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五行山救孙悟空50字概括

如题所述

悟空经观音指点,愿皈依佛门,日夜等待取经人。玄奘路经五行山,揭起如来的压帖,救出悟空,为他取名孙行者

师徒同行,夜宿农舍,一道白光中,唐僧的白马消失,悟空寻到鹰愁涧,与小白龙恶战,不曾取胜。夜间,三强盗来打劫农舍,悟空打死全部匪徒,唐僧责他杀生,悟空赌气离开师父。

扩展资料:

在小说《西游记》中,作者把唐僧这一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的性格进行了进一步地刻画,成为多少人为之学习的楷模。作为师父,他对徒弟要求很严,经常教导徒儿“要以慈悲为怀”。 

大徒弟尽管机智不凡,本领高强,但在连伤“良家三人性命”后,师父也不能顾及情面,而将他逐回老家;作为僧侣,他行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们播撒着善良的种子。

作为求学者,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是他那坚强的意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他不仅对徒弟要求严格,而且也从不懈怠自己。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征服。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强信念,使他终成正果。唐僧,给我们的启示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游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28
再西游第一回-五行山下遇巧舌浪子唐僧苦心劝石猴皈佛

  五百年前。

  五指山下,有一只无名的老猴。

  有人说,他是曾经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有人说,他曾经是万妖之王,威风八面;有人说,他曾统领花果山百万猴子猴孙……

  但现在的他,只是一只毛发凌乱、脏兮兮的老猴,没有人记得他那曾经令地府闻风丧胆、天宫不寒而栗的名字:

  孙悟空。

  “如来……我要你……偿命!”

  不知过了多少年了,山下的那只老猴,仿佛已经是一个抹去了所有棱角的圆,他不会再对天大吼,不会再试图挣脱背上的山,只是呆滞的,就这么默默的吃着杂草、喝着雨水的,过了这么多年。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老猴把头猛地一抬,远处走来的是一个破衣浪子:

  白青衣长须,双足踏木屐,撮口吟诗曲,老牛拉破车,对天把酒喝。有道是似阮籍,如松龄;有道是像李白,若苏轼。非佛非仙,非道非神,如同那西域浪子,走天下却气定神闲。

  “你定是仙人!”老猴抱住他的腿。

  “!”他仿佛有点被惊吓,但很快又恢复了,“你……是被压在五指山下的那个石猴吗?”

  “老猴……老猴……”老猴喃喃着,随即又狂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原来,我还是一只猴!一只猴!”

  凄厉的狂笑响彻天地,“哈哈哈哈哈哈!五百年了!谁把我当过人看!终归,不过是一个是让人戏耍的猴!猴!猴!佛祖!你耍了我五百年了!五百年了!!!”

  “佛,又是什么呢。”

  是那个浪子。

  老猴的情绪突然变得平静,那双浑浊的沉淀了五百年情恨的老眼,污浊的瞳孔中仿佛有什么在搅动。

  “佛,既说‘众生平等’,又为何要划分天界人间呢?”浪子仰望天空,如同一个历经世故的老者,一个中年人的瞳孔中,却有老年人看透世态炎凉的冷静、无奈与忧伤。

  “五百年了,我本以为我的棱角已经被磨尽,没想到……”老猴苦笑。

  “磨不去,又何必再磨?掩不掉,又何必再掩?”

  五百年的戾气与反骨,本以为烟消云散,如今,却又卷土重返!

  老猴若有所思,突然,一声喝:“妖猴听命!唐僧即将路过,须做好准备,助其西天取经成功,便赐你正果金身。”

  老猴一激灵,眼中的漩涡又恢复平静:“唐僧,唐僧,是唐僧!”他欣喜若狂,两只手挥来摆去。

  一个身着金红色袈裟的俊秀僧人走了过来,老猴大叫:“师傅救我!师傅救我!”

  僧人不解:“一只猢狲,有何要救?”

  “求师傅揭了我山上的帖子,还我自由!”

  僧人细听事情的原委后,正准备上山揭帖子,那个浪子突然跳出来:“敢问师傅是去往西天求经的?”

  “我乃东土大唐僧人,去往西天拜佛求经。”

  “师傅为何要求经?”

  “乃是学了大乘佛法,度化世人,超度恶鬼。”

  “人云:‘妄心生暗鬼’,鬼既由心生,又何必要度?”

  “这……”

  “世人本俗,性本污浊,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又何必要化?”

  “……”

  “佛是什么?天地万物皆是佛。若佛在经中,那经又是什么?这世人皆被握于佛之手,又怎能再度?如何再化?”

  “……”

  那僧人被说的有些动了,不堪脸面,便转去斥那妖猴:“你捣乱天庭,如今被我佛镇在五指山下,看你本性不坏,便随了我佛,同我西天取经罢。”

  “……”

  “取得真经,度化众生,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如今我便救你出来,还你自由,你便随我取经,可好?”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