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孔子的名言警句

如题所述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解释: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5、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解释: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1
人生态度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讥攻罐纪忒慌闺苇酣俩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第2个回答  2020-05-26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过,则匆惮改。
不迁怒,不二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巧言乱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
刚、毅、木、讷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第3个回答  2019-08-24
孔夫子说话——出口成章
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孔夫子挂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孔夫子的徒弟――闲人
孔夫子背书籍——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2.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3.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4.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5.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6.孔夫子的手帕包输(书)
7.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8.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孔夫子说话——出口成章
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孔夫子挂腰刀——文不文,武不武
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孔夫子的徒弟――闲人
孔夫子背书籍——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孔父子搬家--尽是输{书)
孔夫子的坟-----久慕(墓)大名
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孔夫子的手帕----包输(书)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其他:
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孔夫子的手帕包输(书)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孔夫子门前卖文章自不量力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历史任务交给这个人,一定要首先磨难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络骨骼,饥饿他的肉体皮肤,空匮疲乏他的身体,所作所为总是被干扰搅乱,借以撼动他的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坚韧,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

2、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译: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3、 独乐(yü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

译:一个人独自欣赏乐音快乐,和别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到底哪一个更快乐呢?

4、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戚戚:感动的样子)

5、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译: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6、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

7、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要得天下,必先得人心)

8、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国土次于人民,而君主应该在最次

1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译: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亡。

1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富贵不能使我放纵享乐,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这样的人才够叫大丈夫。

12、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译:完全相信《书》(指《尚书》),那就还不如没有《书》为好。

13、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4、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译:如果想要让天下太平,在当今的世上,除了我能做到还有谁呢?

15、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译:杨子主张为我(自己),尽管只要拨掉一根汗毛而有利天下,他也不肯干。墨子主张兼爱,即使磨光秃头顶走破脚跟只要有利天下,他也愿做。(用儒家的中庸之道批驳杨、墨二家“执一”的片面主张)

16、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一个人应当对某些事放弃不做,才能够集中力量有所作为。(做事应当有所选择)

17、 尽信书, ——《孟子•尽心下》

18、 以其昏昏, ——《孟子•尽心下》

19、 不以规矩, ——《孟子•离娄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