转型的一个落脚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