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康熙十四子的结局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皇十四子胤禵,是诸多皇子中表现颇为出色的一个,同时也是康熙最宠爱的皇子之一。那么,康熙究竟有没有想过传位给胤禵,胤禵的结局如何呢?

胤禵和皇四子胤禛都是德妃乌雅氏所生,不过胤禵的童年可比胤禛幸福得多。胤禛出生的时候,乌雅氏还只是个没有名分的宫女。按清朝后宫的规矩,级别必须是妃以上的才有抚养皇子的资格,所以胤禛年幼时,便被指定给佟贵妃抚养,直到佟贵妃去世后,11岁的他才回到乌雅氏身边。正因如此,胤禛与乌雅氏的母子关系非常冷淡。

胤禵比胤禛小10岁,到他出生的时候,乌雅氏凭着宠爱和育嗣之功,已经被封为德妃,有了养育皇子的资格,所以胤禵从小是在乌雅氏的抚养下长大的。比起胤禛,胤禵自然得到了更多的母爱。说起来,胤禵和胤禛虽说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但两人的性格却很不一样,因此康熙对他们的态度也不一样。

比如康熙三十七年第一册封皇子的时候,胤禛就因“为人轻率”未能与其他成年皇子一同封王。康熙四十八年第二次册封皇子时,胤禛虽然被封雍亲王,康熙依然评价他“喜怒不定”。可以说,在夺嫡之前,胤禛是爹不疼娘不爱,绝对不是诸皇子中最靓的那个仔。

胤禵则大不一样。他从小机智过人,才能出众,骑射本领更是居诸皇子之首。皇九子胤禟曾评价说:“胤禵聪明绝顶,才德双全,我兄弟皆不如也。”正因如此,胤禵从小就得到了康熙的偏爱,不仅在年少时便多次随康熙出巡,而且在生活上也很得康熙的照顾。康熙晚年,由于废掉太子胤礽之后,引发了成年皇子的夺嫡之争。对于康熙来说,看着皇子们为了夺嫡,竟不顾手足之情,他的心里是非常悲凉的。

此后,参与夺嫡的皇长子胤禔,皇八子胤禩等都纷纷遭到了康熙的打压,但胤禵却得到了前所未有关爱和器重。比如从康熙五十四年起,在康熙的恩准下,胤禵得到享有支取官物的符权。说白了,这是康熙给他的福利,也就是生活用具,一切吃食等,都可以从宫中支取。支取官物的福利,康熙也曾给过其他皇子,不过时限一般都只有一年,唯有胤禵的福利一直延续到康熙驾崩才被取消。

不光生活上得到关爱,康熙在政务上也对他多有栽培。康熙五十七年,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在得到拉藏汗的求援后,康熙封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命他前往青海讨伐策妄阿拉布坦。胤禵的出征在康熙的安排下极为高调,其规格堪比天子出征。“出征之王、贝子、公等以下俱戎服,齐集太和殿前。其不出征之王、贝勒、贝子、公并二品以上大臣等俱蟒服,齐集午门外。”

可见其送行仪式之隆重。此外,胤禵所得的赏赐也是诸皇子中最多的一个,他的几个儿子也都被康熙养在身边,甚至他的儿子在结婚时,虽然胤禵不是亲王,但康熙却破格给他的儿子以亲王长子的规格置办了婚礼。胤禵的受宠和被器重,让朝中善于揣摩圣意的大臣们认定他就是康熙心仪的接班人。

因此当时的胤禵走到哪里,哪里的官员都对他特别殷勤。就连胤禵也对康熙产生了一种错觉,认定太子之位,非己莫属。胤禵在青海表现亦是可圈可点,在他的指挥下,准噶尔军团被清军打得一败涂地。

谁知,就在胤禵结束战斗,准备班师回朝时,康熙却驾崩了。消息传来,胤禵悲痛不已。不过,紧接着的消息却让胤禵如雷轰顶,原来那个最没有存在感的哥哥胤禛居然继承了皇位。别说胤禵了,其他皇子和朝中大臣们对胤禛继位一事也都震惊不已。就连胤禛母亲乌雅氏也对胤禛直言:“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尽管不能服众,胤禛还是在隆科多的帮助下,顺利登上了帝位。

事情到了这一步,胤禵就算没有得偿所愿,好歹他哥哥做了皇帝,按说他的日子也该不算难过,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不仅被革职削爵,还被囚禁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早在九子夺嫡时,胤禵便因和皇八子胤禩情投意合,成了八爷党里的中坚分子。在康熙驾崩后,胤禵从千里之外的青海赶回来后,胤禛为示亲热主动上前去拉他的手。

胤禵不仅不陪胤禛上演一段兄弟情深之戏,反而还在众目睽睽之下执意不肯跪拜胤禛。最后还是胤禩让他拜,他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寂然而跪”。本来继位就有着各种不利于胤禛的传言,现在胤禵又公然不服,这让胤禛对他颇为恼怒,只是当时皇权未稳,所以胤禛并没有表现出来。结果到了雍正三年,在皇权稳固后,刻薄寡恩的胤禛便“磨刀霍霍”,对当年参与夺嫡的皇子们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像皇八子胤禩等人的下场都十分凄惨。

至于胤禵,胤禛也再也不讲什么“兄弟情深”,直接把他囚禁起来。说不准在胤禛看来,这是“亲兄弟明算账”,没毛病。一直到胤禛去世,胤禵才被乾隆放出来。只是此时的胤禵已逾五十,人生的黄金年华早已不复存在。想到当年西征时意气风发的盛景,再想想多半已不在人世的手足,胤禵顿觉物是人非,不免泪流满面。不过,虽然胤禵不服气。

但是,要说康熙是想传位给他,还真不是。康熙很在乎儿子们的教育,希望儿子们出类拔萃。但是,若儿子们想当他的继承人,康熙必定会严厉打击,就像他对胤禩一样。由此可见,康熙其实一直就只是想让胤禵成为一个建功立业的大臣,从来没想过传位给他。只可惜胤禵不懂这个道理,一直在心中耿耿于怀,半生郁闷,是在可叹。(参考史料:《清史稿》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