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你认为是鲁迅的笔误还是有意为之?

如题所述

鲁迅的文章,从我们的课本中出现阅读理解这一项内容开始就成为我们的必修课,课文选段被作为加过密码的文件,被语文老师逐字逐句剖析解读,没有半分遗漏。鲁迅无疑是严谨的,文章中少有啰嗦冗余的描述。但他的白话文描写还是时长被人找到些瑕疵,比如《孔乙己》结为那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大约”与“的确”,一对相互矛盾的词引导着同一件结果,无异于自相矛盾。许多人认为这是一次笔误,或者是当时的一种表达习惯。但熟知鲁迅作品和风格的学者并不认同这种浅显的猜测,而认定鲁迅这样写是有意为之,这一点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证实。

从证据与写作背景作证出发

第一:从证据出发。据考证,鲁迅写作时十分严谨,无论长篇、短篇作品,写完后一定会多次检查、修改,直到满意定稿。工作人员在鲁迅留下的原稿中发现,鲁迅改稿极其严格,保持逐字逐句推敲的习惯,所用词和字都极其讲究。

与他合作过的人反应,鲁迅送往杂志社的作品都是改过两遍以上的。这一点我们在阅读鲁迅作品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无论任何时期,鲁迅的作品总是严谨工整,不存在粗制阶段。

第二:从写作背景出发。《孔乙己》作于1918年,当时鲁迅以底层凄苦人民为主要描写对象,旨在唤醒全民意志。他在采访中也曾表示,写孔乙己是为了让世人知道社会的凉薄和人性冷漠,以唤醒人们的同情心。因而他在文中极尽所能去表现孔乙己的可悲和可怜之处。文章末尾的这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其实是想以饱含悲戚的作结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从鲁迅的写作风格和习惯出发

鲁迅的作品是经得起推敲和反复琢磨的。《孔乙己》这篇文章中,孔乙己的钱永远是从衣服里“摸”出来的,放在柜台上是“排”出来的,教人写字时用“长”指甲“蘸了酒”,怕孩子们分没他的茴香豆时是伸开五指“罩住”碟子的……鲁迅用词之精湛慎重毋庸置疑。

鲁迅的情景和意蕴描写也始终意味深长、值得细细回味。《孔乙己》中那句重复了两次的“店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让人想见落魄书生永远被人怼到窘困的情景,人们习惯于将快乐建立他的痛苦之上,气氛越是快乐,越显得孔乙己孤立无援、潦倒可怜,越显得人们麻木无情、社会凉薄可憎。这种重复将讽刺、对立的场景深化到了一种玄妙的高度。

基于种种情况来看,这句话都不是笔误,而是一种特殊的深化性的表达。 

以一词一句激发人的思考是作家的最高境界;引导读者反思、觉醒是作家的最大成就;作品不被随时代发展褪色,长长久久地启示世界是作家最大的成功。鲁迅的老辣、深邃、讽刺、批判是洪流、江河,在作品中无所不在,他的悲悯却是涓涓细流,都藏在细微的缝隙中,需要细细品鉴。浅显的思考无法理解深刻的内涵。苏轼有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贵在精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30
有意为之,因为鲁迅所要表达的主题正是当时社会的冷淡,而这句话也就表明了大多数人对于孔乙己到底死没死并不明确。
第2个回答  2021-01-30
从鲁迅当时的情况看,这种说法是正常的,从当时各方面推断,孔已经死亡的可能性非常大,接近于肯定,但作者没有亲见,又没有谁承认见到孔已经死亡,所以用了大约一词。再者,作者当时可能还有调侃的味道。
第3个回答  2021-01-29
在我看来,是有意为之的。因为主角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孔乙己曾经还教他茴字的写法。这句话也很好的体现了主角的文化缺失。
相似回答