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为

如题所述

(1)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

(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

(3)幼儿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极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

儿童都有一定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在儿童身上不一定都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丰富的想象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原因在于儿童的这种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需要得到培养和训练。丰富的想象力是通过直接、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体验越丰富,想象力就越丰富。   而图画故事书作为文学和视觉艺术的完美结合,其展现的艺术和智慧能极大地激发读者想象的火花,其独特的叙述方式则既为幼儿的想象力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美丽的平台,又对儿童的想象力提出了挑战。而正是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得到飞速发展。   我们的研究是在包括3~6岁年龄段幼儿的混合班进行的而且我们的观察长达一年之久,所以我们有机会了解随着年龄和阅读经验的积累,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幼儿在图画故事书阅读中的想象力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幼儿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发展  

其实幼儿阅读图画故事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训练其有意想象的过程,就是在头脑中循着文本和图画所提供的信息“有意识”地再现故事情景的过程。   这种想象要紧紧围绕着故事展开,在学前初期幼儿常常会被自己感兴趣或自己熟悉的但与故事联系不大的细节所吸引,想象容易偏离主题,但是随着注意水平的提高,心理有意性的发展,图画故事书阅读经验的丰富,学前晚期儿童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长起来,这从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讨论的问题可以看出。大班幼儿提的问题一般是围绕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中。小班的幼儿则会想到一些与故事毫不相干的问题。  (二)幼儿想象的内容逐渐丰富完整  

幼儿最初的想象常常是不精确的、不完整的,以后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精确性、完整性才逐渐发展起来。中、小班的幼儿只能就画面上的内容展开想象,而大班幼儿则能想到画面限于篇幅不能表现的内容。   

讲到阿里巴巴看到强盗的画面(《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文字介绍说大概有四十个强盗。晓鸥开始数强盗,数了有十几个,但是晓博(大班幼儿)说不对,“有好多呢,后面还有呢。”我问他是否指画面没有画出来的,他说:“对,数不过来。”   而根据画面内容展开的想象,小班的幼儿一般停留在画面上有什么人、物,他们在做什么,这些非常直观的内容,而到了大班,幼儿则开始想象画面内容之间的关系、人物的心理活动。   比如在看图讲述《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中、小班的幼儿多是描述动作:“她拿着火柴,她在走。”而大班幼儿则似乎能理解画家利用构图所要传达的情感氛围,适时联想到主人公的心理感受,如大班有位幼儿说:“他们一家人暖和地在吃饭,还有礼物,可是小女孩什么也没有。”   

(三)幼儿再造想象的创造性成分逐渐增加  

幼儿阅读图画故事书主要运用再造想象。但是在复述故事时把故事轮廓补充完整,说出图中没有画出的意思和形象,或者是在表演游戏中,使故事中的人物变成角色,使口头的文字的故事情节变成具体的活动的戏剧情节,就具有了一定的创造性。   

有时从孩子不经意的天真的讨论中也可以发现孩子的奇思妙想。《小象的大便》是孩子非常喜爱的一本书,每次讲到“河马说天空不拉大便,恶鱼说天空有时拉小便。小猴子说也许有时会拉大便”时孩子们就会想象天空的大小便是什么样子。   A同学说:“小便就是下雨,大便就是……冰雹。”“天空下的大便是冰雹”,B同学说“有我的头那么大。”C同学说:“没有。”B同学问:“那你说有多大。”C同学说:“大概就有皮球那么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7
幼儿想象的特点

(1)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①以无意想象为主:想象的目的性不明确;想象的主题易受外界的干扰而变化;想象过程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

②有意想象开始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教育的影响,幼儿想象的有意性开始发展,并逐步丰富。

(2)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①再造想象为主:整个幼儿时期,幼儿是以再造想象为主的。表现为,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有研究者把幼儿的再造想象从内容上分为经验性想象、情境性想象、愿望性想象、拟人化想象、夸张

性想象。

②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到了幼儿中期,在教育的影响下,再造想象中开始出现创造性的成分。对于幼儿已萌发出的非常可喜的创造因素,老师要给以保护、鼓励,并创造条件促使幼儿创造性想象发展。

(3)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幼儿时期,常将想象的东西和现实进行混淆,表现在三个方面: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述;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55. 幼儿想象发展的策略

(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第2个回答  2020-11-07
由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游戏活动的发展,幼儿期想象有了较快发展,特别是想象的有意性和创造性发展。幼儿想象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开始发展

  幼儿最初的想象是无目的的,往往由外界刺激所引起,在游戏和绘画中表现尤为明显。如游戏中的玩具对幼儿游戏的主题有直接影响,幼儿游戏的主题常常随所看到的新鲜、有趣的玩具而变化。在绘画中,幼儿初期常常一会儿画这,一会儿画那。到了幼儿末期,幼儿想象的目的性增强,主题也逐渐稳定。如可以长时间玩一个角色游戏,画一幅完整的丰题画、意愿画。

  2.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依赖于外界环境的刺激及实际行动,而离开这些条件,想象则难以进行。可以说,在整个幼儿期儿童的想象中,这种复制及模仿的成分是很强的。幼儿中期以后,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对原型的模仿及再现中,改造的成分逐渐增多;二是到了幼儿末期,出现了独立性与新颖性较高的创造性想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