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的三次人口迁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如题所述

第一次在两晋之际,先是西晋内部发生八王之乱(公元290年-公元306年),统治受到严重削弱。然后西部和北部各游牧民族恰逢严寒气候,水草难继,生活困难。所以游牧民族大规模迁向中原,就是旧史书中所说的“五胡乱华”。这又导致中原地区原住民南迁,大规模进入江南地区。
第二次在唐朝安史之乱后(755-763).安禄山、史思明的部队作战很勇猛,对待老百姓更生猛。以洛阳为代表的中原地区遭到大规模破坏。这又促使中原住民大规模南迁。
第三次则是两宋之际。因为北方和西北部的游牧民族接连崛起,如萧峰所属的契丹族和完颜阿骨打所属的女真族,还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所属的蒙古族,还有天龙八部里提到的设置了“一品堂”的西夏所属的党项族,因此,北部边界和西北边境战火纷扰,导致北宋政权最终亡在女真人的铁蹄下。中原人口再一次大规模南迁。
上述三次,都是因为北方或西北部游牧民族南下造成的影响。因为游牧民族凭借武力优势,靠大规模劫掠为生,不事农业生产。这对农耕住民造成很大的破坏。这样游牧民族南下后的初期,总是会引发大规模的居民迁徙。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世纪我国汉政权将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族驱逐后,引发了欧亚大草原上大规模的民族迁徙。这是近代西方大规模殖民之前最大的民族迁徙活动,并如多米诺骨牌一样最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灭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