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解决问题

如题所述

解决数学问题,就是把已知条件不断地转化,向所求量靠拢的过程。数学问题,就是告诉你已知量,求出未知量。而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需要将已知量,一步一步向位置量靠拢。掌握的知识越多,一个数学问题就越容易解决。《几何原本》的公理化体系也是这么建立的:1、提出五大公设(已知量);2、证明各种定理(所求量)3、再用小定理推出大定理。但是,有的问题很难,需要冗长的转化过程才能够解决。这个时候,定理就发挥了重要作用了。定理就是把个别情况的规律概括起来,并加以证明的一个大规律。它可以减少解决问题的步骤,在证明数学问题时可以直接用,而不用再证明。(打个比方,比如说你要去一个地方,开低速要绕来绕去绕很久,但开高速公路就一步到位,很快)各种定理的证明是人类的进步,它减轻了人们的思维负担,让数学家能花更多的精力在更大的问题上,对揭示世界的规律起了很大的作用。数学大厦是靠各种定理堆起来的,有了前面的地基,才能解决后面的更难的问题,而这些定理我们称之为知识。知识越多,一个问题就越容易解决。知识,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二个要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15
总的来说,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有两种:综合法和分析法。综合法就是利用已有的条件和结论一步一步的推导出想要的结论,是一种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法就是由要得到的结论倒推出必须的条件,然后再将推出的条件作为结论,继续倒推必要的条件……如此循环,直到最后推出所要的条件是已知的为止,此时问题已基本上解决了,只需按原路回推即可解决问题,这是一种间接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却行之有效。而实际应用中,往往两者结合使用。其他的那些解题方法,像转化、假设、替换、倒推等都只是这两种方法的细化而已。
第2个回答  2019-09-02
1.л(10)^2*40=4000л
2.20*20*20/(л*1^2)=20*20*20/л=2546.55厘米
3.(1)л*(10)^2=100л(平方米)
(2)л*(10)^2*2=200л(立方米)
4.圆柱形的瓶子里装有水的体积=л*(1)^2*1.5=1.5л
把这些水倒入长方体瓶子里,水面高
=水的体积/长方体瓶子的底面积=1.5л/(长*宽)=1.5л/(5*3)=0.1л(分米)
5.底面积是25.12平方分米,高是10分米的圆柱形容器中倒入5分米深的水,水的体积=25.12*5=125.6
把水倒入一个底面积是12.56平方分米,高是30分米的圆柱形容器,水面会升到的高度
=水的体积/底面积=125.6/12.56=10分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