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喜欢绘画

如题所述

孩子为什么喜欢画画?孩子对画画的兴趣究竟来源于什么?

我们静下来仔细想想:孩子为什么喜欢画画?孩子对画画的兴趣究竟来源于什么,有三点要素是不可忽视的:
1、孩子把画画当成游戏,觉得好玩、自在;
2、画画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抒发自己的情感;
3、画画很漂亮,可以获得一种成功感。
让我们再来对照现实,发现问题:
1、首先,游戏变成了任务。
有一个故事:孩子们最近放学总是往老太太家扔石头,老太太每次跑出来一阵大骂,可是孩子们却一次比一次丢得厉害。老太太于是想了一个办法,她叫来了这帮孩子说:从今天开始,你们往我家扔石头,我每个人给两块钱。孩子们可乐了,既扔了石头又攒了钱。两天后,老太太叫来孩子们说,我的经济有些紧张,从今天开始每个人只能发一块钱了,希望你们能继续认真丢。孩子们虽然有些不乐意,但是还是接受了。又过了两天,老太太说:从今天开始,我只能给你们两毛钱了。孩子们这下可不干了,两毛钱就想让我们丢石头!别想。从此,他们不再往老太太家丢石头了。为什么?因为孩子一开始丢石头是因为刺激、好玩,他们乐此不疲。而后来收了老太太的钱后,丢石头就成了一种任务,他们已经逐步丧失了这种刺激感。
回想我们的孩子,他们几乎天生都热爱画画,实际上孩子把绘画当成了一种游戏,孩子就是觉得轻松、好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绘画已经成为孩子在语文、数学等“正统学习”之余的一种放松,成为紧张之下的一种情感宣泄。孩子可以在这块自留地里,自由的耕耘、快乐的做梦,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当然,孩子自己都意识不到这一点。)但是,自从孩子上美术班的第一天开始,家长和老师就会不断的给孩子一种意识——家里花了钱、投了资是要看到效果的,你可得认真认真的好好学啊!目标明确了,压力也随之而来。孩子曾经画画的那种单纯、那种热情不复存在了,逐步成为了一项新的学习任务。当学习成为任务,就不要期望孩子有多主动,除非你不断用“钱”之类的激励方式。因此,你会发现你越望子成龙,孩子越让你失望。好心的家长和老师,消灭了孩子幻想的自留地。
2、表达变成了训练。
每次监考,我都注意到一个现象:很多孩子一旦做完了题目,就会在草稿纸上乱涂乱画。看着他们的表情,是那么的专注、享受,恍惚他们此刻不在考场、而在童话梦境里一般。是的,孩子喜欢美术,因为他们可以自在的表达,胡乱的宣泄,他们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没有拘束、没有要求。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表达的需求,人们总会寻找一种表达自我、释放情感的途径。而很多孩子,选择了绘画。
一旦忽视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做出揠苗助长的行为,孩子便要活受罪了。比如,7岁的孩子坐在那里画石膏素描,他完全不理解什么是立体、什么是光影,仅仅是拿着笔反复做机械动作。原以为美术是多么美好,到头来却是噩梦一场啊!当好玩的美术沦为了枯燥的技法训练,当表达都成为了一种麻烦得时候,孩子恨不得早日摆脱才好。

