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制的战术

如题所述

中国的战争,避不开林彪,也很难避开林彪的“六大战术原则”。
1946年9月15日,毛泽东致电林彪,问“你们所说一点两面的战法是什么意思”。9月19日,林彪在复电中说:
所谓一点,就是说要集中优势兵力于主要的攻击点上,反对在各点上平分兵力的办法。所谓两面,就是说必须采取勇敢包围办法,防止敌之突围逃走。两面是指至少两面,兵力多时也可以是三面四面。一点的精神在于保证一定打垮敌人,整个的精神在于使打垮的敌人不致跑掉。大意就是如此。是针对我们干部不肯彻底集中兵力和不敢进行勇敢迂回的毛病而规定的。
拿破仑说:“进行战争的原则也和实施围攻的原则一样,火力必须集中在一个点上(一个地段上),而且必须打开一个缺口,一旦敌人的稳定被破坏,尔后的任务就是把它彻底击溃。
“一点两面”注重的,是包围、突破后的全歼。
集中主要兵力突击主要方向,从孙子到克劳塞维茨,从马克思到毛泽东,都是这个原则。
“三三制”——三三制战术组织形式,是一个班内由三至四人划分三或四组。正副班长为当然小组长。另在班内挑选政治较好、战斗勇敢,或有经验的战士充当组长。在战斗时各组以班长为核心,在班长领导下,率领本小组根据敌情地形,散开距离间隔进行作战,不超过班长口令指挥范围以外,在平时使三三制编制要与日常生活管理教育公差勤务等一切活动相结合,在战斗中求得灵活动用发挥其效能。
1944年10月18日,林彪在陕甘宁边区部队高干会议上讲话中,就讲到这个问题。
我们部队作战时爱成群地涌来涌去,勇气很好,但是缺乏有智术的动作。
在近代的用火力的战争条件之下,用集团的冲锋目标太大,如果被人家的大炮和机关枪射击的时候,损失就太大了。因此,我们要教育战斗员三五成群的战斗,一个两个的去战斗。
“六个战术原则”都是在黑土地上提出来的,“一点两面”和“三三制”提出得最早。
几位老人都谈到秀水河子战斗前,林彪在秀水河子小学校给l师和7旅营以干部的一次讲话。说林彪在讲了战争不可避免后,主要就是讲解“一点两面”、“三三制”。说在锦州西部打的几仗,敌人火力密集。咱们队形密集。伤亡大。打美国不同于抗战打日本,敌人是美械装备,火力猛,又是精锐,不能象过去那样一打一冲,人海战术。大家第一次听到“一点两面”、“三三制”觉得新鲜,一时又弄不懂。有的老人还记得林彪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画、说明“一点两面”和“三三制”的要领、意义。
一点两面战术不能机械的孤立的理解,而应该总起来看。一点不要理解为孤立的一点,两面不要理解为平分兵力。战术不是教条。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应用的。
三三制战术是战术动作的部署问题。平常演习是三三制,作战时不会用,队伍拥作一堆,这是实际锻炼的不够。战斗队形都是由于火力的进步而从密集到分散,在战略上要集中兵力,战役上一点两面,而在战术上,战术动作上却是分散兵力,稀疏兵力,兵力集中并不是要求我们在冲锋时密集队形,而是要求在部队冲锋时,必须有充分的火力掩护与配合冲锋的部队及二梯队,所以兵多不是一下子都冲不上去,而必须用三三制的队形。
“三猛战术”——对于所选定的主攻点上,应将各种机关枪各种炮秘密的尽量接近敌人,适当的配备起来,使其能向主攻目标射击,并于同时猛然开火,这就是我们所谓“猛打”。这种为火力用法,他是反对零零碎碎打的,反对把火力到处分散使用的。在主攻点上,火力猛然开始射击后,我突出部队应乘此时敌人发呆,发怵时一时拿不出主意和来不及调兵时猛烈冲锋,跃然奋进,以刺刀,手榴弹向前冲去,以刺刀刺杀敌人,不敢以刺刀杀敌的人不算是最勇敢的部队与战士,我军必须建立刺刀血战的威风和随手榴弹的飞出爆炸而猛进的勇气。这就是我们所谓“猛冲”。 对于已被冲动和溃乱的敌人,应实行猛烈追击,要一直压下去,这就是我们所谓“猛追”。
战斗接连不断,林彪的“原则”也越来越多。
据说,林彪口述这类电报时,一宇一句,很少有重复,更正的时候,秘书记录完了,林彪还在踱步,或是站在地图前纹丝不动,这时,也很可能再来个“附说”,补充几点什么。
翻开《林彪元帅军事论文选集》,可以看到,林彪对这些“原则”,不是讲一遍几遍就算,而是结合正反实例经常讲,有机会就讲,就补充,就强调。
话语金贵的林彪,在战术问题上有个“婆婆嘴”.
“三种情况三种打法”——一种是敌人守,一种是敌人要退不退,一种是敌退,为了不致于乱用,提出三种基本不同的情况。如果敌人守,就要经过正式的准备,完成一切准备工作后再攻击。如果敌人要退不退,我们准备好了再打,敌人会跑掉,不准备就打,又会被碰下来,这时应先将敌人围起来,围而不攻或围而小攻,且一部分和他们打,抓住他,使它走不脱,然后准备好再打;如果敌人退,就要猛追;这时不要等命令,不准备就是合乎战术,准备了反而不合乎战术,不要怕部队少,也不要怕情况不清楚,追就是了.当然,战役指挥员是应该组织有计划的追击。
有老人告诉我“三种情况三种打法”,苏军条例上就有,但比较抽象,林彪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把它形象了,具体了,明确了。
