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如题所述

一、好处

1、使人更加健康

对于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的人来说,其骨髓造血系统会不断受到激发,新鲜血细胞的比例会明显高于未献过血的人,而且献血还会降低血液粘稠度。国内外的一些科学研究表现,献血不仅能够使人头脑更加清醒,还能使人更加健康。

2、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

献血能够对心脑血管系统产生积极影响,进而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3、减少癌症的发病率

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但研究发现,如果人体内的铁元素超过正常值的10%,会增加患癌的风险,而献血可以帮助人体排出过多的铁元素。从这个角度来说,献血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病率。

二、坏处

合适的献血对身体没有坏处,健康、适龄的献血者在符合献血条件的情况下,一次性献血200毫升~400毫升(占全身血液的5%~10%)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只要选择正规的献血站或医院献血,并听从工作人员或医生的建议,就不会危害身体健康。

/iknow-pic.cdn.bcebos.com/8694a4c27d1ed21bb84615d5a26eddc451da3f76"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8694a4c27d1ed21bb84615d5a26eddc451da3f76?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8694a4c27d1ed21bb84615d5a26eddc451da3f76"/>

扩展资料:

献血者的条件

1、年龄

年龄在18~55周岁的健康人群是适合献血的。

2、体重

男性献血者的体重应该大于或等于50千克,女性献血者的体重应该大于或等于45千克。

3、血压

血压收缩压在12~18.7千帕之间、舒张压在8~12千帕之间的人是适合献血的。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7%8C%AE%E8%A1%80/4962974?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献血">百度百科-献血

参考资料来源:/health.people.com.cn/n1/2019/0422/c14739-31042893.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适度献血有益身体健康可减少癌症、冠心病发病率">人民网-适度献血有益身体健康可减少癌症、冠心病发病率

参考资料来源:/www.baidu.com/link?url=iOIPhP7CiS15Tb9wxTi29GyJwcSFYawNpuunpNZuH7CmNcu1HIsh0bCTh1yMQOg14J7kebz07zhsH4zoKUU_k7HdrJEmLycmBR7d3ojbJQa&wd=&eqid=ec2db7b30000c65d000000065d669449"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夏季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但献血前后需要注意这些事项">人民网-夏季献血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但献血前后需要注意这些事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06

“献血”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救助病人,也是无偿献血者仁心义举的表现。同时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是一种利人利己的行为。而且,根据各地区的规定,献血者及家庭成员还可以享受相应的用血优待政策。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2个回答  2014-08-12
一个健康人的总血量,约占体重的8%,一个成年人的总血量约为4000~5000毫升。平时80%的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循环流动着,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另外20%的血液储存在肝、脾等脏器内,一旦失血或剧烈运动时,这些血液就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一个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只占总血量的5%~10%,献血后储存的血液马上会补充上来,不会减少循环血容量。献血后失去的水分和无机物,1~2个小时就会补上;血浆蛋白质,由肝脏合成,一两天内就能得到补充;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也很快就恢复到原来水平。人体的血液在不断新陈代谢,每时每刻都有许多血细胞衰老、死亡,同时又有大量新生细胞生成,以维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献血后,由于造血功能加强,失去的血细胞很快得到补充。所以说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更不会“伤元气”,反而会有利于健康。
按规定献血,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还会刺激人体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终保持青春时期一样旺盛的造血状态,收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并能防止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据报道,有人对66岁以上的332名曾献血者与同样条件的399名未曾献血者作了比较,结果曾献血者存活率显著高于未曾献血者,献血总量较多的存活年龄还较长。
国内献血者体检标准有:
(1)年龄:18~55周岁。
(2)体重:男>=50千克,女>=45千克。
(3)血压12~20/8~12千帕(90~140/60~90毫米汞柱),脉压差>=4千帕(>=30毫米汞柱)。
(4)脉搏:60~100次/分,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
(5)体温正常。
(6)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7)五官无严重疾病,巩膜无黄染,甲状腺不肿大。
(8)四肢无严重残疾,无严重功能性障碍及关节无红肿。
(9)胸部:心肺正常(心脏生理性杂音可视为正常)。
(10)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不能献血的情况有:
(1)性病、麻风病和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2)肝炎病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丙型肝炎抗体阳性者。
(3)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发作过敏患者,如经常性寻麻疹、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单纯性寻麻疹不在急性发作期间可献血〕。
(4)各种结核病患者,如肺结核、肾结核、淋巴结核及骨结核等。
(5)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各种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炎以及血栓性静脉炎等。
(6)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不全。
(7)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如较重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急慢性肾炎以及慢性泌尿道感染、肾病综合征、慢性胰腺炎。
(8)血液病患者,如贫血、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各种出、凝血性疾病。
(9)内分泌疾病或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如脑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甲亢、肢端肥大症、尿崩症及糖尿病。
(10)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如脑炎、脑外伤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严重神经衰弱等。
(11)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患者,如黑热病、血吸虫病、丝虫病、钩虫病、囊虫病及肺吸虫病、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12)各种恶性肿瘤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患者。
(13)做过切除胃、肾、脾等重要内脏器官手术者。
(14)慢性皮肤病患者,特别是传染性、过敏性及炎症性全身皮肤疾病,如黄癣、广泛性湿疹及全身性牛皮癣等。
(15)有眼科疾病患者,如角膜炎、虹膜炎、视神经炎和眼底有变化的高度近视。
(16)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胶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炎、硬皮病等。
(17)有吸毒史者。
(18)同性恋者、多个性伴侣者。
(19)体检医生认为不能献血的其他疾病患者。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23901.html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8-12
献血危害健康,这个说法由来已久。
千百年来,我们这个社会都是为了饥饱而劳作,食物问题一直是不能解决。
在饥荒年代,失血(献血)一定会危害健康,血液中的血浆就是食物消化的精华,红细胞不足就是贫血。所以,老一辈人,说献血有损健康,是有道理的。
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看到食物不敢吃,节食是主流。
一个健康人,献血是无损健康的,献血后不需要特别补养了。
献血四百毫升,其中的血浆,最多是一顿饭的消化产物,不贫血的人(献血前会检测是否贫血)红细胞足够用,捐献的也只是富余的一部分,白细胞和血小板就更不会有问题。
很多人是营养过剩,血液中的营养多了又要储存到脂肪里。
对健康人来说,捐献一点血液不会有什么危害。

献血对献血者的身体好处还是不要宣扬为好,我一直认为那都有点牵强附会。
献血不会影响献血者的健康.
有人献血很多年了,还在坚持献血。
我献血很多年了,献血这么多年献血对自己的好处就是,在参与和宣传无偿献血的过程,让生活更充实。
了解了一些血液知识,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注重饮食清淡,保持自己的血脂不高。
献血后,如果本人或家人在医院用血,可以报销用血费用。
献血次数多了,可以获得国家的奖励。

献血后,红细胞是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大约需要一个月,但献血后体内的红细胞完全够用。
捐献血小板则几天就完全恢复了。

我从22年前就开始无偿献血,前十年捐献全血三十多次,都要间隔三个月以上。后来捐献血小板,过去规定一个月就能再次捐献,现在规定只需14天就能再次献血。我去年捐献血小板26次,完全没有问题。
我也带女儿也在高考后献血了,她已献血五次,身体很健康。
献血后不需要特别补养。
第4个回答  2019-07-30

get必备生活常识

详情
    官方电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