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期中考试地理生物考不好怎么办!!!好像只能考80多了,明天考历史政治和数学,求复习资料!!

如题所述

七年级上册生物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生物具有共同特征
1. 生物需要营养
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葡萄糖、淀粉等有机物。
2. 能进行呼吸
3. 能排除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 能生长和繁殖
特殊: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第一节 生物圈
范围:海平面向上、向下10千米
1. 大气圈(低部)
2. 水圈(全部)
3. 岩石圈(表面)
生物的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1. 非生物因素
2. 生物因素
第四节 生态系统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
1. 植物 生产者
2. 动物 消费者
3. 真菌、细菌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水、空气、光
食物链和食物网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生物链,他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第五节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1. 取镜和安放
2. 对光
3. 观察、调焦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课本P45页图)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核:遗传信息的中心
细胞质:1.液泡:内有细胞液 2.叶绿体
第三节 观察动物细胞
课本P48页图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从外界吸收;分子大):糖类、核酸、蛋白质、脂类
无机物(自己制造;分子小):水、无机盐、氧等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中的能量转化器:叶绿体;线粒体
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保存在它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课本P53页图Ⅱ-9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生物遗传信息在细胞和的DNA中。
DNA是双螺旋结构,能分成许多片段——基因。
染色体由DNA何蛋白质组成。
生物染色体的数量是恒定的。
人的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的体细胞内含有12对染色体。染色体的数量的恒定对生物正常生活和传种接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AN上有遗传信息。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能使生物体由小长大。
细胞和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
分裂过程:
① 核先分,然后是质分裂,最后长出膜、壁。
② 新细胞与原细胞染色体一样。
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分化 形成 形成 构成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形成
动物四种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收缩和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能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人体内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细胞→四大组织→器官→八大系统→人体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绿色开花植物的组成: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分裂 形成 形成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分化
植物四种主要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分生组织:分裂能力强,不断产生新细胞
保护组织:保护内部柔嫩的部分
营养组织:储藏营养物质,进行光合作用
输导组织:输送物质
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1) 有益:可做鱼类的天然饵料或净化污水。
(2) 有害:会危害人类健康或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病毒的种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病毒由蛋白质的外壳和核酸内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一旦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四大类: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
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藻类植物
1. 大多数在水中
2. 单细胞或多细胞
3. 无根、茎、叶
苔藓植物
1. 潮湿环境
2. 有茎、叶、假根
3. 无输导组织
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蕨类植物
1. 潮湿环境
2. 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
第二节 种子植物
一. 生物结构
种皮
1.菜豆
胚芽
胚 胚轴
胚根
子叶(2片,储藏营养)
果皮和种皮
2.玉米 胚芽
胚 胚轴
胚根
子叶(1片,储藏营养)
胚乳
二.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条件
1. 外界条件:水、空气、适宜温度
2. 内部条件:活的、渡过休眠期
过程
首先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运转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一. 根的生长
分生区 伸长区(最快)
二.枝条是由芽发育
三.需要营养:水、无机盐、有机物(自己制造)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
P102,P103
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珠皮发育成种皮。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第二节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
P111图
第三节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叶的蒸腾作用散失的。
一. 叶片的结构
1.上表皮
下表皮
2.叶肉
细胞内有叶绿体、有叶脉
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是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城的空腔。能张开,能闭合。太阳升起是气孔张开,空气涌进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水分也会通过气孔二散失。夜晚,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随之而减弱。
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第一节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第二节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一. 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从细胞到器官)
二.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三.有机物分解
产生:二氧化碳(CO2)、水(H2O)
需要:氧气(O2)、线粒体
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呼吸作用: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
一.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有机物(淀粉)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水
二.氮——氧平衡
三.光合作用实质
光合作用的公式
光能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 + 氧气
叶绿体(储存着能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15
不明白什么是七年级。至于地理生物历史这三科就是一个看和背诵而已,没什么难度。就是靠平时积累。而政治这个不好说,首先背诵知识点是必须的,但是也不容易得高分;虽然说答题有套路,不过高分与否很看个人积累和悟性。数学的话就是最考验基本功的了,因为这么多年都在学习,知识点多,变化也不少;而考试时间就那么点,那么答题的感觉就显得很重要了。这个靠做大量的题养成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1-15
地理生物要淡定 最后一冲刺就完了
第3个回答  2012-11-15
只能临时抱佛脚了
第4个回答  2012-11-15
将教材吃透是关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