当时没有条件办正规院校,军政大学和各种参谋集训队,也都是速成性质,战争环境,没有机会长篇大套上大课,而且干部战士文化很低,讲多了,讲深了,也不懂,记不住。于是,林彪便用“一点两面”、“三三制”、“三猛”这些新名词,把它们归纳起来,通俗易懂好记。
林彪还发明了许多新词汇。“硬拼仗”、“拼命仗‘、“莽撞仗”、“老太爷仗”、“官僚主义仗”、“攻城军”、“爆炸军”、“刺刀见红’……人们讲“人力”、“物力”,他又来让秘书一时没法记录的“时力”。·还有后来那些听着令人刺激的“活学活用”,“抓活思想”、“天天读”之类。
人类许多词汇的出现都与战争有关,现代英语中的不少常用词汇,都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创造或流行起来的,在这方面,林彪也是个专家。
“四快一慢”——向敌前进要快:譬如打某个地方,怕敌人逃跑,前进时要快。……抓住敌人后进行准备要快;看地形,选突破口,构筑工事,捆炸药,动员,调动兵力,布置火力等等,忙个满头大汗才好,这要快。突破后扩张战果要快。敌人整个溃退了,离开了阵地,我们追击时要快,这时要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管白天黑夜。一慢是指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上慢呢?是指总攻发起时机这一下要慢(但总攻开始
后就要快。)在这问题上要沉住气,上级催骂,派通信员左催右催,这就要沉着,反正我要准备好再打。
四快一慢”和“四组一队”,都是四平攻坚战后提出来的。这些战术原则都是根据黑土地上战争进程提出来的。象“一点两面”有“点”有“面”一样,每个阶段都有一种主要倾向,抓住这种倾向归纳出一点,大讲特讲。一个问题讲的差不多了,另一个阶段又开始了。比如,由游击战转到正规战时,大讲特讲“一点两面”、“三三制”。准备总反攻了,就大讲特讲“四快一慢”和“四组一队”。
林彪用那张因话语金贵而显得份量非同一般的“婆婆嘴”。把各个时期需要的战术和能体现出这种战术的各种新名词,灌输给他的将军和士兵。
沉默寡言的“婆婆嘴”——林彪的“重点主义”。
“重点主义”中不忘“面”:
上次总结时我提出四快一慢,这个慢字又怕变成慢慢腾腾,懒懒散散的偏差,如果不筑一条堤堵住这个偏差,就会把这句话乱用一气。……党内无论在思想上政治上,提出一个决议,总要留个尾巴防止左右偏差,政治上如此,军事上也是如此。
“四组一队”——四组即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援组……提出四组一队主要是提醒大家:突击连队人分工,小组互相掩护,互相配合,至于实际运用,应根据具体目标。同志们提出三个组,五个组,也有将机枪组组织起来成为一个战斗班的,我想今后也可能不一样的。
“四组一队”是刘亚楼总结出来的。
老人都说,在打锦州和天津时,“四组一队”起了很大作用。
很多老人都谈到,一仗下来,各级指挥员都要到阵地或突破口去开现场会.根据实战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打下锦州后就奔辽西歼灭了廖耀湘兵团,有的部队还特意回到锦州,补上这一课
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战争艺术的共产党人。
黑土地上的共产党人由小到大,由弱变强,越打越精明
是与林彪的这些战术原则分不开
据说,毛泽东当年对林彪这些战术是肯定的,有的还很欣赏。
据说,国民党当年认为东北共军战术水平高。
而评价一位将军和他的战术的最简捷,也是最权威的标准,是他所指挥的战争的胜利和失败的总纪录。
孙子说:“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军事科学之所以是一门科学,就因为它有规律可循。但一般的规律并不能代替一切,世界上没有一条作战原则是永恒不变的。无论多么成功的战术原则,都只能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时间变了,空间变了,武器改进了,技术发展了。军事组织形式和军队指挥的方法,也都要随之时代而发展,即使是在电子计算机时代,军事科学也不可能成为精确的科学。因为战争主要是由人的活动决定的。
当年的林彪,对这一点最清楚的:
这种经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因此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可适用的,在不同的条件下,就会产生不同的规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2

林总8年未和国军交手,他重新对比两军差距,提出“三三制”战术!

第2个回答  2020-03-2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