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孤岛的鲸》和《我们都被忘了》编曲是同一个人,旋律一样,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化身孤岛的鲸》和《我们都被忘了》编曲是同一个人,旋律一样,《化身孤岛的鲸》本来就是《我们都被忘了》改编填词而来的!词的不同也让两首的意境不同,就连原作也夸奖过《化身孤岛的鲸》的词改得好,没必要说一个好听一个不好听!而且《化身孤岛的鲸》很多歌手都翻唱过,wyy音乐上搜第一个跳出来的也是不才女神,所以这样特意提到周深的对比实在是没有必要!

本来就是一模一样的,请注意作曲栏,都是徐浩写的

本来就是一模一样的,请注意作曲栏,都是徐浩写的。情况是这样的,这首歌最早是谢安琪演唱的《我们都被忘了》是易家扬填的词,讲的是两个闺蜜情敌在遇到同一个渣男后,各自受了情伤,在多年以后一场躲雨的偶遇里再次遇上,事过情迁一起回顾攀谈,最终对于感情有了新的领悟,心结得以雨过天青,拨云见日。

后来有个网友(个人理解就是个网络写手)看了蓝鲸Alice的故事,突然想写个歌词,然而自己又不会谱曲,就找了个自己喜欢的歌重新写了个词进去,歌词讲的是什么遇海难的女孩遇到世界最孤独的鲸从而双方之间有了特殊共鸣的奇幻故事,有点少年派的意思(个人觉得真的挺有同人文的意思)然后其实第一个发表这首歌的是香港的李逸朗,估计没有特别大红大紫吧,被周深那边买了版权唱红了。前因后果基本就是这样。

至于这首歌适不适合,我会说周深唱得很好

至于这首歌适不适合,我会说周深唱得很好,然后歌词非要说我也觉得就是个中二自我感动的内容,倒也还好,各自有各自的意思。但是配上旋律就不免有种速成课程的不完整感。

主要原因我觉得是旋律密度上,如果你听过Alice的声音(有兴趣的不放去搜一搜来听听),乃至一般的鲸歌,它们的叫声都是悠长深远的,然后声音与声音之间的密度不会太高,之间往往会有很大的留白,再配上大海的壮阔,跟这首音乐在主歌部分淡然诉说,想普通对话,却不像鲸的唱和,然后到了副歌,旋律的密度很高,整体显得很明亮,配合易家扬雨过天青的感觉是说的过去的,但如果说是大海,鲸鱼未免就显得很急促,很赶,没有了那种深远的感觉。相反周深的《大鱼》就有这种感觉,绵长的旋律,哪怕到了副歌都不急不躁,在深如大海的编曲里穿梭。

当然写成鲸,这个歌词显得特别有个性了一些,满足了一部分觉得原词就是普通情歌,不特别的心愿。但个人还是觉得,一首歌,节奏,旋律,歌词本应相互配合形成一体感,已达到表述中心,方式一致,歌词不应该为了自己想写就忽略旋律里本身自带的感觉。

旋律一模一样当然就是重新填词翻唱了啊,有什么好“怎么看”的

旋律一模一样当然就是重新填词翻唱了啊,有什么好“怎么看”的。当年因为非常喜欢《我们都被忘了》前奏中的雨声所以无限loop这首歌。后来因为音乐软件曲库版权的问题这首歌不能听了,以《我们都被忘了》为关键词搜索只能显示《化身孤岛的鲸》,反正曲子都一样听啥不是听啊!当时是觉得词挺符合中二少年喜欢的那种青春文学风。但是这两首歌的词根本就不是一个风格的有什么可比性啊!

而且我当时因为好奇百度过了,人家不是跟金牌大风买了版权。话说自从comment了“周深跟李克勤多合作就行了,千万不要签eeg”之后时间线上就出现了很多关于周深的问题,而且很多都是负评。他不是一个老二刺螈吗,我看的几个综艺里他也还蛮搞笑的,怎么很多回答里就又心机又这又那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05
《化身孤岛的鲸》,就是按《我们都被忘了》的曲,重新填词的呀,当然旋律一样啊! 就像《千千阙歌》《花心》《红日》等好多港台歌曲,都是由日本歌曲的曲子重新填词而来一样。2020年7月,周深成立个人工作室,买下版权,重新编曲,正式以单曲形式发表。所以《化身孤岛的鲸》是周深的歌。
第2个回答  2021-08-04
并没有怎么回事,因为这两首歌的编曲是同一个人,也是因为他的风格是一样,所以这两首歌的旋律才会一样。
第3个回答  2021-08-04
这属于特别严重的抄袭,而且这两首歌曲的作曲是完全一样的,然后旋律也大致一样,然后也存在特别大的漏洞。
第4个回答  2021-08-04
主要是因为化身孤岛的鲸,是改编香港歌手谢安琪的歌曲我们都忘了,所以才感觉有一些相似,因为他们的旋律确实是有一些重合。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