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县的地理环境

如题所述


芜湖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地处东经118°17′~118°44′,北纬30°57′~31°24′。北与芜湖市郊区及当涂县毗连,东以裘公河、东南以九连山脊与宣城县分界,西南隔漳河与南陵、繁昌两县为邻,西濒长江。境域呈矩形,东西境最宽处约40公里,南北长约51公里。全境970平方公里。其中:圩区578.9平方公里,占59.7%,水域161.9平方公里,占16.7%,岗丘229.2平方公里,占23.6%。1989年有耕地50.9万亩。 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06亿元,比上年增长2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0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86.62亿元,增长29.0%;第三产业增加值23.94亿元,增长9.4%。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928元,比上年增长20.6%,按年末汇率折算为5702美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13.2:64.8:22.0调整为11.6:69.3:19.1。
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0.3亿元,财政收入24.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亿元,进出口总额2.57亿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34元。 芜湖县历来是粮、棉、油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综合农业区。全县有耕地50.9万亩。建国前,由于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水利设施差,农业技术落后,农作物产量较低,粮食平均单产不到100公斤,总产7万吨左右。油菜籽单产30公斤,总产1300吨。棉、麻和其他农作物产量同样较低。建国后,党和政府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合作化,使农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同时通过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增施化肥,推广良种,防治病虫害,改革耕作制度,推行农业机械化,农作物产量逐年提高。1966年粮食亩产达到449公斤,为华东首批“超纲要”县份之一。1978年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积极性提高,粮食亩产增加到453.5公斤,总产23.6万吨。油菜籽单产72公斤,总产7467吨。1989年,粮食亩产达502.9公斤,复种指数2.29,总产25.6万吨。油料亩产58公斤,总产1.2万吨。年交售国家粮食4.1万吨,油料4478吨。种植业年产值1089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7.3%。林业生产,建国初接收私营林场59亩,1951年扩大到1.6万亩,虽经历年造林,但成活极少,无经济效益。1956年澛港乡幸福村在马头山办起林场,植树226亩,经过精心护理,三年后绿树成林。1959年马头山林场被选出席全国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表彰大会,受到国务院嘉奖。1989年有乡、村级林场和苗圃62个,森林面积7.2万亩,造林面积4649亩,育苗603亩,年产值34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2.1%。畜牧业生产,主要以养猪为主,牛作为生产工具常有饲养,家禽养殖较为普遍。1949年养猪2.6万头,牛8589头,羊2488头,家禽11.6万只。“文化大革命”期间,禽畜养殖受到限制,增长速度减缓。1983年后,家庭养殖业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养鸡、养猪专业户。1986年养猪突破23万头,家禽370万只,创历史最高水平。1989年畜牧业年产值289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17.9%,比1949年增加10培。渔业生产,建国前以天然捕捞为主,江河湖泊捕捞面积23万亩,年捕捞量10吨左右。建国后,大力推行人工养鱼。1950年人工养殖面积1.8万亩,年产11.5万吨。此后逐年增加。1970年渔业生产秩序混乱,成鱼养殖遭到破坏,养鱼面积和产量下降。1981年后,推行渔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85年养鱼面积增加到10万亩,从单一鱼种养殖,改进到鲢、鳙、草、鲂、青、鲤等多鱼种分层次综合混养。并建起一批网箱养鱼和高产精养塘。同时还出现一批养蟹、养鳖、养虾、养鳝、养螺、养蚌育珠等特种水产养殖专业户。1989年放养面积10.7万亩,可养水面利用率96.6%,成鱼单产47公斤,总产5180吨,年产值74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4.5%,是建国初的37倍。
2011年粮食种植面积31648公顷,比上年增加114公顷;油料种植面积8641公顷,减少525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658公顷,增加59公顷。粮食产量21.76万吨,比上年增产1.05%;油料产量18987吨,减产7.34%;棉花产量4359吨,增产8.11%;蔬菜产量11.73万吨;肉类产量14188吨,增产3.55%;水产品产量27100吨,增产3.25%。当年完成造林面积213公顷。6万亩国家优质油菜生产基地、4万亩水稻高产示范片、2万亩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标准良田等项目加快推进。全县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61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增长12.7%。新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2个。新增国家无公害农产品7个、省名牌农产品4个、绿色食品认证8个。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0.2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6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8943公顷。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全年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20363吨,农村用电量52026万千瓦时。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完成了建设用地置换项目1942亩、增减挂钩试点项目908亩。全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6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示范片7个。 芜湖县工业发端较早,宋代,炼钢作坊兴起。明代,不仅手工炼钢闻名国内外,且染浆等手工业也蓬勃兴起。曾有“织造尚松江,染浆尚芜湖”之说。近代,本省的纺织、电力、机械、粮食、化工等工业,均起源于芜湖。本世纪初,芜湖县工业曾短期兴盛,但不久却逐渐衰落。建国后,市县分治,一些规模较大的工业划属芜湖市,县内只有少量分布在农村和小集镇的传统手工业和家庭作坊。1949年工业总产值152万元,其中全民工业企业产值43万元,私营及其他手工业产值109万元。1953年对私营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7年办起县属集体工业6家,全民工业10家。年产值751万元。1958年随着大办钢铁的高潮出现,社队乡村工业兴起,先后办起采矿、冶金、炼焦、机械、纺织、建材及机电工业。工业年产值达到2032万元。1965年通过工业整顿,停办了炼焦、采矿等8家工厂。1968年至1978年,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了一批工厂。同时利用大厂带小厂,老厂带新厂的办法,使工业生产发展较快。1979年起,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乡镇工业和个体户,联户办工业突飞猛进。初步形成“四个轮子”国营企业,集体企业,乡镇企业,联户、个体企业一齐转的局面。1989年,有工业29个门类,工业企业2896家,其中全民工业26家,县属集体工业52家,乡镇集体工业239家,村办工业326家,联户办工业231家,个体户工业2021家,计有工人29130人。工业固定资产原值9468万元,年产值2.8亿元。年主要产品产量:纯棉布8.6万米,胶鞋9468万双,白酒900吨,配混合饲料1万吨,食用植物油4300吨,棉毛衫裤44.9万条,床单9万条,布鞋127万双,机制纸1400吨,电石4100吨,合成氨13200吨,轮胎外胎2.3万只,酚醛压塑粉1650吨,水泥3.2万吨,机制砖1.7亿块,机制瓦1600万块,金钢砂4830吨,电极糊3155吨。另外,服装、剪刀、矿山阀门、剪板机、马口铁铸件、标准紧固件、防火设备器材、农用水泵等80多种产品,都有大批量生产。金钢砂、碳素制品、松花皮蛋、麻雀牌床单、油灰刀、卷宗架为出口产品。。
201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4.46亿元,比上年增长31.7%,其中,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6.58亿元,比上年增长39.8%。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增加值4.77亿元,比上年增长6.3%;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62.11亿元,增长38.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2.78亿元,增长67.1%。轻工业增加值10.25亿元,增长35.6%;重工业增加值56.33亿元,增长39.6%。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1.1亿元,比上年增长59.0%;实现利润总额18.1亿元,利税总额27.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0%和64.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94.47%,比上年提高个59.7个百分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