3、成功变成了失败。
在画室,经常听到家长或老师对孩子训斥——你看看别人画得多好,你怎么画得这么糟糕。他们说的是对的!但是他们做了最错误的事情,因为他们在一点点的剥夺孩子的成功感。
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爱因斯坦的小板凳》,我一直记得:“那一日,手工课上,小爱因斯坦拿着一只丑陋的小板凳交给老师,老师当众嘲讽:你怎么做出一个这么糟糕的小板凳来,太不像话了!你看看别的小朋友做得多好。爱因斯坦却说:“虽然这是只丑陋的小板凳,但却是我亲手做了三次才做出来的,这只是最好的了。”我佩服爱因斯坦的勇气,因此他成为了伟人,但不是每个孩子都具备爱因斯坦的韧性。
要让孩子成功,就要让孩子不断体验成功。美术没有对错、没有标准答案,因此它很容易让孩子获得成功。一根线条、一抹色彩、一个形状都足以让孩子雀跃鼓舞。每一次画完,孩子就像完成了一个伟大工程,他们会眼巴巴的期望着老师和家长给他一个鼓励。可是,因为家长、老师的要求过高、过急,没有看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只看到了他的不足,只看到了他与别人的差距。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发展的轨迹,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进步。也许在我们看来这太缓慢了,但是对于孩子而言这是令他自豪的。把孩子与别人进行横向对比,这是最伤孩子的事情。绘画的快乐再次离孩子而去,留下的只有无尽的伤感和自卑了。
当孩子的兴趣遭到挫伤,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就会直线下降,孩子再也不会像过去一般痴迷的画画了,绘画对于他们而言已经不是快乐、不是玩耍,而是和语文、数学、英语一样的新一门“学习任务”。因此,即使我们要求孩子做作业、多练习,孩子依然无动于衷。 丧失了兴趣的学习,是无效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16
一、儿童喜欢画画,这是出自儿童自身生理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需要。我们从事儿童美术教育,必须研究儿童绘画的心理与特点,否则,就不能正确地评价儿童画,也就难以辅导儿童绘画。小学阶段应按儿童的年龄分为三个时期来研究:图式期6-8岁、写实倾向期9-11岁、写实期12岁以后(相对而言,有的会提前或退后)。美术教师应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绘画的心理与特点,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二、6、7岁儿童处于幼儿期向儿童期转变的阶段,大脑的发育已达成年人的90%,但在心理方面却仍保留着幼儿期的状态,想象力十分发达。他们把画画看成是一种游戏常把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东西混淆在一起。一过7岁,幼儿的这种特征就逐渐减少或削弱,渐渐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客观世界,在想象的同时,能按照自己所熟悉的那样去画。随着他们参加社会活动增多和知识面的不断扩大,绘画创作达到高潮,进入儿童绘画创作的黄金时代。他们依靠直觉,加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想象,根据头脑中对物象特征形成的概念,凭自己的记忆表达心绪和意象,造型的模式是这一阶段儿童画的一般特征,故称之为图式期。这个时期,特别要求教师和家长千万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儿童画作品,也不能让儿童一味地去模仿成人的作品或技法,要顺其自然充分给孩子自由,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画自己喜欢画的内容,这样才不会把儿童喜欢画画的天性给扼杀了。
可以参考参考达芬奇美术,现在好像是可以免费试上M/http://www.dfq.com/
三、由于儿童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变化,观察能力的提高,判断能力的增强,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同于前一个阶段,他们开始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并进行探索,对幼儿时期深信不疑的童话、梦幻开始发生怀疑。对以前自己常采用“古怪”的、“不合逻辑”的表达方式持否定态度,对过去画的那些不合比例、不真实的画表示否定。他们对儿童画表现的天真、幼稚并不喜欢,更羡慕比自己大的孩子以及成人的绘画,对绘画的空间知觉有了较大进步,开始由平面的空间思维向立体的空间思维过渡,故称为写实倾向期。由于这一阶段的儿童画开始追求真实,致使他们那些感人的童趣创作逐渐消失,对绘画的兴趣趋于淡漠,个别甚至视画画为额外负担。这个时期要使儿童的绘画兴趣如同图式期时那样浓郁,这就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意识,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使他们画出的作品能抒情达意,这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才会有增无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10

一般的孩子在三岁左右时就会开始有绘画意识,小的时候根本无法看出他画的是什么东西。可是,孩子就喜欢那样乱涂乱画。孩子喜欢画画,是因为:

1、把画画作为自我表现的方式

因为幼儿把绘画当作自己能力的象征,把画笔当做驾驶的对象,自己可以随心所欲操纵画笔,要画直线、交叉线、波形线、螺旋线、圆圈,要画太阳、飞机、汽车,随自己所想,在操纵画笔的过程中以体现自我的价值、自我的能力。

2、把画画作为对所感知世界的表达方式

他们随手画的画都是最初步地把自己所感知的世界、把自己的想象和情感,以造型的形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第3个回答  2020-12-27
一般画的都是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啊,他们画的都会越来越上瘾。所以止不住就想画。如果不会画就学。所以有时候画画班比较火。
第4个回答  2020-11-06

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对孩子艺术的培养,从小就把他们送去绘画兴趣班。不过,你们真的了解画画对宝宝的影响吗?专家指出,让孩子学画画对孩子的好处非常的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