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协调并行?

如题所述

在实施过程中,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坚持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之路:
1、 交给学生学习策略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方式提升为学习策略,这些学习策略是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总结和感悟出来的,更符合每个学生自己的实际。
2、 为学生提供自学问题单。问题单中规定自学和选学内容。开始时问题单中的问题可以细一些,具体一些,必修内容多一些。逐渐地问题越来越概括化,越来越纲要化。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将问题细化,补充自己的问题,选择选修内容。这中间实际上是一个由他主向自主转化的过程。
3、 运用问题训练单。问题训练单是一种训练元认知的有效方法。我们可以从学科学习的实际出发编制一份问题单,发给学生。学生在学习时,按照问题训练单自我提问,自我回答,以达到对整个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字词的学习、课文的学习、写作的学习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我们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分别为学生提供问题训练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4、 联系学生生活世界,向学生提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教学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探究空间,促使学生在更复杂的水平上理解。
5、 规范合作学习的操作。首先要明确规范学习的实质是交流。这种交流必须是多维的、互动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操作上必须规范,不能把合作学习等同于小组讨论。从小组划分、操作规范、任务确定、时机选择都要合乎规范。
6、 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要从单一的老师讲授为主的集体授课形式,转向以个别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为主的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整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质是交往方式问题。无论何种教学组织形式都要突破两点:一是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空;二是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7、 创设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氛围。教学氛围实质是师生关系问题,融洽的师生关系永远是第一教学原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17
素质教育个人从实践的角度理解就是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学的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能力。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题目在这些方面对学生的训练进行研究然后达到目的。
而对于应试教育其实就是利用不停地做题让学生对某种类型的问题解决形成条件反射,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对类似问题花更少的时间达到就好的效果,即对于学生的解题速度的训练。
最后我总结为:一道题目或一堂课让学生从能力上提升即“素质教育目标”、让学生在处理习题的过程中完成习题的时间变短就是“应试教育目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1-18
不可能协调好。你想在当前当好一名“好”老师只能让你的学生做题苦练考试。因为分数决定一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